11月7日-8日,北京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学术会议在京召开。来自北京地区病理领域的专家学者、青年菁英、病理从业人员齐聚一堂,围绕学科发展、临床实践、科研创新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探讨,为推动北京地区病理学科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病理科团队凭借深厚的专业积淀,在会议多个环节精彩亮相,展现了世医病理人严谨求实、锐意创新的学术风采。
![]()
![]()
主会场议程聚焦行业发展核心,亮点纷呈。北京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建东致辞,对北京地区病理学科未来发展提出殷切期望,为大会奠定了高起点、高格局的交流基调。随后,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石怀银带来2025年工作汇报,系统梳理了过去一年北京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在学术交流、人才培养、技术推广等方面的重要成果,展现了分会推动学科协同发展的坚实步伐。北京市病理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主任梁智勇作病理质控工作汇报,从质控体系完善、同质化管理推进、疑难病例会诊等维度全面剖析了北京地区病理质量控制工作的进展与成效,为各医疗机构病理科规范化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
在这场学术盛宴中,北京世纪坛医院病理科团队凭借扎实的专业能力,在科普创新、专业研讨、科研展示等多维度展现出亮眼风采。病理科共计投稿11篇,其中2篇被大会选为会议发言,2篇被选为壁报展示,充分展现了我院病理科团队在学术创新与临床实践方面的深度融合与积极探索。
![]()
年度科普活动是本次会议的重要特色环节,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形式普及病理知识,拉近学科与大众的距离。北京世纪坛医院病理科副主任石峰、高颖提交的科普作品《幽门螺旋杆菌的自述》,凭借独特的创作视角、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与丰富的科普内涵,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最佳人气作品”称号。该作品以幽门螺旋杆菌的第一视角,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其致病机制、检测方法与防治要点,既兼具科学性与趣味性,又紧密结合临床实际需求,不仅为现场参会者带来了新颖的知识传播体验,更展现了科室在科普创作领域的创新能力。

![]()

在本届年会上,北京世纪坛医院病理科专家凭借深厚的临床经验与前沿的学术视野,积极参与议题探讨,为学科发展贡献“世医智慧”。
病理科副主任石峰、高颖作为主持人参与了泌尿亚专业组、分子病理亚专业组学术活动。在消化专业组讨论中,石峰以讨论嘉宾的身份,结合北京世纪坛医院病理科的临床实践案例,深入解读了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的诊断要点。从疾病的病理形态特征、免疫组化标记选择等方面展开细致分析,分享了科室在该疾病诊断中的宝贵经验,为现场同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参考。闫凤彩医生受邀参与胸心专业组的讨论,通过结合疑难疾病的病理诊断案例,与国内知名专家展开深度交流,为临床医师拓宽诊断思路,为疾病诊断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新见解。在技术和细胞专业组,病理科副主任高颖作了《分子检测前样本质控之我见》学术讲座,聚焦分子检测样本质控的关键价值和实操要点,强调分子检测前处理样本质控是检测结果准确性的核心环节,从源头保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在神经专业组,秦华民带来题为《基于教师学生的知识蒸馏框架的脑胶质瘤全切片图像分子分型方法的研究》的学术分享,该报告以创新的“知识蒸馏”理念为核心,将人工智能算法的原理与病理教学实践深度融合,探索了数字化病理时代下新型教学模式的可能性。
![]()
![]()
我院病理科青年医师陈悦的科研成果及病理科技术组贾晨甜提交的特殊染色问题复盘分析,分别入选本届大会壁报展示,展现了我院青年医师在科研创新与学术探索中的蓬勃实力和青年技师对日常工作中出现问题的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
![]()
本届北京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学术会议为病理学界同仁搭建了分享成果、启迪思维的高水平专业交流平台。未来,北京世纪坛医院病理科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深化科研创新与临床实践融合,加强青年人才培养,推动学科建设与病理诊断质量全面提升,为病理学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世医力量”。
![]()
来源:病理科
作者:袁珮栋 高颖
荐稿:石峰
排版:李春慧
责编:范晓 张洁
![]()
![]()
出品
北京世纪坛医院宣传中心
专栏入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