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黛瓦层叠依山住,匾如锦、秋光聚。
红椒金黄交相舞,晒娘挥袖,挑夫踏路,锣鼓喧天处。
梯田雾散枫初渡,古巷茶香绕梁柱。
客至欣然同晒谷,岁丰民悦,韵传千古,此景江南独。
当石耳山的晨雾漫过万亩梯田,当徽派古村的白墙黛瓦在秋日暖阳中苏醒,婺源篁岭便迎来了一年中最绚烂的时节。“篁岭一晒,便已知秋”,这项扎根于农耕文明的独特民俗,如今已成为水墨江南最动人的秋日符号。从晒匾中铺展的五彩斑斓,到古巷里流转的丰收欢歌,每一处景致、每一项活动,都在诉说着人与自然共生的智慧,传递着丰收时节的喜悦与温情,让远道而来的游客沉浸式感受江南秋日的别样韵味。
![]()
![]()
![]()
盛典启幕:古村间的丰收欢歌
晒秋文化季的开启,是篁岭最隆重的秋日仪式。作为婺源乃至江西的浪漫名片,第十一届篁岭晒秋季开幕式上,丰收的喜悦与世界目光热烈交融。从五凤亭至祠堂广场,锣鼓声震彻山谷,南瓜装点的拖拉机领航前行,晒秋大妈、“晒娘队” 身着特色服饰款款走来,国际晒秋队、挑夫队、奇瓜异果队依次登场,巨型果蔬与创意时装在古村小径上绘就流动的丰收长卷。祠堂广场上,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歌舞轮番上演,嘉宾与达人手持满铺红椒的晒匾,轻轻筛动间,“天地晒场・世界丰盈” 的字样惊艳呈现,瞬间引爆全场欢呼。
整个文化季围绕 “最美晒秋季、浓浓乡愁情、倚山秋食令、来晒生活节” 四大主题,将沉浸式体验贯穿始终。每日清晨,“开晒仪式” 准时举行,随着一声吆喝,全村的晒匾同步舒展 “容颜”,火红的辣椒、金黄的玉米、橙红的柿子在阳光下铺展开来,与黛瓦白墙相映成趣。“晒秋人家村运会” 更是笑声不断,圈南瓜、投土豆、掰玉米等农趣项目,让游客亲身感受农耕乐趣,来自上海的游客陈女士坦言:“参与这些活动时,仿佛瞬间回到了童年的乡村时光,满是纯粹的快乐。” 天街的 “果农 NPC 奇遇记” 以趣味农题赠予土地之礼,升级版 “来晒小屋” 化身 “情绪晒场”,让游客在晾晒物件的同时,也留下自己的心情与记忆。
从立秋延绵至冬至,晒秋文化季还巧妙衔接农民丰收节、中秋、国庆、赏枫季等节点,让秋日的篁岭始终充满活力。秋日午后,漫步天街古巷,时而可见晒秋大妈在屋顶娴熟地翻动作物,时而能遇上巡游的队伍载歌载舞,浓郁的民俗氛围让人沉醉不已。
![]()
![]()
![]()
文化深植:晒匾里的农耕智慧
篁岭晒秋的诞生,源于人与自然的巧妙对话。这座藏在赣浙皖交界处的古村,背倚石耳山,万亩梯田簇拥,民居依山而建,层层叠叠如悬空楼阁。由于山地陡峭、平地稀缺,村民们便巧借房前屋后、窗台屋顶,架起晒架,晾晒收获的农作物,创造出 “向空中借地” 的农耕奇观,尽显因地制宜的生存哲学。如今,这一独特场景已成为标志性的民俗符号,春季晒春茶、秋季晒红枫,四季皆有别样景致。
晒秋更是一场斑斓的色彩盛宴与情感的仪式升华。火红辣椒寓意 “红火兴旺”,金黄玉米象征 “金玉满堂”,橙红柿子代表 “事事如意”,村民们将这些承载美好祈愿的作物铺进竹编晒匾,拼出 “福”“丰” 等吉祥图案,既是对天地化育的敬畏与感恩,也凝聚着丰收的喜悦。竹编晒匾形如满月,竹竿撑架意喻 “竹报平安”,每一件器物之中都暗藏深厚的文化密码。来自北京的文化学者李先生驻足观赏许久后赞叹:“屋顶作画布,五谷当颜料,这不仅是农事,更是最生动的乡土美学。”
作为凝聚村落的精神纽带,晒秋的每一个环节都彰显着邻里温情。采摘、搬运、铺晒,无论哪家劳作,乡亲们都会主动搭手,井然有序的晒匾阵列便是这份互助情谊的见证。丰收巡游时,锣鼓喧天献粮祭祖,再现《诗经》“十月获稻” 的古礼;晒秋歌舞以地方乐舞化育民心,践行《礼记・乐记》“乐者,天地之和也” 的深邃内涵。如今的篁岭晒秋,早已超越农事本身,升华为集智慧传承、文化表达与艺术创造于一体的文化复合体,如一部活态的《农政全书》,一首立体的《诗经》。
这份独特的民俗文化也已跨越山海,成为联通世界的名片。嘉宾与国外达人共摇晒匾的场景,既承袭了社稷祭祀的集体精神,更赋予 “人类共享丰收” 的时代意义。2024 年,篁岭晒秋荣膺 “亚洲尖峰奖 - 最佳地区振兴示范项目”,向世界精彩呈现中国乡村文化魅力。
![]()
![]()
![]()
![]()
体验指南:秋日行的实用锦囊
经典路线与行程规划:一日游可乘梯田索道 B 线上山,先漫步垒心桥玻璃栈道,俯瞰 10 月至 11 月间层林尽染的红枫梯田;中午在天街食府品尝糊豆腐、粉蒸肉等当地特色美食;下午穿梭天街古巷,打卡晒秋观景台、五桂堂等景点,乘古村索道下山。若想深度体验,推荐两日游行程:首日游览核心景点后,夜宿晒秋美宿,夜晚可拍摄无人古村的静谧夜景;次日徒步梯田步道,探访徽派建筑博物馆,亲手体验手工制茶的乐趣,感受茶文化与晒秋文化的交融。
摄影与观赏技巧:清晨或黄昏是拍摄晒秋的最佳时段,此时光线柔和,能凸显作物的色彩层次与古村的光影之美。建议携带长焦镜头,可清晰捕捉晒秋大妈劳作的细节、晒匾上的纹理;在晒秋观景台,能将黛瓦、晒匾、梯田同框收入镜头,定格最具代表性的画面。10 月中下旬至 11 月上旬,红枫渐染,与五彩晒匾相映,是年度最佳观赏期。需注意避开正午强光,此时拍摄易出现曝光过度的问题。
食宿与出行贴士:门票住宿方面,景区内的晒秋美宿性价比高,且包含门票;景区外的晓鳙村民宿提供接送服务,能体验更地道的乡村生活。饮食上,选择明码标价的摊位,除了糊豆腐、粉蒸肉,还可尝试清明粿、糯米子糕等特色小吃,避开高价网红食品。交通建议自驾或乘坐景区直通车,山区道路较窄,自驾需注意行车安全;景区内步道较多,建议穿着舒适的运动鞋。
文化体验与纪念选购:参与 “晒秋人家村运会” 的农趣项目,能亲身感受农耕乐趣; 晾晒物件、留下寄语,定格专属记忆。选购纪念品时,可选择竹编晒匾摆件、手工制茶礼盒等,既具地域特色,又能留存晒秋记忆。部分手工作坊还提供竹编体验课,可亲手制作小型晒匾,带走独特的秋日馈赠。
从晒匾中流转的五彩斑斓,到古巷里回荡的丰收欢歌,婺源篁岭的晒秋民俗,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农事活动,成为承载农耕智慧、传递乡土情感的文化符号。当游客们沉浸在这秋日盛景中,收获的不仅是视觉的惊艳与体验的愉悦,更是对江南民俗文化的深刻感悟。这份藏在山水间的秋日韵味,终将成为心底最温暖的记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