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不是用来审判人的”(是枝裕和)
钢琴家孔祥东饰演的邻居,“砰砰砰”敲响老汪的家门。
镜头一转,阳光正好洒在老汪床沿柔软的被褥上。前一晚,年过六旬的老汪难得跟着相亲角认识的新朋友老金、阿芳在舞厅喝酒跳舞,群里的照片记录下这久违的松快的时刻。老汪揉着眼睛开门,一看,孔老师探头探脑,先是一愣,随即会意——素绢过世,小汪离家,他老汪现在属于“孤老”呀,邻居孔老师担心他呀。
老汪重新躺回床上,阳光满满,漫出来,这一幕,让观众都跑到老汪心里去了:这人生的孤独、尽欢、情深意长,与余生漫漫啊,和好多个回荡着多馄饨馅“嘀哆嘀哆”的午后时光交织在一起。
![]()
看完电影,不少朋友问我:《菜肉馄饨》究竟讲了什么?故事其实,一搜梗概,一句话就能讲完:经历丧妻之痛的老汪为了儿子的婚事来到相亲角,结识了美琴、老金、阿芳等同龄人,面临着是否要开始新生活的抉择。
但朋友们真正想问的或许是:这部电影有什么特别?它不制造戏剧冲突,不刻意煽情,甚至在开场不久就用一通电话和素娟的遗像,将观众从可能的悬疑中拉回确定的现实。也正因为如此,那些看似零碎的日常:给亡妻的灵位更换檀香皂、每周包馄饨等儿子回家、去菜场精心挑选猪肉、在伞面上书写征婚广告、与美琴他们在国际饭店吃咖啡、与老邻居们寒暄、想去看病但又免不了拖拖拉拉、在相亲角劝架反被误伤、住院时被邻床老大爷谐戏、请美琴来家吃馄饨时少许有点过分的激动……反而让这部电影变得难以用三言两语说清。
然而,正是这样一段如同流水账的生活,却在松散中藏有韵律。老汪包馄饨给儿子吃、去相亲角、与美琴约会、思念亡妻——这些事件平行展开,没有哪一件被赋予特别的重要性,却共同编织出一幅关于日常生活的温情画卷。
先来看老汪和素娟。尽管在剧里,素绢只是老汪“患病”的幻影,然而老汪对亡妻的思念,展现了上海人特有的深情方式。没有痛哭流涕,只有生活细节里的念念不忘:保留妻子钟爱的檀香皂香气,仪式性地包着馄饨,在想象中与她对话。当他在医院拿着治疗精神分裂的药,无限怅然地说:“等毛病好了,你就没了。”这句台词道尽了生者与记忆的缠绵与伤痛。
再来看看老汪与美琴,本来是暮年相知,些许动心,些许期许,终于邀请美琴到家里一品“菜肉馄饨”的手艺,却被美琴发现老汪在服用精神病药。没有戏剧化场景,只有悄悄的离去,以及后来悄悄的释然:当美琴发现老汪的“伤痛”和疾病后,用“我睡觉不好就去医院开药。拿到药一看,是治神经病的呢。这样一看,马路上全是神经病了”来化解了自己前一次匆匆而别带给老汪的“伤害”,这种举重若轻的幽默,正是上海人面对生活困境的智慧。
而老汪和儿子之间,则又是另一种“懂得”:儿子表面上反对父亲为他相亲,却再忙也要每周回来吃一碗馄饨;老汪不理解儿子的生活选择,却始终保持着包容。在素娟追悼会后那场浴室戏中,小汪为老汪搓背,老汪背上分不清是儿子的汗水还是泪水——漫长的沉默里,藏着父子间最深沉的情感。
![]()
温柔的起因是平等,而这样平等的视角贯穿影片始终。镜头下的上海弄堂既不是怀旧滤镜里的浪漫图景,也不是猎奇目光中的奇异空间。人民公园的相亲角、国际饭店的咖啡厅、复兴公园的舞池,这些地标都只是人物生活的自然背景,摄影机从不刻意停留,仿佛它们就像老汪家的厨房一样寻常。
沪语在影片中的运用也体现了这种平等心。很多人观影后都对影片中的沪语使用赞不绝口。我想,这其中既有制作团队的用心,同时更重要的可能是电影对于方言的态度:在这里,沪语不是猎奇的符号,而是思维方式的自然流露。这也正体现了导演吴天戈的创作心态:不强加观点,不煽动情绪,只是静静地观察,轻轻地呈现,并由此细腻勾勒出上海的城市精神底色——渗透在日常里的温柔伦理。这种温柔不是刻意营造的温情,而是历经岁月沉淀后的理解与体谅。
因此,导演总是让镜头安静地停留在门框边、窗户后,像个相识多年的老邻居,既不居高临下,也不刻意窥探。当老汪与儿子的代际矛盾在大雨后化解在一碗碗馄饨里;当老金与阿芳之间疑似诈骗的情节最终被证实是“纯误会”;导演始终拒绝利用这些潜在的戏剧爆点来操纵观众情绪,而是让它们如现实生活般自然消解。这种创作态度,恰与是枝裕和的理念不谋而合:“电影不是审判。”那是什么?我想,是理解。
菜肉馄饨这个意象,在影片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是维系父子情感的纽带,更是上海人生活哲学的体现——在有限的材料里创造无限的可能,在寻常日子里坚守不寻常的深情。影片结尾,当小汪接过父亲的厨刀,用母亲的手势包出更地道的馄饨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手艺的传承,更是情感的延续。那一刻,老汪释然地笑笑:“一个人也蛮好,没啥。”儿子紧接着说:“侬哪能晓得我将来就是一个人啦……”若是没有这句话,体现的是父亲的洒脱;而有了这句话,便是理解,便是温柔,便是爱。
![]()
《菜肉馄饨》的可贵,在于它在一个追求“秒炸”的时代里,勇敢地选择了一种温和、平等的创作伦理。它不试图征服观众,而是邀请我们走进来,坐下,细细品味。
对观众的温柔平等是很可贵的,对生活的温柔凝视是很动人的,对城市的温柔记录是很必要的。
希望我们都能被温柔以待。
希望上海总能被温柔以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