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网11月7日报道,当地时间5日,中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在海南三亚某军港举行入列授旗仪式,舷号定为18,这标志着福建舰下水多年后正式服役。
就在中国确认第三艘航母正式服役后,美国第一时间高度关注,反应十分激烈。
![]()
钢铁巨兽正式入列
当舷号为“18”的巨舰在11月5日于三亚某军港正式入列时,这艘被命名为“福建舰”的中国第三艘航空母舰,其激起的波澜远不止于军事圈。
与其说这是一场新舰服役的仪式,不如说它是一个触发器,正迫使所有人,特别是大洋彼岸的美国,不得不重新审视衡量海军强弱的旧标尺。
![]()
这艘航母的意义,早已超越了钢铁与甲板,它更像一面棱镜,折射出大国竞争范式的系统性变革。
这不仅仅是一艘亚洲吨位最大的战舰下水那么简单。当福建舰的出现被视为一个更公平、更多元的国际新秩序正在形成的标志时,一些激烈的反应也随之而来。
![]()
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的主任波林就直言,福建舰极大缩小了中美海军的硬件差距。
这种紧张感,混杂着贬低与畏惧,在美国媒体的报道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
从“有无”到“优劣”的赛道转换
真正的焦点,在于福建舰上那几条平直的电磁弹射轨道。
这标志着它成为了全球第一艘非美国建造的“超级航母”,也意味着中美在航母最核心的技术上,已经踏入了“同代竞争”的全新赛道。
这已经不是讨论“有没有”的问题,而是较量谁的“更好用”。
![]()
美国人对此百感交集。一方面,他们是电磁弹射系统(EMALS)的开创者,但最新型的福特级航母却饱受技术可靠性的困扰,甚至连自家的F-35C第五代舰载机都迟迟无法成功整合。
与此同时,福特级的二号舰“肯尼迪”号的服役时间也被推迟到了2027年甚至更晚。
![]()
反观中国,外界通过商业卫星照片清晰看到,福建舰的甲板上,歼-35、歼-15T以及空警-600固定翼预警机等多种新锐机型已经开始了协同测试,陆基电磁弹射测试的稳定表现更是早有传闻。
面对这种追赶速度,西方的舆论显得颇为拧巴。
CNN请来退役军官,质疑福建舰的斜角甲板设计会影响航空作业效率,声称仅为尼米兹级的六成。
![]()
而《商业内幕》则援引专家观点,怀疑中国电磁弹射器在恶劣海况下的可靠性。
但有意思的是,他们总喜欢拿已经服役了快五十年的尼米兹级来对比,对自家正值壮年却麻烦缠身的福特级则选择性回避。
这种刻意的“转移视线”,恰恰暴露了他们内心深处的焦虑:竞争的天平,已经不再一边倒了。
![]()
“百年经验”对上“现代经验”
当技术差距被抹平,另一种争论便浮出水面——“作战经验”。美方总喜欢强调自己拥有“百年航母经验”,而中国海军接触航母才不过十余年。
这话听起来很有道理,但这百年的“历史包袱”在瞬息万变的信息化海战中,究竟是财富还是累赘,恐怕要打个问号。
![]()
美国海军看似拥有11艘核动力航母的庞大舰队,但其全球部署的战略却极大地分散了力量。
为了维持在欧洲、中东和美洲的“全球驻防”,通常只有约六艘航母能出海部署。
具体到印太地区,能集中的航母数量最多也就3到4艘。这就给中国创造了机会。
![]()
福建舰的服役,让中国正式形成了三航母编队格局。这三支力量可以高度集中于西太平洋,配合岸基的战略空军和火箭军,形成一套严密的区域作战体系。
美方也承认,中国航母力量的增长,已经让美国干预台海潜在冲突的难度大大增加。
![]()
他们认为,航母在第一岛链内作用有限,中国发展三航母,意图显然是在第二岛链及更远的广阔海域。这种理论上的博弈,比单纯的舰船数量对比更具深意。
更重要的是,中国追求的是一个完整的、现代化的作战体系。福建舰搭载的空警-600固定翼预警机,其远程预警能力远非那些只能搭载预警直升机的多国航母所能比拟。
这说明,中国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走“半成品”路线,而是要打造一套能与最强者掰手腕的现代海战系统。
![]()
航母更是国家经济的“压舱石”
很多人会问,为什么非要发展航母?答案或许可以从一则新闻里找到。
当地中海出现紧张局势时,游弋在那里的美军航母战斗群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威慑。航母,从来不只是军事工具,它更是国家意志和全球影响力的延伸。
![]()
对于中国而言,这种需求更为迫切。作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中国高达九成的国际贸易依赖海运。
从石油、矿石等战略资源到日常商品的进出口,这条漫长的海上通道就是国家的经济命脉。在过去,这条生命线是脆弱的,缺乏强大的远洋海军保护。
![]()
福建舰的服役,正是中国海军战略转型的缩影——从过去的“近海防御”,迈向主动的“远洋护航”。
有了这块“压舱石”,才能为自己不断延伸的海外利益和贸易线路提供可靠保障,才能在复杂的全球事务中获得更多“话语权”和“战略主动权”。
![]()
这艘巨舰的存在,本身就在挑战那个由单一国家主导的海洋霸权时代,宣告一个更多元、更平衡的国际秩序正在到来。
它所守护的,不仅是国家的安全,更是全球经济稳定与繁荣的未来。
![]()
结语
从最初改装的“辽宁舰”,到今天装备电磁弹射的“福建舰”,中国只用了大约13年。
这背后,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顶级工业体系和科技雄心的系统性崛起。

福建舰不是终点,外界已经开始预测,应用了激光拦截武器和混合动力系统的004号航母或已进入建造阶段。
这种“列装一代、生产一代、研发一代”的稳健步伐表明,这场由福建舰揭开序幕的深刻变革才刚刚开始。
它将持续重塑21世纪的海洋战略格局,为未来的世界,提供一种全新的、更值得期待的可能性。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