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当局还在执迷不悟,郑丽文的态度也模糊不清。大陆借着福建舰入列出兵震慑,在台海形成三面逼近之势。
这是军事行动吗?不算,但此举是要告诉以武谋独或模糊统一的台独分子,大陆对台海有绝对掌控力。
小汉这篇文章,就来和大家聊聊这个事儿。
![]()
福建舰入列,台海局势升级
2025年11月5日,中国海军福建舰正式入列服役,标志着中国进入“三航母时代”。
这艘采用全球领先的电磁弹射系统的航母,不仅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更被广泛视为未来维护国家主权、推进祖国统一的重要战略力量。
福建舰的服役并非孤立事件,而是与解放军在台海方向的一系列高强度军事行动紧密相连。
![]()
就在福建舰入列当天及次日(11月5日至6日),解放军出动12架次战机和10艘战舰进入台海;紧接着在11月6日至7日,这一数字迅速上升至38架次战机和9艘战舰。
其中,有31架次军机越过所谓“海峡中线”,分别从北、中、南三个方向逼近台湾本岛。
![]()
参与行动的机型包括歼-16、空警-500预警机以及多型无人机,编组贴近实战,展现出高度协同的作战能力。
这种高频次、多方向、实战化的巡航模式,已不再是象征性威慑,而是对台海局势的实质性掌控。
![]()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军机甚至迫近台湾北部海岸线,距离台北、新北等人口密集区仅一步之遥。
这种前所未有的贴近程度,传递出明确信号:
一旦台海发生冲突,解放军有能力迅速封锁台岛东部海域,并在西部实施多点压制,使台湾陷入“瓮中之鳖”的战略困境。
![]()
岛内乱象丛生,逃兵潮暴露军心涣散
面对解放军日益增强的军事存在,台湾内部却呈现出另一番景象。
根据台立法机构预算中心公布的数据,在2021至2024年间招募的52674名志愿兵中,有12884人未完成最短服役年限就提前离营,比例高达24.47%。
这意味着,每四名新兵中,就有一人选择宁可赔偿违约金也要逃离军营。
![]()
这种大规模非正常减员现象,就是岛内年轻人对当前台海局势的清醒认知:他们不愿成为政治对抗的牺牲品。
台军士气低迷的背后,是民进党当局“以武拒统”政策的失败。
赖清德一方面高喊“抗中保台”,另一方面却无法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
![]()
装备方面台湾也是问题频出,例如被赖清德称为“逃跑专车”的50辆“云豹”装甲车,其防弹钢板被曝存在裂痕,几乎每两天就要送修一辆。
这种“纸老虎”式的武装状态,难以支撑其所谓“自我防卫”的战略幻想。
![]()
与此同时,民进党推动的“去中国化”军队建设,也加剧了内部认同危机。
数据显示,台军现役官兵中约60%具有大陆籍背景,他们在“以武拒统”的意识形态动员下,难以建立真正的战斗意志。
当士兵不再相信自己所捍卫的目标,军队的战斗力自然大打折扣。
![]()
马英九呼吁回头,郑丽文立场摇摆
在台海局势持续紧张之际,岛内政治人物的态度出现明显分化。
11月7日,前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公开批评赖清德当局的“抗中保台”路线,指出这一政策既不符合台湾利益,也背离主流民意。
他呼吁赖清德“悬崖勒马”,回到“九二共识”的正确轨道,并强调这是两岸和平交流的唯一基础。
![]()
同一天,国民党主席郑丽文在一场研讨会上表态支持“九二共识”,称其有助于缓解两岸紧张、推动和平交流。
这一立场被视为对朱立伦时期模糊态度的“切割”,一度引发外界对其推动两岸关系回暖的期待。
![]()
尤其在10月19日她当选国民党主席次日,大陆方面发来贺电,明确希望两党坚守共同政治基础,共同推进国家统一。
郑丽文回电时也重申“九二共识”是1992年双方口头确认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并强调两岸同属中华民族。
然而,这种积极表态并未持续太久。
![]()
不久后,郑丽文在接受岛内媒体采访时提出“统一必须尊重台湾2300万民众意愿”,弱化了统一的历史必然性。
更令人意外的是,在接受《德国之声》专访时,她竟表示“我们也没有放弃以武力保卫台湾的决心”。
这一言论不仅突破国民党以往在军事议题上的克制立场,也与“九二共识”所蕴含的和平发展精神相悖。
![]()
尽管她在人事安排上任命了洪秀柱派系的张雅屏、李昶志等统派人士担任要职,看似向统一方向靠拢,但其公开言论却始终回避“统一”二字。
11月1日的国民党全代会就职演讲中,她大谈“百年两岸和平”,却对统一避而不提。
结尾一句“‘国家’的前途在等着我们”,更因违背一个中国原则而引发大陆舆论不满。
![]()
统一不可逆,“武力保台”只是幻觉
郑丽文的“武力保台”言论,在现实面前显得格外苍白。
两岸军力差距不用多说,福建舰入列、东风导弹常态化飞越台岛上空、歼-16等先进战机频繁抵近,都表明解放军已具备对台海全域的快速反应与压制能力。
相比之下,台湾即便将防务预算提高到GDP的5%,也难以弥补体系性差距。
![]()
再加上如今“国际外援”正在迅速退潮,民进党的路更是寸步难行。
萧美琴11月初窜访欧洲议会,试图以“芯片牌”换取支持,但中方随即以“四个严重”严正警告,强调任何干涉台海的行为都将损害中欧关系。
而美国的态度更为现实——《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弗里德曼直言,“美国坚定支持台湾的时代已经结束”。
![]()
美方最新涉台法案聚焦“刺猬战略”,要求台湾自掏腰包买武器“自卫”,却绝口不提“出兵保台”。
更有美媒爆料,一旦台海开战,美国可远程锁死台积电设备,确保技术不落入他人之手。
这说明,美国真正关心的不是台湾安全,而是自身技术霸权。
![]()
岛内民意也在悄然转变,11月8日,在白色恐怖受难者秋祭现场,群众自发高呼“我们是中国人”。
网络论坛上,越来越多台湾民众开始讨论统一的现实可能性,认为“拖下去只会更被动”。
《中国时报》社论《统或不统,谁能给台湾人更好未来》引发广泛共鸣,理性声音逐渐压过“台独”喧嚣。
![]()
大陆方面早已明确统一后的“七个更好”。
经济发展、能源保障、基础设施、安全保障、对外交往、民生福祉、文化生活都将显著提升。
这不是空洞承诺,而是基于两岸融合发展现实的科学规划。
![]()
历史潮流浩浩荡荡,统一是大势所趋。
郑丽文若真想为台湾谋福祉,就不该沉溺于“武力保台”的幻觉,而应回归“九二共识”的政治基础,推动两岸和平发展。
否则,无论口号多么响亮,在解放军日益逼近的巡航轨迹面前,都只是无意义的回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