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科大讯飞是成绩飞速提升?还是昙花一现?
这其实是关于,科大讯飞是不是一个好学生的“争议”。如同,有两面不同的镜子,你看到的绝对不一样。
三季度盈利背后
10月下旬,科大讯飞(002230.SZ)发布的三季度报告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财报显示,公司在第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7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02.4%,扣非净利润也同比增长76.5%,达到2623.89万元。与此同时,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25.19%,达到8.95亿元,实现单季度净利润与现金流同步转正。这一数据被部分投资者视为公司经营企稳的信号。
然而,这份看似“亮眼”的成绩单背后,却隐藏着诸多结构性隐忧。深入分析财务细节可发现,公司第三季度的非经常性损益高达1.46亿元,其中政府补助达1.81亿元,成为净利润转正的关键推手。而前三季度累计计入损益的政府补助总额为2.68亿元,进一步凸显其盈利对政策性资金的依赖。
应收账款高企,现金流质量承压
更值得关注的是,科大讯飞的应收账款规模持续攀升。
截至三季度末,公司应收账款达159.13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8.5%,占流动资产比例超过60%。尽管公司总资产达432.88亿元,所有者权益为188.7亿元,但高企的应收账款与相对较低的应付账款规模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公司在产业链中的议价能力与回款效率仍有待提升。
主营业务尚未走出亏损泥潭
从整体业绩来看,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9.89亿元,同比增长14.41%,但扣非归母净利润仍亏损3.38亿元。
这意味着其主营业务尚未形成稳定盈利能力,“增收不增利”的局面仍未根本扭转。
尽管国盛证券虽维持“买入”评级,称其“业绩超预期”,但市场对其盈利质量与业务模式可持续性的质疑并未消散。
C端产品陷入口碑危机
在硬件产品端,科大讯飞寄予厚望的学习机系列频遭消费者投诉。
黑猫平台上,有用户反馈T110学习机无法联网、T30Pro使用半年出现花屏,而作业批改功能误判、讲解误导等问题,更暴露出其AI技术在教育场景落地中的不成熟。
![]()
![]()
作为董事长刘庆峰口中“希望像苹果一样被认可”的产品,学习机的用户体验与核心技术稳定性显然尚未达到市场预期。
大模型商业化前路漫漫
在战略层面,科大讯飞正积极推进星火大模型的商业化,并计划通过定增募资不超过40亿元,投入教育大模型研发与场景落地。
然而,在互联网行业“赢家通吃”的竞争格局下,星火大模型能否在技术能力、用户规模与商业模式上实现突破,仍面临严峻考验。
公司提出的“AI+行业赛道、软硬一体化C端硬件、AI出海”三大方向虽具潜力,但如何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可持续的利润来源,仍是其必须破解的课题。
转型中的“潜力生”,但远非“优等生”
综合来看,科大讯飞在第三季度展现出一定的业绩韧性,现金流改善与亏损收窄值得肯定。然而,其盈利仍依赖政府补助,应收账款高企,主营业务尚未实现自我造血,C端产品也面临口碑与质量的双重挑战。
在AI赛道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科大讯飞更像是一名“转型中的潜力生”——虽具技术底蕴与战略视野,但若不能尽快提升盈利质量、优化产品体验、突破商业化瓶颈,恐难以在资本市场与用户市场中赢得更高分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