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
“2025上海邮轮经济发展论坛”日前在沪举行。论坛聚焦“激发新动能共谋新发展”主题,共同探讨亚太邮轮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以推动中国邮轮经济与全球市场深度融合。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上海国际邮轮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邮轮经济50人论坛发起人汪泓致辞。汪泓提到,此次论坛依托进博会的巨大虹吸效应与全球影响力,彰显了中国邮轮经济以自信开放姿态深度融入全球市场的决心。
围绕“激发新动能,共谋新发展”这一论坛主题,汪泓提出了三个核心观点:一是新动能源于市场复苏与需求变革双轮驱动,必须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与价值创造;二是新动能源于产业链协同与本土创新深度融合,强调以“外高桥造船”为代表的本土制造突破及中资品牌建设,加快构建自主可控的全产业链;三是新动能源于开放合作与智慧赋能并行并举,要深化与皇家加勒比、MSC地中海邮轮等国际伙伴的合作,积极拥抱数字化和绿色化转型。最后,她呼吁业界凝聚共识、携手行动,共同绘就全球邮轮经济更加繁荣的蓝图。
随后,Seatrade邮轮大会主席、英富曼集团海贸业务总裁安德鲁·威廉姆斯(Andrew Williams),CLIA全球主席、皇家加勒比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杰森·利伯蒂(Jason Liberty),以及MSC地中海邮轮首席执行官加尼·奥诺拉多(Gianni Onorato)三位嘉宾发表视频致辞,从国际视角描绘了中国邮轮市场蓬勃发展的全景图,将全球邮轮业持续增长的动力指向中国及亚洲市场,并精准指出中国市场的两大增长逻辑:一是需求升级,中国邮轮市场呈现“高端化”与“年轻化”两极并行的新特征,不同客群的差异化需求共同扩大了市场基本盘;二是供给优化, 政策利好、硬件升级和产品创新等从供给侧激发了中国邮轮市场活力,相信中国市场的复苏将为全球邮轮业开辟全新的乐观前景。
论坛权威发布了“2025中国及亚洲邮轮经济景气指数”和《2025中国邮轮产业发展报告》(邮轮绿皮书),为洞察邮轮行业趋势、研判邮轮市场前景提供了重要参考。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上海国际邮轮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邱羚对邮轮经济景气指数进行了解读。2025年,中国及亚洲邮轮经济景气指数分别为102.28和102.34,均已恢复至2019年水平之上,标志着行业由韧性恢复的“攀升回稳期”进入到高质量发展的“平稳增长期”。邱羚教授指出,2025年国际邮轮密集布局亚洲,全年航次超1400个,强劲供给释放激发市场活力。中国邮轮经济呈现“稳的态势巩固延续、新的动能加快培育、强的韧性持续彰显”特征,量质齐升、全产业链协同、中外资共振、内需下沉共同驱动高质量发展。政策红利与外部风险动态博弈下,产业结构性动能持续注入。展望未来,2026-2027年双指数将继续平稳增长。邱羚呼吁以扩大内需为引领、创新多元为手段、全产业链协同为路径,筑牢中国邮轮经济行稳致远的根基。
《2025中国邮轮产业发展报告》(邮轮绿皮书)至今已是连续十二年发布,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上海国际邮轮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叶欣梁代表绿皮书主编汪泓教授团队对报告进行了解读。他总结了中国邮轮产业的三个核心趋势:一是“自主化突破”,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花城号”实现技术周期缩短与本土化率提升,华夏国际邮轮战略增资标志本土运营体系初步成形,产业链自主可控显著增强。二是“国际化提速”,外国旅游团邮轮入境免签政策全面落地,激活入境市场,推动中国深度融入全球邮轮网络。三是“绿色化转型”,岸电技术、低碳燃料、智能化监测平台广泛应用,ESG理念深度融入企业实践。展望“十五五”时期,中国邮轮产业将通过全产业链自主化推进、绿色技术与数字化深度融合、商业模式持续创新,加速中国从“邮轮大国”到“邮轮强国”迈进。
原标题:《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平稳增长期”,中国邮轮产业有这三个核心趋势……》
栏目编辑:张钰芸
本文作者:新民晚报 杨硕
题图来源:采访对象供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