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关心两岸资讯的人都晓得,最近两年,台湾和内地的生意交易一直在僵持不下。一方面是大陆不断给予台湾的优惠,另一方面却是台湾当局不停变着花样,设置各种门槛。
直到两年前,商务部才下决心,正式开始对台贸易壁垒进行检查,外媒看到这个动静,也不由得感叹,台积电也难以逃过这次考验。
![]()
2509 项禁令背后的僵持困局
两岸经贸的僵持局面早有伏笔,作为两岸经济合作的核心框架,2010 年 6 月在重庆签署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于次年 1 月生效,其 “早期收获” 安排为台湾地区提供了远超大陆的关税优惠,覆盖 549 种台湾产品与 267 种大陆产品,分阶段于 2013 年实现全部零关税。
截至 2022 年底,台湾地区的关税减让获益已是大陆的 8.8 倍,大陆广阔市场持续为台湾出口注入动力,不少省区市还专门组团赴台采购。
![]()
但这份善意并未得到对等回应,台湾当局长期对大陆产品设置进口限制,截至 2023 年 11 月,禁止进口的大陆产品已达 2509 项,涵盖农产品、机械装备、电子材料等多个领域,且限制范围逐年扩大。
这些被禁产品中既有米面油、新鲜果蔬等民生必需品,也包括占全球出口 95% 以上的干木耳、98% 以上的干香菇等优势商品,甚至波及能缓解台湾能源短缺的光伏组件。
![]()
从 12 项到 134 项的关税调整
2023 年 12 月,大陆商务部经过调查认定台湾地区构成贸易壁垒,于当月 21 日宣布中止 ECFA 项下丙烯、对二甲苯等 12 个石化行业税目产品的关税减让,这是两岸经贸摩擦升级的首个明确信号。
彼时台 “经济部” 虽声称会协助业者拓展市场,但岛内石化业界已意识到危机,有从业者指出 ECFA 零关税是台商竞争的关键优势,失去后将难以对抗韩国及大陆本土企业。
![]()
民进党当局并未因这次反制调整政策,反而持续阻挠两岸经济交流,2024 年 5 月赖清德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后,其 “5・20” 讲话释放的激进信号进一步破坏了两岸协商基础。
当月 31 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决定自 6 月 15 日起对原产于台湾地区的 134 个税目进口产品终止适用 ECFA 协定税率,覆盖润滑油、有机化学品、塑料制品、机械、电子设备等 15 个大类。
![]()
此次扩围影响显著,据台方数据涉及出口金额约 98 亿美元,加上首批 12 项产品,累计 146 项 ECFA 早收清单产品被终止关税减让,占比达 28%,影响金额近 120 亿美元。
台湾股市在公告发布当日便出现剧烈波动,从大涨 174 点转为大跌 190 点,市场恐慌情绪直接显现。
![]()
从石化到机械的连锁反应
大陆的反制措施已对台湾多个产业造成实质冲击,石化行业首当其冲。2024 年 4 月 19 日,商务部认定台湾聚碳酸酯存在倾销,次日起开始征收反倾销税。
仅一个月后,又于 5 月 19 日对原产于台湾地区的共聚聚甲醛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台塑企业及台湾宝理塑料公司被直接点名,调查申请书显示台湾地区倾销幅度达 32.67%,2023 年相关进口价格较上年下降 15.03%。
![]()
台塑年产 4.5 万吨共聚聚甲醛,其中大量销往大陆,该产品原本享受 ECFA 零关税优惠,若最终被征收反倾销税,企业竞争力将大幅下滑。
台石化公会透露,大陆近期针对的都是量小价高的产品,警告意味浓厚,而台当局与大陆缺乏交流的现状让企业维权无门,不少厂商开始担忧市场萎缩。
![]()
机械行业同样承压,2023 年台湾机械类产品对大陆出口金额达 28 亿美元,此次 134 项清单中涉及的机械产品恢复 WTO 最惠国税率后,预估市场占有率将下滑 4% 至 5%,出口金额减少 1.1 亿到 1.4 亿美元。
岛内工商团体纷纷发声,指出受影响的多是传统产业和基层民众,中小企业恐面临关厂倒闭,失业率将随之攀升;工总也表示全球布局企业可能缩减岛内产能,进一步冲击就业市场。
![]()
焦点台积电
作为台湾经济的支柱企业,台积电的处境成为外媒关注的核心,“插翅难逃” 的评价背后是企业面临的双重压力。
两岸经贸摩擦升级让台积电的供应链稳定性受波及,其生产所需的部分电子材料依赖两岸产业链协同,ECFA 关税优惠终止可能推高上游成本,而大陆市场作为全球重要的芯片消费端,政策变动直接影响产品出货预期。
![]()
另一方面,美国的产业干预让台积电陷入更被动的局面。2025 年 9 月,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公开透露正对台湾游说芯片制造 “五五分” 构想,要求台积电将最先进制程产能一半转移至美国本土,声称 “美国本土芯片充足才能保护台湾”。
这一要求遭到国民党籍民意代表许宇甄痛批,认为是对台湾命脉产业的压榨掠夺,会直接削弱台积电作为 “硅盾” 的不可替代性。
![]()
台当局的应对更显无力,面对大陆的反制仅能宣称 “冲击可控”,计划通过分散市场应对;面对美国的要求则沉默以对,岛内民众对此毫不知情。
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曾指出,民进党当局为自身私利任由美国予取予求,最终伤害的是台湾企业和民众利益,台积电的困境正是这一现状的缩影。
![]()
结语
两岸经贸关系的演变始终围绕 ECFA 的执行与发展展开,大陆从持续释放善意到逐步采取反制措施,背后是台湾当局 2509 项歧视性禁令的长期累积,以及对两岸经济合作基础的不断破坏。
从 12 项到 134 项 ECFA 产品关税减让的终止,从石化到机械产业的连锁震荡,再到台积电面临的内外压力,每一步变化都牵动着两岸民众的切身利益。
![]()
贸易合作本应是两岸双赢的纽带,ECFA 实施多年来的红利有目共睹,台湾产业从中获得的关税优惠、市场空间是其他地区难以替代的。
当前的经贸摩擦并非大陆所愿,正如国台办多次强调的,责任完全在民进党当局。
两岸经济同属中华民族经济,唯有摒弃政治操弄,恢复正常交流协商,才能让两岸企业重拾信心,让民众继续享受经贸合作带来的福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