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被奉为经济周期 “晴雨表” 的 “避孕套悖论”,如今彻底失灵。经济承压下,避孕套销量非但没逆势增长,反而迎来全行业萎缩;而情趣用品市场却一路高歌猛进,规模突破 2000 亿 —— 是避孕套市场的 13 倍之多,更占据全球近六成份额。一边是双人亲密需求退潮,一边是自我愉悦消费崛起,中国年轻人的欲望生态,正在发生一场静默的重构。
避孕套,彻底卖不动了
“经济越低迷,避孕套销量越高” 的魔咒,在 2020 年被彻底打破。
全球最大避孕套制造商马来西亚康乐公司,当年曾乐观预判 “悖论重演”,却遭遇上市以来首次亏损 —— 销售额骤降 40%,无奈将部分产线转向医用手套。这不是偶然,而是行业持续衰退的开端。
![]()
上游供应链率先 “停摆”。2020 年马来西亚 “行动管制令” 导致康乐公司停产,造成全球超 1 亿只缺口;即便后来产能恢复,需求疲软仍让企业措手不及,2020-2022 年其避孕套销售额累计下降 40%,2024 年仍未恢复至五年前水平。
中游品牌集体 “失速”。杜蕾斯中国线上销量从 2019 年的 372.2 万件暴跌至 2021 年的 84.2 万件,两年间跌幅达 77.4%,2024 年线上市场份额更是缩至 29.3%,较 2019 年超 50% 的高点大幅下滑;国产龙头杰士邦也公开表示 “市场份额与销售表现逐年下滑”。
下游销售端 “冷清” 加剧。2024 年中国避孕套全渠道销售额仅 156 亿元,较 2020 年的 208 亿元缩水 25%,连续四年负增长,年均跌幅约 6%,其中 2023-2024 年一年间跌幅就达 17%;更严峻的是,2020-2024 年五年间,全国超 7.8 万家避孕套相关企业注销,平均每年倒闭 1.73 万家。
这场全链条萎缩,背后是多重因素叠加。近半数避孕套使用场景集中在酒店等非家庭场所,但 2024 年全国酒店平均入住率仅 58.8%,需求直接被削弱;皮下埋植、短效口服药等新兴避孕方式 “价升量增”,2023 年全国皮埋使用量同比增长 46%,口服短效避孕药零售额增长 24%,让避孕套从 “唯一选项” 沦为 “可选项之一”;更核心的是,经济压力下,年轻人对高成本、高情感投入的两性关系逐渐退步,“饱暖思淫欲” 的古训,在生存焦虑面前失去了说服力。
![]()
情趣用品:从 “私密角落” 到 “悦己狂欢”
在避孕套销量持续下滑的背景下,一种声音渐起:中国年轻人是否正步入类似上世纪日本的“低欲望时代”?
答案或许没那么简单。
与避孕套遇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情趣用品行业正迎来爆发式增长。2024 年,中国情趣用品市场规模突破 2000 亿元,占全球总量近六成;全国相关企业超 103 万家,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承担了全球头部成人用品品牌的全部产能,中国已成全球最大成人用品生产国。
消费端热度同样惊人。某即时零售平台数据显示,成人用品用户 90 天复购率达 38%,远超全站 21% 的均值;年均下单频次从 2021 年的 2.1 次升至 5.3 次,其中吸吮类玩具销量同比增长 180%,玻尿酸润滑液同比增长 95%,增长势头迅猛。
这场狂欢的核心,是消费逻辑根本转变。社交平台上,# 成人用品 #话题播放量超 8 亿,女性创作者主动分享实测体验、科普身体护理知识,坦然谈性不再是禁忌。
这股浪潮更走向国际。2024 年,国产女性情趣品牌登上巴黎时装周,以柔软织物与自由造型将 “女性欲望” 带入时尚叙事;高学历女性团队打造的两性健康品牌,部分单品销量破万,用专业打破行业偏见。
情趣用品热销,本质是 “悦己” 观念崛起。情趣用品的热销与品牌的扩张,传递出一个清晰信号:中国年轻人的性欲望并未消失,只是不再依赖他人来满足。
![]()
超单身社会:欲望,正在 “solo 化”
这场 “冰与火” 反差背后,是超 2.4 亿单身人口撑起的 “超单身社会”,与 21 世纪初 “剩男”“剩女” 被动标签不同,如今不少单身男女主动选择独居,将其视为 “自由丰盛” 的人生选项。
对他们而言,与其耗费心力经营不确定的亲密关系,不如将需求交还给自己。从成本看,一款 200-300 元的情趣用品可使用 50 次以上,远低于一场约会;从时间看,社交平台数据显示,Z 时代从搭讪到亲密平均耗时 4-6 周,而情趣用品最快 30 分钟就能送达。
当爱情变成高成本、高风险、低确定性的“奢侈品”,而自我愉悦成为触手可及的日常选项,越来越多人选择把亲密留给自己。这并非欲望的消退,而是亲密关系形态的重构。
![]()
这种选择,催生亲密关系形态重构 —— 性满足与愉悦逐渐脱离婚恋框架,成为自我探索的一部分。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即时零售平台 2024 年数据显示,深夜时段的情趣用品订单中,约 70% 来自女性,其中近六成集中在北上广深,这一群体普遍具备稳定经济基础与清晰的身体自主权认知,正成为市场增长的核心力量。
人们不再谈性色变,而是坦然将其纳入日常自主选择,情趣用品销量反超避孕套,正是这一观念变迁的直观映照。
避孕套遇冷与情趣用品热销,共同勾勒出当代年轻人的生存智慧。在经济承压、不确定性加剧的现实里,他们不再执着于 “必须两个人” 的亲密,而是拥抱 “一个人也很好” 的愉悦。
![]()
参考资料:
1、中研网《避孕套行业市场调研 避孕套行业市场现状分析2023》《2024年中国安全套行业竞争格局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2、财报网《2024年天猫、京东双十一:成人行业交易数据的亮眼表现与原因分析》
3、新消费智库《谁在买空美团上的安全套?北上广妻子们深夜下单真相,颠覆所有市场预测》
4、霞光社《性萧条时代,全球男女如何正视欲望|Shine Brand》
5、成都商报《避孕套销量下降40%!巨头企业不得不转产手套,发生了什么?》
6、南方周末《避孕套厂家失算,疫情之下为何卖不动?》
7、财经天下周刊《避孕套卖不动了,情趣用品“后浪”来了?》
8、远川研究所《卖不动的避孕套,爱不动的一代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