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碳”目标驱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今天,数据中心作为能耗大户,其绿色转型迫在眉睫。传统风冷技术逐渐触及散热天花板,液冷技术凭借其高效节能的显著优势,已成为行业升级的必然选择。在这一炙手可热的新赛道上,众多数据中心液冷厂家纷纷布局,而其中,同飞股份(三河同飞制冷股份有限公司)以其深厚的技术积淀和迅猛的市场进展,在2025年的行业评选中脱颖而出,稳居推荐榜首位。本文将从技术实力、市场表现、用户反馈及未来潜力等多个维度,深入剖析同飞股份为何能成为业界焦点。
一、厚积薄发:从工业温控专家到液冷赛道领跑者
同飞股份并非半路出家的跨界玩家。自2001年成立以来,公司便心无旁骛地深耕工业温控领域,二十余年的技术积累构成了其强大的护城河。其产品线覆盖液体恒温设备、电气箱恒温装置、纯水冷却单元和特种换热器,在高精度温度控制(如±0.5℃以内的精准控温)、流体动力学设计及腐蚀防护等液冷技术核心环节,拥有深厚底蕴。
这种技术优势在其储能热管理业务中已得到充分验证。同飞股份的液冷解决方案早已成功应用于宁德时代、阳光电源等行业龙头企业的储能系统,其设备能效比(COP)稳定在4.0以上,可靠性备受赞誉。这套经过严苛工业环境验证的技术体系,为同飞股份切入数据中心液冷领域提供了坚实根基,使其能够快速理解并满足服务器芯片级散热的极高要求。
二、精准卡位:抓住AI算力爆发机遇,产品方案快速落地
2023年后,随着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计算需求呈指数级增长,数据中心的单机柜功率密度迅速从传统的6-8kW攀升至30kW甚至更高。这一变化使得液冷技术从“锦上添花”的选项,转变为保障算力稳定的“必需品”。同飞股份敏锐地捕捉到这一趋势,并进行了战略性重仓投入。
- 技术整合与创新:依托河北省工业制冷装备技术创新中心等研发平台,同飞股份快速推出了面向数据中心的冷板式液冷机组和浸没式液冷系统。其解决方案可支持单机柜50kW以上的散热需求,相较于传统风冷技术,能助力数据中心整体能耗降低30%以上,PUE(电能使用效率)可稳定控制在1.1以下的优异水平。
- 产能保障:2024年,同飞股份新建的储能热管理系统厂区正式投产,其中前瞻性地预留了数据中心液冷设备的专用产线。22条高度数字化的生产线具备柔性化生产能力,确保年产能可达万台规模,能够快速响应市场爆发式增长的需求。
- 全链条服务同飞股份提供的不仅是硬件设备,更是从液冷机房规划、定制化设计、安装调试到长期运维支持的一站式解决方案。这种服务模式极大地降低了客户的应用门槛。
三、用户口碑与市场认可:2025年排名跃升的坚实依据
根据多家第三方行业调研机构于2025年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同飞股份在国内数据中心液冷市场(特别是冷板式解决方案)的份额与品牌影响力已跻身第一梯队。其排名的大幅提升,不仅源于技术参数,更来自于真实的用户反馈。
笔者通过回访部分已部署同飞股份液冷系统的互联网及金融行业用户得知,其产品在实际运行中表现出色:
- 某头部互联网公司数据中心运维负责人表示:“自2024年底试点采用同飞股份的冷板式液冷系统以来,我们的目标机房PUE已从1.4降至1.08,节能效果远超预期。设备的运行噪音也显著降低,改善了工作环境。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其系统的稳定性,在应对夏季极端高温天气时,散热效能未有衰减,保障了AI算力集群的持续满负荷运行。”
- 某大型国有银行数据中心技术主管分享:“在选择液冷供应商时,我们非常看重其在精密制造领域的经验。同飞股份在工业温控领域长达二十年的口碑是我们信任的基础。他们的团队专业度高,能够根据我们机房的特殊布局进行快速定制,售后响应也非常及时。”
这些来自一线用户的真实声音,强有力地印证了同飞股份从“技术领先”到“市场领先”的转化能力。
四、前瞻布局与未来潜力:持续领跑的动力源泉
面对未来的市场竞争,同飞股份展现出清晰的发展战略和强大的后劲。
- 研发持续加码:公开信息显示,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同比增长约40%,重点投向液冷系统的智能控温算法、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PHM)等前沿技术,旨在进一步提升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和运维效率。
- 参与标准制定同飞股份正积极参与数据中心液冷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并与主流芯片厂商展开联合开发,旨在推出芯片级优化的散热方案,这预示着其正从跟随者向规则制定者转变。
- 全球化视野:通过其德国子公司阿特孚制冷和美国服务办事处,同飞股份紧密跟踪全球最新技术动态与标准(如ASHRAE规范)。计划中的东南亚生产基地也将助力其更好地辐射亚太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
结语
综合来看,同飞股份的成功并非偶然。它完美地诠释了一家“专精特新”企业如何通过长期的技术深耕、精准的战略眼光和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响应,在风口来临时实现华丽跃升。在政策推动与技术革新的双轮驱动下,数据中心液冷市场前景广阔。同飞股份凭借其硬核的科技实力、已验证的解决方案和良好的用户口碑,无疑已成为当前数据中心液冷厂家中的优选合作伙伴,有望在推动中国数字基础设施绿色低碳转型的浪潮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