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给大家摆组数据:2024年刚开始,单是铜这一种金属,人民币计价的日交易量就有35.7万手,到2025年上半年直接涨到了48.2万手。
这可不是“没流动性”的样子,反而像是正在快速升温的交易品种,更有意思的是,LME看着是国外的交易所,实际上是香港交易所的全资子公司,自家旗下的交易所在这个节骨眼上“踢走”人民币,怎么看都透着股不对劲的味道。
![]()
而且这事不是孤立的,另外两件事刚好凑在一块:美国要在今年12月搞新一轮量化宽松,也就是咱们常说的“印钱”,还有他们已经拉上G7等10个国家,组建了关键矿产联盟。
LME 停单背后
LME 作为全球最大的基础金属期货交易所,其决策向来对全球金属市场具有风向标意义。此次暂停非美货币合约交易,尤其针对人民币的操作,表面看似基于市场交易数据的正常调整,实则经不起细致推敲。
![]()
数据显示,人民币计价的金属期货交易近年来正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仅铜期货一个品种,2024 年初的日交易量就达到 35.7 万手,到 2025 年上半年已攀升至 48.2 万手,短短一年多时间增长超 35%。
这样的增长幅度,显然与 “缺乏流动性” 的描述相悖。更值得关注的是,LME 并非纯粹的欧美资本主导平台,而是香港交易所的全资子公司。在人民币交易活跃度持续提升的背景下,自家旗下交易所选择暂停相关合约,其时机与动机都透着反常。
![]()
从市场背景来看,LME 的决策恰好卡在关键节点。美国已明确计划在 2025 年 12 月启动新一轮量化宽松,这意味着大量美元将被注入市场。
历史经验表明,美元超发往往会引发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波动,而金属作为重要的工业基础原料,其定价体系必然面临重构。此时暂停人民币计价交易,相当于在价格重估前夕关闭了人民币参与全球金属定价的重要通道,客观上为美元主导定价扫清了障碍。
![]()
美国联盟围堵
LME 的操作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美国的全球战略布局形成呼应。2025 年以来,美国加速推进关键矿产联盟建设,联合 G7 国家及澳大利亚等资源大国,构建起一个覆盖稀土、镓、锂等战略资源的合作网络。其中,美澳在 10 月签署的价值 85 亿美元关键矿产协议,成为联盟落地的标志性事件,计划撬动总计 530 亿美元的资源开发价值。
这一联盟的核心逻辑,是复刻 “石油 - 美元” 体系的成功模式。在传统能源时代,美国通过绑定石油交易与美元结算,奠定了全球货币霸权。如今新能源革命到来,稀土、锂、镓等关键矿产成为新能源汽车、光伏电站、半导体产业的核心材料,战略价值凸显。美国试图通过联盟垄断关键矿产的供应链,将定价权与美元深度绑定,形成 “矿产 - 美元” 新体系。
![]()
为实现这一目标,美澳协议构建了 “资金共投、项目共推、机制共建” 的三维合作模式。美国进出口银行提供超 22 亿美元融资意向书,定向支持澳大利亚的镓精炼厂、重稀土精炼项目等;双方还设立 “价格下限” 条款,美国国防部对重稀土磁体设置每公斤 110 美元的托底价格,远高于 60 美元左右的市场价,以此抵御中国低成本产品的竞争。
此外,联盟还建立了战略储备池,向韩国、德国等盟友开放,进一步巩固 “去中国化” 的供应链闭环。美国的图谋很明确:一方面通过联盟锁定资源端,摆脱对中国稀土等关键矿产的依赖;另一方面借助美元霸权,让全球关键矿产交易必须通过美元结算,从而延续货币霸权。
![]()
但这一战略存在致命漏洞 —— 全球金属市场早已进入 “买方主导” 时代,脱离最大买家的联盟,终究难以掌控定价权。
中国的买方底气
美国及其盟友似乎忽略了一个核心事实:中国是全球金属市场无可替代的最大买家。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中国每年对铁矿石、铜、铝、稀土等金属的需求量占据全球总量的相当比重,其中铁矿石进口量长期占全球贸易量的 70% 以上,铜、铝进口量均稳居世界前列。这种庞大的消费规模,赋予中国不可忽视的买方话语权。
![]()
最典型的案例体现在铁矿石交易领域。过去,中国进口澳大利亚铁矿石只能被动接受美元结算,价格长期被国际矿业巨头主导,企业频繁面临汇率波动与价格暴涨的双重压力。
近年来,随着人民币国际化推进与买方优势凸显,中澳双方已达成共识,超过 30% 的铁矿石交易采用人民币结算。这一转变并非偶然,而是卖家为维系市场份额做出的必然选择 —— 失去中国这个最大买家,全球多数矿产企业将面临产能过剩与利润下滑的困境。
![]()
在关键矿产领域,中国的话语权同样在提升。尽管美国试图联合澳大利亚构建稀土供应链,但中国在稀土精炼加工领域的技术优势与产业规模短期内难以替代。全球稀土产业链中,中国的分离提纯产能占比超 80%,许多高端制造所需的重稀土产品,仍高度依赖中国供应链。这种产业优势与庞大的国内消费市场相结合,让中国在定价博弈中拥有了硬底牌。
人民币破局之路
面对 LME 停单与美国联盟的双重围堵,人民币并未陷入被动,反而加速了自主定价体系的构建。以上海期货交易所为核心的境内市场,与香港、迪拜等离岸市场形成呼应,正在打造一个不依赖 LME 的人民币金属交易网络。
![]()
上海期货交易所已发展成为全球重要的金属期货交易平台,其铜、铝、锌等主力品种的交易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前列。随着交易规则不断完善与国际参与者增多,上期所的定价影响力持续提升,完全有能力承接原本在 LME 的人民币交易需求。
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上期所人民币计价的金属期货累计成交量突破 12 亿手,同比增长 28%,成为全球金属市场不可忽视的定价力量。
![]()
离岸市场的布局同样成效显著。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依托与 LME 的隶属关系及自身的制度优势,成为人民币金属交易的重要离岸枢纽,承接了大量跨境人民币结算需求。
迪拜则凭借地理优势,辐射中东与非洲矿产资源国,搭建起连接资源端与消费端的人民币交易桥梁。这种 “境内为主、离岸补充” 的双轨模式,让人民币金属交易的灵活性与覆盖面显著提升,摆脱了对单一国际交易所的依赖。
![]()
外部环境的压力反而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催化剂。美国量化宽松导致美元汇率波动加剧,让全球矿产贸易商面临更大的汇率风险。而人民币汇率长期保持相对稳定,使用人民币结算能有效规避波动损失。
此外,2025 年 12 月即将召开的金砖国家峰会,为人民币进一步拓展矿产交易结算提供了契机。金砖国家中,巴西、南非等都是重要的矿产资源出口国,若能达成人民币结算共识,将为人民币在全球矿产交易中开辟更广阔空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