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乌克兰全黑了!核打击前最后警告,俄军发射13枚“全球禁止”导弹

0
分享至

11月8日,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了一场大规模打击行动。

从基辅到哈尔科夫,再到波尔塔瓦和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两昼夜的连续轰炸过后,整个乌克兰陷入一片黑暗,这场突袭让所有人都始料未及。



电力系统彻底瘫痪,牵引列车没法运行,集中供暖也停了。

数十座城市只能在缺电少暖的寒冷环境里艰难支撑,俄乌之间的对抗,显然已经升级到了更危险的级别。

俄军这波操作确实够突然,而且打法跟之前完全不一样,这也是乌克兰损失惨重的关键原因。

本来想俄军可能还会延续之前的精准打击模式,但后来发现他们直接切换成了立体打击战术。



导弹和无人机相互搭配,既精准打击核心目标,又能瓦解补给通道,这套组合拳打下来,乌克兰确实难以招架。

就拿格列比翁卡镇的铁路货运站来说,俄军用伊朗产的“小摩托”无人机,顺着轨道精确攻击列车头部和停靠站。



这种低成本的打击方式,直接造成了交通阻滞,短时间内就让乌克兰的后勤出现了局部崩溃。

禁运导弹登场

俄军这次不仅换了战术,还直接亮出了大招。

根据乌克兰的战报,此次打击行动中,俄军动用了超过450架无人机和45枚导弹。



其中包括18枚伊斯坎德尔M弹道导弹、10枚“匕首”高超音速导弹、3枚“口径”巡航导弹,还有13枚震慑力十足的伊斯坎德尔K巡航导弹。

这13枚伊斯坎德尔K巡航导弹的出现,才是最让人关注的点。

这类导弹属于国际公约“全球禁止”的范畴,之前从未在俄乌冲突中动用过。

它的弹头总质量有500公斤,既能装常规弹头,也能部署核弹头,最大射程超过2000公里。



更关键的是,它能以7倍声速高速突破防线,末段还能变轨机动和散布诱饵弹,专门干扰北约的反导系统。

如此看来,俄罗斯一口气发射13枚,就是要形成饱和式打击。

虽然这次配置的是常规弹头,但释放的信号再明确不过。

如果北约继续扩大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规模,甚至直接动用军事力量介入,俄罗斯恐怕不会排除使用战术核打击等一切手段。



这种带“核战前夕最后通令”性质的警告,已经把态度摆得明明白白。

俄军的战术打击体系也在快速升级,从最开始的单个目标攻击,变成了现在的系统破坏。

从单一武器发射,升级为导弹、无人机搭配滑翔炸弹的联合打击,如今的俄乌战场,俨然成了俄军检验武器新质战斗力的试验场。

多方博弈陷入僵局

俄军这波打击,让本就艰难的乌克兰雪上加霜。



能源资源短缺,交通系统停滞,前线战事紧急,电力供应全面中断,任何一点危机都可能撼动这个国家的基础。

乌克兰能源部长格林丘克曾现身安抚情绪,称能源系统“初步恢复稳定状态”,但实际情况如何,恐怕只有乌克兰自己最清楚。

对于北约来说,俄军动用禁运导弹的行为,让他们陷入了两难境地。

内部出现了明显分歧,部分国家担忧局势失控,不愿再加码援助。



而且北约的反导系统,在俄军这种新型战术面前也面临考验,想要完全拦截变轨导弹和无人机集群,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早前北约给乌克兰提供的不少武器装备,因为乌军补给线中断,也难以发挥最大效能,援助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

俄乌之间的协商基础本就不牢固,这次打击更是让双方的对立进一步加剧。

俄罗斯想要阻止北约东扩,泽连斯基则希望北约能加大保护力度,双方的诉求根本不在一个频道上,想要谈拢难度极大。



很显然,克宫的耐心正在被不断消耗,留给泽连斯基的时间,确实不多了。

国际社会对这件事也高度关注,不少国家呼吁双方保持克制,反对使用违禁武器,毕竟没人希望冲突进一步外溢,引发更大范围的危机。

而且乌克兰的能源危机,已经开始波及欧洲部分国家,冬季的能源供应压力不断增大,也让国际能源市场出现了波动。

俄乌冲突走到现在,已经不是简单的局部冲突那么简单。



俄军这次的行动,既是实战层面的打击,也是战略层面的威慑。

常规冲突方式的顶点操作,本质上就是战略威慑的预演。

一旦对抗形势继续恶化,北约突破俄方设定的“红线”,现有战争模式就可能面临核武器介入的临界状态,那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



毫无疑问,和平解决才是唯一可行的路径。

希望各方都能回归理性,通过外交谈判化解分歧,别让这场冲突朝着更危险的方向发展。

毕竟无论战争的结果如何,受伤害最深的,永远是普通民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年纪大了,建议少吃白菜和豆腐,多吃这“3样”,腿脚有劲精神好

年纪大了,建议少吃白菜和豆腐,多吃这“3样”,腿脚有劲精神好

江江食研社
2025-10-26 20:30:05
联大激战,8个代表团围攻中国,中方打出王炸,日本跳脚要求撤回

联大激战,8个代表团围攻中国,中方打出王炸,日本跳脚要求撤回

军机Talk
2025-11-11 14:48:54
武统、和统都没希望了?台湾军事专家:中国已经走上了第三条路

武统、和统都没希望了?台湾军事专家:中国已经走上了第三条路

芳芳历史烩
2025-11-09 01:44:44
中国人均存款刚“出炉”,全国近5亿户家庭,存款50万的有多少?

中国人均存款刚“出炉”,全国近5亿户家庭,存款50万的有多少?

平说财经
2025-10-27 17:56:40
王自如建议抓紧买手机:明年手机或涨价

王自如建议抓紧买手机:明年手机或涨价

鞭牛士
2025-11-10 13:52:05
起风了,郑丽文拒见赵少康,黄国昌这回信错人了,赵连忙改口示好

起风了,郑丽文拒见赵少康,黄国昌这回信错人了,赵连忙改口示好

蛙斯基娱乐中
2025-11-11 15:07:24
果然不出中国所料:在高市早苗最艰难时刻,特朗普一句话令她心凉

果然不出中国所料:在高市早苗最艰难时刻,特朗普一句话令她心凉

时尚的弄潮
2025-11-12 00:03:18
西班牙王后访华首日,一袭粉裙仙气飘飘,年龄只是个数字而已

西班牙王后访华首日,一袭粉裙仙气飘飘,年龄只是个数字而已

红袖说事
2025-11-11 17:37:46
新iPhone取消,明年不再发布!

新iPhone取消,明年不再发布!

3C毒物
2025-11-12 00:09:13
看西班牙王后穿大衣,我悟了:裙过膝,露脚踝,不配牛仔裤才优雅

看西班牙王后穿大衣,我悟了:裙过膝,露脚踝,不配牛仔裤才优雅

瓜汁橘长Dr
2025-11-09 14:22:06
网友分享:你捡过最大的漏是什么?看完笑到飞起!

网友分享:你捡过最大的漏是什么?看完笑到飞起!

特约前排观众
2025-09-29 00:05:12
四川省人民政府发布一批人事任免 涉厅级领导职务

四川省人民政府发布一批人事任免 涉厅级领导职务

爱看头条
2025-11-11 23:59:02
11月开始,运势触底反弹,咸鱼翻身成龙的三个星座,贵人加持好运来

11月开始,运势触底反弹,咸鱼翻身成龙的三个星座,贵人加持好运来

小晴星座说
2025-11-10 18:20:19
毛主席少有人知的一个儿子:身份至今存疑,主席的做法令人佩服

毛主席少有人知的一个儿子:身份至今存疑,主席的做法令人佩服

知否否
2024-06-01 17:28:13
德约科维奇:我不认为自己是“GOAT”,这对网球前辈来说不尊重

德约科维奇:我不认为自己是“GOAT”,这对网球前辈来说不尊重

懂球帝
2025-11-12 04:16:04
脸丢光了!温州36岁男子约炮,结果惨了

脸丢光了!温州36岁男子约炮,结果惨了

温晓生
2025-11-11 23:16:06
尴尬!房主任抱杨幂引争议;被吐槽没有边界感,杨幂嫌弃写在脸上

尴尬!房主任抱杨幂引争议;被吐槽没有边界感,杨幂嫌弃写在脸上

TVB的四小花
2025-11-10 12:20:14
只有去过才知道:真正的美国,和新闻里说的根本不是一回事

只有去过才知道:真正的美国,和新闻里说的根本不是一回事

诗意世界
2025-11-11 22:33:55
苏州大学一美女老师 美出圈了,貌美迷人,美的无可挑剔

苏州大学一美女老师 美出圈了,貌美迷人,美的无可挑剔

户外小阿隋
2025-11-11 13:13:25
山东一对新人结婚,新娘换完敬酒服出来,发现宾客都走了。

山东一对新人结婚,新娘换完敬酒服出来,发现宾客都走了。

三农老历
2025-11-12 00:38:16
2025-11-12 05:55:00
芊芊子吟 incentive-icons
芊芊子吟
一眼万年,看遍古今中外。
4951文章数 181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军事要闻

空军发布重磅视频 多款新型战机亮相

头条要闻

携6.1万枚比特币出逃英国 富婆奢靡生活披露

头条要闻

携6.1万枚比特币出逃英国 富婆奢靡生活披露

体育要闻

一个14岁的小男孩,决定了谁能晋级世界杯

娱乐要闻

古二曝秦雯多次炫耀袭警经历

财经要闻

南昌三瑞智能IPO:委外代工模式存疑

科技要闻

苹果新品惨败,产线拆光、二代搁浅!

汽车要闻

盈利"大考",汽车智能化企业的中场战事

态度原创

亲子
时尚
教育
手机
公开课

亲子要闻

中国首例「5胞胎」现状曝光:个个年满20岁,父亲过劳去世,如今现状却让人唏嘘

舒淇,东亚女孩的恨海情天

教育要闻

层次越低的家庭,内耗越严重!

手机要闻

小米10000mAh电池量产落地,REDMI中端机率先搭载,你期待吗?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