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观点频道
赵志疆
11月11日,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就“新人因讨烟婚车被拦自行打车离开”一事发布情况通报:经与当事人多方核实,现场索要香烟数量9条,网传索要50条香烟系接亲车队司机宋某某误传,公安机关已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公安机关已视情节轻重依法对拦婚车人员胡某某、殷某某等6人给予行政处罚、批评教育处理。
连日来,“新人结婚遭拦车索要50条香烟”广为流传,一方面是因为拦婚车索要财物的做法令人深恶痛绝,另一方面则在于“索要50条香烟”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当地迅速启动调查,并将结果公之于众,是回应舆论关切的题中应有之义。
结婚大喜的日子里,撒把喜糖、分包喜烟、发个红包,是活跃气氛、增进情谊的常规动作。遇到别人办喜事,讨个彩头、图个吉利无伤大雅,但基本前提是双方自愿,一方送上祝福、一方表达谢意,美美与共才能皆大欢喜。
然而,这种质朴的民间礼仪在某些地方却跑偏了:偏有些人专门盯着办喜事的人家“薅羊毛”,更有甚者,拦住去路“狮子大开口”,以“讨彩头”之名行“敲竹杠”之实,令人不胜其扰却徒呼奈何。
据媒体报道,涉事婚车司机并非本地人,当事新郎表示,为避免遇到截车,专门从县级市外租用婚车,没想到还是被拦截。如果这种说法属实,不难看出,此类事件在当地并非首次发生,当事新郎虽然早有准备,但还是没能摆脱被人“敲竹杠”的厄运。
实际上,无论数量多少,以“讨彩头”之名“敲竹杠”本就涉嫌违法——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强拿硬要公私财物的,可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涉嫌刑法中的敲诈勒索罪。
前不久,河南项城警方处置了一个类似事件:男子张某某阻拦婚车索要钱财被拘留。警方据此提醒:婚车迎亲是喜事,切勿以凑热闹为由实施拦车索财行为。算上本次事件,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两地警方已相继对拦婚车索要财物进行处罚。由此释放出一种鲜明的信号——“讨彩头”不能“玩过头”,更不能以无理取闹的方式“薅羊毛”“敲竹杠”,以身试法注定自食其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