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够用20000年!国产破解世界难题,抢先攻克“无限能源”?
令人倍感振奋的是!我国第四代核电站重点项目——全球唯一处于运行状态的钍基熔盐堆,于甘肃武威的戈壁深处正式落成。
这座傲然矗立在广袤荒漠之中的核反应堆,乃是我国目前唯一建于戈壁滩的核设施。那高达27米的银灰色建筑,外观形似工厂,然而待您走近之后,便会发觉它别具一格:既不见滚滚浓烟升腾,亦无废水肆意排放。
作为我国完全依靠自主研发的商用钍基熔盐核反应堆,其功率可达2兆瓦。一旦此项技术在全国范围内得以推广应用,其所产生的产能足以满足我国电力需求长达2万年之久。
![]()
所谓钍基熔盐堆,是一种以钍 - 232作为核燃料与冷却剂的核反应堆。与传统核反应堆相比较,钍基熔盐堆的优势显著。它无需大量用水,即便在干旱地区也能够建设运行,并且可从根本上杜绝大规模核泄漏的风险,具备极高的安全性。
除了技术方面的优势之外,我国发展钍基熔盐堆,还与我国的国情密切相关。相关资料显示,我国传统核反应堆所需的铀矿资源相对短缺,然而钍资源储量却十分丰富,约占全球探明储量的近三分之一,能够满足我国长达2万年的能源需求。这为我国发展钍基熔盐堆技术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资源条件。
然而,发展钍基熔盐堆并非易事,其技术难度之高,曾经甚至使美国都选择放弃。1965年,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成功建成世界上首个液态燃料熔盐实验堆。但受限于当时的材料技术,熔盐的腐蚀问题始终难以攻克,他们不得不于1973年中止熔盐堆的研究项目。
彼时,恐怕谁都未曾料到,美国未能解决的技术难题,竟被中国一举攻克。对于我国而言,钍基熔盐堆技术不仅与我国“贫铀富钍”的国情完美契合,一旦取得突破,还将彻底解决我国的能源安全问题。
![]()
为此,2011年,中科院将钍基熔盐堆列为战略性先导专项,集中力量攻克“熔盐腐蚀”这一核心难题。经过科研人员持之以恒的努力,我国成功研发出新型镍基合金材料。使用这种材料后,熔盐的腐蚀速度仅为以往材料的10%,完全能够满足商业化运行的要求。正是这一关键突破,让我国的钍基熔盐堆从规划蓝图变为现实成果。
事实上,这是我国近年来技术进步的一个生动范例。这样的“破局故事”正在更多领域不断上演:在芯片领域,国产EDA工具与光刻技术取得突破,打破了海外长期以来的垄断局面;在新能源赛道上,中国光伏组件与储能电池在技术指标和市场份额方面双双领跑全球。
回到钍基熔盐堆,其价值远不止于发电。资料显示,它在运行过程中能达到700摄氏度的高温,这一特性可应用于海水淡化。据测算,每座钍基熔盐堆每天预计能淡化20万吨海水。对于水资源稀缺的沙漠地区而言,这无疑是解决用水难题的一场“及时雨”。
![]()
在经济性与环保性维度,钍基熔盐堆亦展现出卓越的表现。尽管其建设成本相较于传统核反应堆高出30%,但其发电成本却降低了40%,并且几乎不产生碳排放,与我国“双碳”目标高度适配,堪称典型的绿色能源技术。
这种集多场景应用、经济优势与环保特性于一身的技术突破,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强烈的反响与广泛的关注。目前,美国能源部已低调重启熔盐堆研究计划,印度亦宣布将加速钍反应堆的研发进程。此外,“一带一路”沿线多个国家主动与我国进行沟通,期望能够租用钍基熔盐堆,以缓解当地缺水缺电的困境。
可以预见,伴随中国钍基熔盐堆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与应用,整个能源产业的格局将被重新塑造,为世界能源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的中国动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