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1月11日报道 据美国《洛杉矶邮报》网站11月8日报道,当地时间11月7日,作为第21届中美电影节、中美电视节的重要亮点活动,“光影记录·友谊长存”——中美友好交往故事荟活动在洛杉矶举行。活动期间,中美合拍纪录片《鼓岭家书》举行全球首映式暨在美展映活动,展映分别在洛约拉马里蒙特大学和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馆举办。观影活动吸引了当地高校师生、影视界专业人士及文化友好团体代表参与。
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郭少春表示,这段被称为“鼓岭情缘”的往事,成为中美人民心灵相通的温暖记忆和中美人民真诚交往的生动写照。
据报道,《鼓岭家书》这部纪录片以卡尔顿家族后人霍莉的一场追寻先辈足迹之旅为主线:在祖母讲述的玛丽·卡尔顿医生(中文名为兰玛利亚——本网注)等人的故事启发下,霍莉独自前往中国,并与中国女孩周天懿相遇。两人一同追寻卡尔顿家族在鼓岭的足迹。鼓岭位于福州郊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曾是外国人的避暑胜地。
通过这段旅程,《鼓岭家书》将历史与当下交织在一起,呈现出跨越时空与地域界限的中美民间情谊。
影片的历史背景设定于福州鼓岭这一以中西文化交融著称的地方。19世纪中叶,作为中国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福州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传教士、商人与外交官。得益于凉爽的气候,鼓岭成为外籍人士青睐的避暑胜地。
《福建日报》等媒体曾报道,玛丽·卡尔顿医生毕业于美国雪城大学医学院,1887年来华。她先是在福州一家医院任职,后来离开福州在坂东村创办小型诊所,在此为当地患者服务逾30年。
史料显示,卡尔顿起初仅配备一名女传教士作为助手,年均接诊患者超2000人次。1897年,她扩建诊所,增设男女病房、儿科及门诊部。其继任者露丝·海明威医生在回忆录中这样描述卡尔顿的影响:“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有的由亲友抬着,有的步行数日。人人都想得到救治,而他们大多如愿以偿。”
1925年,卡尔顿因健康原因返回美国。临行前,她培训海明威医生接手工作,确保医疗服务的传承。在华期间,鼓岭是卡尔顿为数不多的休憩之所,她在此拥有一处山间小屋。如今房屋虽已不存,但写有“兰界”(意为“卡尔顿家宅地界”)二字的界石仍然立在旧址。
洛杉矶影评人反响热烈,称《鼓岭家书》为“兼具情感深度与历史洞见的纪录片佳作”。有评论指出:“影片以诗意的叙事与世界级的制作水准,捕捉到人们之间跨越国界与世代的情谊中所蕴含的持久力量。”另有评论写道:“这不仅是一部纪录片,更是一封穿越百年的友谊书信,传递着信任、理解与对和平共处的永恒期盼。”(编译/朱丽)
![]()
中美合拍纪录片《鼓岭家书》宣传海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