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装修时,老人说 “客厅要做复杂吊顶才显气派”“衣柜必须到顶才够储物”“厨房得封起来才干净”,可咬着牙按自己的想法装完,过了这么多年,却越住越觉得:当初没听 “经验之谈”,真是选对了。
客厅没做老人推荐的多层吊顶,只在天花板贴了圈细细的石膏线,刷成和墙面同色的奶白色。石膏线里藏的灯带,晚上亮起来时,暖光顺着墙面往下漫,没了吊顶的压抑,客厅看着比实际大了一圈。墙面没刷耐脏的白色,选了浅奶茶色乳胶漆,阳光照进来时,会把墙面染成淡淡的暖黄,连浅灰色布艺沙发都透着软。沙发旁的落地灯不是老人说的 “大气水晶灯”,是个复古金属款,灯罩是米白亚麻布,晚上开着时,光刚好裹着人蜷在沙发里,扶手上搭着的旧毛线毯 —— 妈妈织的,边角起了球,却比任何装饰都暖。茶几是块旧实木桌板,腿是自己钉的黑色金属架,桌面摆着用了五年的搪瓷水壶,壶身有点掉漆,却比老人推荐的玻璃茶几更经用,偶尔洒了水,擦一擦就好,不用小心翼翼。
![]()
卧室衣柜没听老人 “到顶才不积灰” 的建议,只做了半墙浅木色柜,剩下的墙面刷了浅绿漆,钉了块洞洞板。洞洞板上挂着去年买的帆布包、手工捏的黏土小摆件,还有从海边捡的贝壳,比到顶衣柜多了好多生活气。衣柜旁边没摆传统床头柜,放了张旧书桌 —— 是老家拆房子时留的,刷了层清漆,木纹里藏着岁月的痕迹。书桌上的台灯用了八年,灯罩是麻布的,灯杆有点生锈,却刚好照清书页,旁边的铁皮饼干盒里装着攒了多年的书签,比老人推荐的 “简约床头柜” 更合心意,晚上想看书时,不用挪地方,随手就能翻。
![]()
厨房没封成老人建议的 “全封闭”,只装了玻璃推拉门,平时敞开着,和餐厅连在一起。中岛是自己坚持要做的,比老人说的 “占地方” 实用多了 —— 台面上的手绘陶瓷碗用了六年,碗沿的碎花还清晰,旁边的搪瓷水壶天天用,壶嘴还亮闪闪的。墙面没贴老人推荐的 “耐脏瓷砖”,贴了浅灰色防水贴纸,溅了油污一擦就掉,比瓷砖少了冰冷感。灶台旁的挂钩是饮料瓶剪的,喷了银色漆,挂着用了五年的锅铲,木柄被磨得温润,比买的金属挂钩更顺手。
![]()
阳台没听老人 “封起来储物” 的话,留了开放式,栏杆上缠着绿萝,叶子顺着往下垂,风一吹就晃。角落里的藤编椅用了十年,椅面有点变形,却还是最舒服的地方,旁边的小茶几上摆着个玻璃罐,装着晒干的薰衣草,罐口的浅紫丝带褪了点色,却还是好闻。晾衣绳是不锈钢的,用了这么多年没生锈,旁边挂着的旧鸟笼里装着干花,风一吹,笼子轻轻晃,比封起来的阳台多了好多透气的快乐。
![]()
墙面颜色没选老人说的 “白色耐脏”,主卧刷了浅杏色,次卧刷了浅蓝。早上阳光照进主卧时,浅杏色墙面会泛着淡淡的粉,床头的旧闹钟 —— 妈妈年轻时用的,走了这么多年还准,旁边的酸奶瓶香薰里,薰衣草精油换了好几瓶,却还是喜欢这淡淡的味道。次卧的浅蓝墙,晚上开着小台灯时,像裹着片浅云,书桌上的旧笔记本写满了字,比白色墙面多了好多安心。
这些年,朋友来做客,总说 “你家怎么越住越舒服”,其实不是装修多好,是每处都按自己的习惯来 —— 不用为了 “气派” 装吊顶,不用为了 “储物” 塞到顶衣柜,不用为了 “干净” 封厨房。老人的建议是好心,可日子是自己过的,适合自己的,才是能住几十年还觉得幸福的。现在坐在阳台的藤椅上,看着风吹绿萝晃,听着厨房水壶 “呜呜” 响,就觉得:当初没听 “老人言”,真是对极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