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翻译界哈佛”倒闭:有学生哭了两晚,AI冲击下译员何去何从?

0
分享至

“你知道吗?我们学校倒闭了。”

还处在新生欢迎周的学生鲁沁,是在逛超市时得知自己成了蒙特雷国际研究院的“末代”学生。

她马上掏出手机,看到了学校发给每位在读学生的邮件,默默念了一句,“啊,真的倒闭了。”

作为全球三大顶级翻译学院之一的蒙特雷国际研究院(MIIS),被誉为“翻译界哈佛”,不久前宣布将于2027年夏季正式关停线下研究生项目。和鲁沁一样,几乎全球语言界都被这则消息震动。尽管校方将其归咎于财务与结构性问题,包括招生规模急剧下降、财务缺口扩大等,但在校生、毕业生乃至整个行业都清楚,AI的浪潮,是那枚按下加速键的手指。

当“翻译界哈佛”都扛不住行业变革的冲击,翻译从业者早已站在了分叉路口。第一财经记者近期通过采访多位翻译专业在校生、译员、企业、高校教授后发现,从学界到产业界,一场深刻的结构性变革已然发生。在大浪淘沙的过程中,谁也不愿意做那个被“淘掉”的沙子,每一位翻译从业者都站在了转型的路口,他们的现实处境,构成了这场技术洪流中最真实的注脚。

“有学生哭了整整两个晚上”

“有同学听说学校倒闭的消息后,哭了整整两个晚上,焦虑得睡不着觉。”鲁沁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说。

事实上,在来蒙特雷上学之前,鲁沁听往届学姐提及过学校的财政问题,但这次直接关停还是让她感到“天塌了”。

鲁沁本科就读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专业,去年10月,她通过了校内蒙特雷项目的考试选拔。全年级仅有的三个名额,她是其中之一。今年6月,她正式收到了蒙特雷的录取通知书。

“看到录取通知的时候,感觉自己‘中大奖’了,它就是我心中的最高学府。我很幸运拿到了国家公派留学的机会,生活压力会小很多。班里的其他同学,不少是自费来的,两年的学习投入成本大概在80~100万元。”鲁沁说,“私底下大家还是会聊,聊现实处境、AI冲击、未来方向。”

她告诉记者,学校有一门笔译实践课叫translationofAIfoundation(AI基础翻译)。学生需要提交7000字的文本翻译,其中3500字纯人工翻译,剩下的部分用MTPE模式完成(机器翻译后人工编辑)。“大家去搜罗了很多AI工具,老师在讲评期中考卷的时候,也要求我们分享用AI工具的感受。”

鲁沁提到的MTPE,是目前行业普遍采用的翻译方式之一。根据国际市场研究和咨询公司Nimdzi今年的调查数据,MTPE的平均采用率已从2022年的26%激增至2024年的近46%,译后编辑的机器翻译逐渐成为新的生产基准。

效率革命背后,是成本的大幅压缩。相比于纯人工翻译,MTPE模式速度快、成本低。国内翻译公司创思立信工作人员Lucas表示:“某企业现在需要翻译10万字的技术资料,如果选择人工翻译,费用可能在20万元以上,周期1个月;如果选择MTPE,费用可能在12万~15万元之间,周期可缩短至2周左右。”

而同样曾在蒙特雷求学的阿莱,早已提前迈出转型的脚步。她的本科在北京语言大学学习中英法翻译,比较早地感受到了AI冲击。“在日复一日地翻译训练中,逐渐感受到AI在某些方面比我做得更好。很多人说口译不会被AI取代,因为只要能做到顶尖水平,很多公司都会抢着要你。但我觉得可能只有1%的人能够做到,剩下的人该怎么办?”

毕业时,她顺利申请上了蒙特雷的翻译与本地化管理专业。“日常学习内容会偏技术,包括学习如何处理软件、网站、游戏等产品的文件,了解国际化与本地化的技术流程;除此之外,还要熟练掌握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Trados,memoQ,Passolo)的使用。”阿莱说。

今年毕业的她,已成功在美找到对口工作。在现在的工作中,阿莱已经几乎不再需要接触实际的翻译工作,更多负责的是项目管理和统筹。

鲁沁和阿莱,一位是身处变故中心的“末代学生”,一位是提前转向找到“新岸”的先行者,她们的故事共同构成了翻译专业学子在时代巨变下的双面镜像。

AI洪流来袭

桃子是一名自由译员,从事出海网文、短剧翻译已经7年。这两年AI翻译正在大量接管网文、短剧翻译市场,她拿到的报酬几乎腰斩。

“现在中英短剧纯人工翻译的价格是8~10元/分钟,MTPE是3~5元/分钟,甚至有些客户会把价格压到1~2元/分钟。”桃子表示,译后编辑并没有很多人想象中那么容易,人工需要修正的包括术语、文化梗、直译内容、上下文统一性等等。

她对记者举例,今年爆款短剧《太奶奶3》中,一句“喝点丝瓜汤去去火”的台词成了网络流行梗,如果(机器)直译,非汉语观众根本不理解是什么意思。

由于订单量下滑,现在桃子除了做译员,还结合自己多年来的翻译经验,从事短剧翻译培训工作。

桃子的故事,是译员在AI冲击下的缩影。出于对成本和效率的考量,翻译企业将这场效率革命送到了每一位译员面前,他们早已或主动或被动卷入到这场AI浪潮中。

上海鸿德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同声传译、笔译董勤文在上海翻译协会举办的一次交流会上表示:“近年来明显感受到一大行业趋势是:翻译公司的口笔译订单量明显减少,AI的冲击来得迅猛且直接。”

去年1月,英国作家协会(SOA)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受访的翻译人员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因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失去了工作,另有超过14%的人表示他们的翻译收入因为AI的发展减少了。谈及未来的预期,超过3/4的受访者认为新技术将对他们的收入产生负面影响。

面对可预见的行业变革,个体和组织的转身,共同指向了一条清晰的出路——拥抱技术。

“未来中低端翻译需求会被机器大量取代,学院正在积极变革。”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副院长兼翻译系主任肖维青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上外在2022年就推出了翻译—工商管理的双学士学位项目,今年这个专业迎来了第一届毕业生。目前看来,这批学生在整个学院的就业前景是最好的。除此之外,学院正积极筹备,或将在不久的将来开设翻译(人工智能方向)专业。

记者发现,目前国内多所高校已经开始学科交叉融合创新。比如,去年,复旦大学成功获批“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翻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四个双学士学位项目。

市场也在为拥抱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投下信任票。中国翻译协会发布的《2025中国翻译行业发展报告》显示,80%的全球头部翻译企业已部署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人工智能应用能力成为从业所需的必备技能。

记者在国内主流招聘平台上检索“翻译”相关职位,发现部分公司要求雇员“能够熟练使用AI翻译软件”,说明公司在招聘时开始看重候选人的技术亲和力与学习能力,而不仅仅是语言类证书。

“心有猛虎”还能赢AI吗?

“不知道以后会不会很难见到那些让人拍案叫绝的‘神翻译’了。”头部游戏公司游戏本土化翻译卓冷对记者感慨,“但愿它们不会消失吧。”

卓冷说,“中文传递的语言美感,很多时候AI都无法准确表达。”目前,出于翻译质量、创意输出、信息安全等综合因素考虑,游戏行业头部公司对AI翻译处于有限使用而非全面依赖。

例如,英国诗人西格里夫·萨松的诗句“inmethetigersniffstherose”,被余光中翻译为“心有猛虎,细嗅蔷薇”,以“猛虎蔷薇”的意象对仗与“细嗅”的诗意动作,将原句的静态白描升华为关于人性复杂与和谐的东方哲思,完成了从翻译到艺术的升华。

在采访中,多位受访者向记者表示,当AI解决了效率问题,人类译员的价值反而在那些无法被量化的维度凸显。

“在我拿到一个翻译任务之后,我几乎都会先用AI帮我完成初译。”今年从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翻学院毕业的莫晓莹踏上工作岗位不久,平时主要负责高规格会议的口译工作以及编制会议手册等笔译项目。

她向记者表示,AI大模型让她从重复性的基础笔译中解放出来,有了更多时间专注于译文的审校、润色、风格统一、文化适配等环节。

“机器翻译最擅长的是半结构化文本的翻译。按照预期,法律合同文本、财务报表、产品说明书这类文本的丢单率会非常高。董勤文表示,“然而,在与客户沟通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当文本用于信息披露、公开宣传时,专业译员的公信力仍高于AI。同时,这里也涉及责任与伦理问题:法律文本、医疗文本、合同协议中一旦出现错误,AI无法承担责任。不少企业也有对数据泄露的隐忧,甚至在合同条款中明确规定译员在翻译过程中不得使用AI。”

“大家在课堂上交流的时候,90%的同学都表示用AI工具辅助翻译的过程并不顺利。在笔译时,涉及文言文、散文文本,AI生成的译文几乎不能用;在口译时,面对晦涩的讲稿,AI生成的内容有所延迟,对同传的要求来说——‘有点慢’”鲁沁表示。

10月29日晚上,莫晓莹刚刚结束入职以来的第一场重要的翻译任务。“刚才我结束翻译时,现场有位外宾专门来到同传箱对我说:‘thisisthebestoftranslation’(这是最出色的翻译)。”

“那一刻,我内心被深深触动。”她回忆道。AI的发展曾让她一度对自己的专业产生动摇,甚至考虑转行。“但我非常享受和他人形成共鸣、建立联系的时刻。就是这样一些瞬间让我发现,或许人工智能永远无法替代我的工作。”

莫晓莹告诉记者,翻译并非只有准确度这一个标准,背后还包括态度、情感、立场等更多维度的内容,这也要求译员拥有优良的综合素质。一个好的翻译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本领,还要有家国情怀的温度和全球视野的高度。

蒙特雷会议口译专业2025届毕业生Maia很喜欢在社交平台上分享日常的翻译学习经验,今年5月,那时她刚毕业,蒙特雷停招的信息还未公开,她发布了一条“高翻是怎样练成的:两年用掉了26本口译本”的帖子,下面有近万条点赞和收藏。

她在评论区回复前来讨教经验的网友:“平时多阅读,要先打好扎实的语言水平,真正的口译不是机械性重复,要保持批判性思考和分析的能力。来日之路光明灿烂,希望大家无论在哪里都能闪闪发光。”如今,带着从母校汲取的能量,她正坚定地走在自己选择的翻译之路上。

而对“末代”学生鲁沁来说,前方的路虽然充满不确定性,但往前走是唯一的选择。今年6月,在收到蒙特雷的录取通知时,她曾发过一条朋友圈:“就算这行业完了,我也不后悔。”

她告诉记者,现在自己已经没有时间焦虑了。

(文内阿莱、桃子、Lucas、Maia为化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西媒:菲利克斯打破所有预测,成为利雅得胜利的真大腿

西媒:菲利克斯打破所有预测,成为利雅得胜利的真大腿

星耀国际足坛
2025-11-11 11:14:12
国足有救了?新帅上任拒绝足协塞人,30岁老将被踢出局,小将上位

国足有救了?新帅上任拒绝足协塞人,30岁老将被踢出局,小将上位

阅微札记
2025-11-11 19:37:23
著名投资人段永平向北师大捐赠2.2亿;此前向一高校捐赠1万股茅台,称“他们每年花分红就好”

著名投资人段永平向北师大捐赠2.2亿;此前向一高校捐赠1万股茅台,称“他们每年花分红就好”

极目新闻
2025-11-11 15:47:40
他错把张作霖的平台当自己本事,高估自己低估人性,结局惨得离谱

他错把张作霖的平台当自己本事,高估自己低估人性,结局惨得离谱

宅家伍菇凉
2025-11-11 10:00:03
老板退休时把旧奥迪6万卖给我,半月后车爆胎,取备胎时却愣住了

老板退休时把旧奥迪6万卖给我,半月后车爆胎,取备胎时却愣住了

罪案洞察者
2025-10-15 09:59:22
被大陆官媒点名后,蔡正元联合一人,再批郑丽文,侯汉廷表态亮了

被大陆官媒点名后,蔡正元联合一人,再批郑丽文,侯汉廷表态亮了

DS北风
2025-11-11 17:47:51
足坛第一神锋!莱万近十年上演26次帽子戏法,五大联赛第一人!

足坛第一神锋!莱万近十年上演26次帽子戏法,五大联赛第一人!

田先生篮球
2025-11-10 21:36:26
战争正式打响!大陆终于对台“下狠手”了!外媒:台积电插翅难逃

战争正式打响!大陆终于对台“下狠手”了!外媒:台积电插翅难逃

文史旺旺旺
2025-11-10 21:06:13
刚发生的这件事情,动摇了霸权的根本,是一次迎头暴击

刚发生的这件事情,动摇了霸权的根本,是一次迎头暴击

一个坏土豆
2025-11-11 20:07:10
江苏车牌将启动新字母?官方回应

江苏车牌将启动新字母?官方回应

Today苏州
2025-11-11 14:10:58
设计院倒闭潮来临,楼市背后的产业链寒冬

设计院倒闭潮来临,楼市背后的产业链寒冬

谢晖说房
2025-11-11 19:30:05
罗马诺:J罗将离开莱昂,2026年他将再度成为自由球员

罗马诺:J罗将离开莱昂,2026年他将再度成为自由球员

懂球帝
2025-11-11 20:09:07
西藏航空一航班有孕妇无法提供适航证明拒不下机,乘客:机长出来劝都不听

西藏航空一航班有孕妇无法提供适航证明拒不下机,乘客:机长出来劝都不听

新京报
2025-11-11 12:38:46
宁可退钱也不打!三名留洋球员拒绝辽宁队,无缘全运会

宁可退钱也不打!三名留洋球员拒绝辽宁队,无缘全运会

德译洋洋
2025-11-11 12:35:48
42岁王凯在福建农村拍戏,他的脸瘦了好多,身材修长,看着挺帅气

42岁王凯在福建农村拍戏,他的脸瘦了好多,身材修长,看着挺帅气

阿废冷眼观察所
2025-11-11 13:06:33
美媒爆3架AH-64E型“阿帕奇”直升机交付印度途中“神秘”返回美国,波音公司回应

美媒爆3架AH-64E型“阿帕奇”直升机交付印度途中“神秘”返回美国,波音公司回应

环球网资讯
2025-11-11 11:57:21
陈坤不再回避儿子生母身份,高调官宣喜讯:瞒了21年,终于......

陈坤不再回避儿子生母身份,高调官宣喜讯:瞒了21年,终于......

感觉会火
2025-11-11 12:12:54
004核航母进展太快,全面超越美国“福特”级,问鼎世界第一

004核航母进展太快,全面超越美国“福特”级,问鼎世界第一

近史博览
2025-11-08 15:37:37
印度这边出了新规,东方大国的卫星服务不让用了,说是安全优先

印度这边出了新规,东方大国的卫星服务不让用了,说是安全优先

百态人间
2025-11-11 05:00:03
172cmD杯女孩,撩走肌肉猛男,网友:没X生活的我哭晕了…

172cmD杯女孩,撩走肌肉猛男,网友:没X生活的我哭晕了…

健身迷
2025-10-16 10:10:40
2025-11-11 20:51:00
侃故事的阿庆
侃故事的阿庆
几分钟看完一部影视剧,诙谐幽默的娓娓道来
288文章数 676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苹果新品惨败,产线拆光、二代搁浅!

头条要闻

媒体:高市早苗接连触碰中国底线 日本贼心不死

头条要闻

媒体:高市早苗接连触碰中国底线 日本贼心不死

体育要闻

一个14岁的小男孩,决定了谁能晋级世界杯

娱乐要闻

古二曝秦雯多次炫耀袭警经历

财经要闻

南昌三瑞智能IPO:委外代工模式存疑

汽车要闻

盈利"大考",汽车智能化企业的中场战事

态度原创

手机
本地
旅游
艺术
公开课

手机要闻

双11首发即破发!华为Mate 70 Air为销量拼了?

本地新闻

云游安徽 | 凌滩玉魄淬千年,诗意钢城马鞍山

旅游要闻

打开旅居的“乡村盲盒”

艺术要闻

田英章日常书信曝光,字迹开阔惊艳人心!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