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房价腰斩、银行抛售,中国年轻人,为啥都不愿意买房了?

0
分享至

哈喽大家好,我是标叔。

今天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关于年轻人和买房之间的事情。



十年前,刚毕业的年轻人聊起未来,多半会把“买房安家”挂在嘴边;如今,问身边的00后对买房的看法,得到的答案大多是“买不起”“不想被绑死”“租房也挺好”。

打开社交平台,年轻人分享的不是房本,而是旅行风景、学习日常和创业点滴。这不禁让人疑惑:曾经被视为“人生标配”的买房,怎么就成了年轻人眼中的“可选项”甚至“避雷项”?

房价与收入的“剪刀差”

上一辈人常说“当年三千块一平,咬咬牙就能凑首付”,可现在的房价,早已不是“咬牙”就能承受的水平。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达到16654元/平方米,其中一线城市更是高达30951元/平方米。

算一笔直观的账:一个在一线城市工作的年轻人,月薪8000元(高于全国中位数水平),不吃不喝一年能攒9.6万元。



想买一套总价1000万的房子,首付30%就是300万,需要连续攒31年;如果是二线城市,一套100平米的房子总价约500万,首付150万,也需要攒15年以上。

这还没算装修、税费等额外支出,更别提年轻人日常的生活开销、房租、社交成本。

2015年到2020年,全国商品房均价年均涨幅超过8%,而同期年轻人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涨幅仅为5%左右。



这种“剪刀差”让买房门槛越抬越高,对普通家庭出身的年轻人来说,“掏空六个钱包”凑首付已经不是夸张说法,而是很多人的真实困境。

更让人无奈的是,三四线城市房价虽然相对较低,但就业机会少、收入水平更低,年轻人要么在大城市“买不起”,要么在小城“没必要买”。



房子终究是给人住的,先看人口数据。

2016年,全国新出生人口达到1883万,是近年来的高峰;而到了2024年,这一数字降至954万,近乎腰斩。

有专家预计,2025年新出生人口可能仅为800万左右。更关键的是,住房需求的核心群体——25-44岁的青壮年人口,到2025年将减少4000万。



这意味着十年、二十年后,需要买房结婚、安家落户的年轻人数量会大幅减少,房子的“接盘侠”越来越少。

人口减少的同时,婚姻登记数量也在持续下滑。在过去,结婚是买房的重要驱动力,“结婚必须买房”的传统观念让很多年轻人不得不提前置业。



现在,年轻人结婚年龄越来越晚,甚至选择不结婚,住房的“刚性需求”自然随之减少。

更值得注意的是,城镇化进程已经趋于饱和。“十四五”期间,我国城镇化率稳步提升,但增速放缓,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规模逐渐减小。

过去几十年,大量农村人口进城买房,是房地产市场繁荣的重要动力;如今,这部分需求逐渐耗尽,而城市内部的年轻人又面临“买不起”的困境,住房需求自然进入下行通道。



对年轻人来说,人口和婚姻数据的变化是肉眼可见的现实。他们清楚地知道,房子不再是“买了就涨”的稀缺资源,未来甚至可能面临“供大于求”的局面。看着不断增加的库存,年轻人自然不会急于入手,而是选择观望。

房贷压力

银行常说“三十年等额本息,压力不大”,但真正算下来,房贷更像是一场长达三十年的“人生捆绑”。



为了还房贷,他们不敢轻易辞职,就算工作不开心也只能忍;不敢尝试创业、投资等有风险的事情,只能选择稳定但收入不高的工作;不敢生病、不敢旅游,甚至不敢买一件贵一点的衣服,生活变得小心翼翼。

更让人焦虑的是,现在就业市场不稳定,互联网、教育等行业频繁出现裁员潮,一旦失业,没有收入来源,房贷就可能断供,房子还会被银行收回,多年的积蓄付诸东流。



年轻人心里算得很清楚:人生只有一个三十年,最美好的青春年华,不该都耗在还房贷上。

与其为了一套房子牺牲所有生活品质,不如把钱花在当下,提升自己、享受生活。这种对“自由”的追求,让很多年轻人主动放弃了买房的念头。



这些年,房地产政策的变化也在深刻影响年轻人的买房决策。

过去,房地产被视为经济支柱,政策宽松,炒房者大量涌入,推动房价一路上涨;现在,政策导向彻底转变,“房住不炒”成为核心原则,炒房空间被大幅压缩,买房的风险越来越高。

最受关注的就是房地产税。2025年,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多次提及房地产税的推进,虽然尚未全面实施,但试点范围在不断扩大。



根据政策导向,房地产税主要针对多套房持有者,这意味着持有房产的成本会显著增加。

对年轻人来说,就算买得起房,后续的房产税、物业费、维修费等也会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进一步降低了买房的吸引力。

年轻人知道,就算不买商品房,也可能通过申请保障房解决居住问题,没必要在房价高位接盘。



2025年9月,《住房租赁条例》正式施行,明确提出“推动租购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务上具有同等权利”。

过去,年轻人买房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获取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现在,租房子也能享受同等权利,买房的必要性大大降低。



政策的变化传递出明确信号:房子不再是“稳赚不赔”的投资品,而是回归居住本质。年轻人捕捉到了这个信号,自然不会再盲目跟风买房。

观念觉醒

如果说房价、压力、政策是外部因素,那么观念的转变就是年轻人不买房的核心内部动力。



上一辈人经历过物质匮乏的年代,房子对他们来说是安全感和归属感的象征,“居有定所”是人生的重要目标。

在他们眼里,家不是房产证上的名字,而是生活的状态;幸福不是拥有一套房子,而是能够自主选择生活方式。



很多年轻人发现,租房其实更划算、更灵活。

用租房省下的钱,年轻人可以旅游、健身、报班学习、创业投资,这些消费能直接提升生活品质和个人能力。

00后中流行的“轻资产运营”生活方式,就是这种观念的体现。他们不背负房贷、车贷,不被传统观念束缚,把钱和精力花在自己身上。



更重要的是,年轻人不再被“结婚必须买房”的焦虑绑架。过去,“没房就没资格结婚”的观念让很多年轻人被迫买房;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和伴侣达成共识,婚姻的核心是感情,而不是房子。

除了以上因素,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风险也让年轻人望而却步。这些年,楼盘烂尾、房屋质量问题、物业纠纷等新闻屡见不鲜,让很多年轻人对买房产生了恐惧。



房屋质量也是一大问题。很多业主收房后发现,房子存在偷工减料、墙面开裂、漏水等问题,维权过程却十分艰难。

对年轻人来说,买房是一辈子的大事,谁也不想花掉所有积蓄,最后买个“闹心房”。



市场的不确定性也让年轻人不敢轻易出手。“买涨不买跌”是普遍的市场心理,在房价下行通道中,年轻人自然会选择观望,等待市场回归理性。

年轻人不买房,从来不是躺平。他们不再被传统观念绑架,不再把房子视为人生的唯一目标,而是更看重个人自由、生活品质和自我实现。



有人说,年轻人不买房会后悔,但年轻人心里清楚,他们不是拒绝买房,而是拒绝在房价高位接盘,拒绝为了一套房子牺牲三十年的人生自由。

他们在等,等房价回归合理水平,等市场变得更规范,等房子真正回归居住本质。在等待的同时,他们用租房的钱买自由,用首付的钱投资自己,用月供的钱看世界,活出了不一样的人生。



当然,租房也存在不稳定、缺乏归属感等问题,但随着“租购同权”政策的推进、租赁市场的规范,这些问题正在逐步解决。

未来,住房体系会更加多元化,买房和租房都会成为合理的居住选择,年轻人会有更多自主权。

结语:

买不买房,从来没有标准答案。无论是选择买房安稳度日,还是选择租房自由生活,都是个人的选择,值得尊重。



但不可否认的是,年轻人对买房态度的转变,正在推动房地产市场回归理性,也在推动社会对“幸福”的定义更加多元。

这个时代,不再是“有房者胜”,而是“活出自我者赢”。



年轻人不买房,不是放弃了对生活的追求,而是用一种更通透、更自由的方式,追求着属于自己的幸福。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鉴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四川首富变“首富”:欠了近千亿,一年利息18亿,每天要还500万

四川首富变“首富”:欠了近千亿,一年利息18亿,每天要还500万

说历史的老牢
2025-11-10 10:36:03
官方:央视频、央视体育客户端将转播熊猫杯中国U22vs越南U22

官方:央视频、央视体育客户端将转播熊猫杯中国U22vs越南U22

懂球帝
2025-11-11 18:11:15
1638天的想念!梅西:本来想在巴萨踢一辈子,没能以梦想方式离开

1638天的想念!梅西:本来想在巴萨踢一辈子,没能以梦想方式离开

奥拜尔
2025-11-11 20:35:14
高市早苗为“台湾有事”发言降温:承认言辞失当,今后将谨慎

高市早苗为“台湾有事”发言降温:承认言辞失当,今后将谨慎

面包夹知识
2025-11-11 14:10:23
四川阿坝州双江口水电站红旗桥发生垮塌,当地回应:前一日发现裂缝后交通管制,无伤亡

四川阿坝州双江口水电站红旗桥发生垮塌,当地回应:前一日发现裂缝后交通管制,无伤亡

大风新闻
2025-11-11 20:19:05
“一块布”1299元起,苹果与三宅一生合推新配件iPhone Pocket

“一块布”1299元起,苹果与三宅一生合推新配件iPhone Pocket

界面新闻
2025-11-11 19:55:30
今天起,全面启动改造!进站有调整

今天起,全面启动改造!进站有调整

上观新闻
2025-11-11 14:18:21
何穗晒照,不用上班住大别墅超惬意,产后母乳喂养身材变化不大

何穗晒照,不用上班住大别墅超惬意,产后母乳喂养身材变化不大

八怪娱
2025-11-11 16:27:35
骤降!江苏气象发布:0℃以下!

骤降!江苏气象发布:0℃以下!

江苏警方
2025-11-11 20:35:25
张雪峰演唱会风波升级,知情人曝其已离婚5年,本人回应!

张雪峰演唱会风波升级,知情人曝其已离婚5年,本人回应!

古希腊掌管松饼的神
2025-11-11 22:45:00
广州豹主帅:我们和铜梁龙同积60分却没能冲超,多少有点遗憾

广州豹主帅:我们和铜梁龙同积60分却没能冲超,多少有点遗憾

懂球帝
2025-11-11 09:44:05
相当于20个三峡大坝?外媒已经发现,中国悄悄在沙漠里干了件大事

相当于20个三峡大坝?外媒已经发现,中国悄悄在沙漠里干了件大事

毒sir财经
2025-11-11 20:31:06
从“刺破手”到去世,仅9天!医生:做这5件事前,务必要戴手套

从“刺破手”到去世,仅9天!医生:做这5件事前,务必要戴手套

DrX说
2025-11-10 14:24:15
功夫皇帝续命有反噬

功夫皇帝续命有反噬

毒舌扒姨太
2025-11-11 22:47:20
女生穿成这样去健身房,真的合适吗??

女生穿成这样去健身房,真的合适吗??

健身厨屋
2025-10-20 12:22:34
不愧是HBO,又拍出一部良心美剧

不愧是HBO,又拍出一部良心美剧

来看美剧
2025-11-11 19:49:03
余嘉豪14分浙江挺进决赛,四川2000万打水漂是篮球的胜利

余嘉豪14分浙江挺进决赛,四川2000万打水漂是篮球的胜利

李广专业体育评论
2025-11-11 18:00:23
上海专家发现:吃甜食的老人,健康指数是吃蔬菜的人的8倍不止?

上海专家发现:吃甜食的老人,健康指数是吃蔬菜的人的8倍不止?

霹雳炮
2025-10-17 21:31:29
中纪委:这些津补贴发不得

中纪委:这些津补贴发不得

审计之家
2025-11-10 09:02:58
这场输得不冤!杨鸣谈辽粤大战:希望大家记住辽宁曾经辉煌过

这场输得不冤!杨鸣谈辽粤大战:希望大家记住辽宁曾经辉煌过

狼叔评论
2025-11-11 22:34:41
2025-11-11 23:28:49
坠入二次元的海洋
坠入二次元的海洋
一个二次元博主
375文章数 935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房产要闻

海口湾,1300亩巨无霸地块登场!

头条要闻

上海阿姨存了近30年的钱提不出傻眼 银行:找不到底根

头条要闻

上海阿姨存了近30年的钱提不出傻眼 银行:找不到底根

体育要闻

一个14岁的小男孩,决定了谁能晋级世界杯

娱乐要闻

古二曝秦雯多次炫耀袭警经历

财经要闻

南昌三瑞智能IPO:委外代工模式存疑

科技要闻

苹果新品惨败,产线拆光、二代搁浅!

汽车要闻

盈利"大考",汽车智能化企业的中场战事

态度原创

本地
亲子
时尚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本地新闻

云游安徽 | 凌滩玉魄淬千年,诗意钢城马鞍山

亲子要闻

帮宝适明星产品矩阵亮相,直观解锁”眼见为实的安全感”

舒淇,东亚女孩的恨海情天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空军发布重磅视频 多款新型战机亮相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