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1年,东亚同文书院在上海虹桥路揭牌,标志着日本对华系统性渗透的开端,从那时起到现在的一百多年间,日本通过各种手段在华进行间谍活动,什么时候才能彻底斩断这些黑手呢?
![]()
同文书院表面上是一所研究华夏文明的学术机构,实际上是一所间谍学校,先后为日本输出了5000多名间谍。尤其是其“大旅行调查”,形成覆盖当时中国全境的精密地理数据库,《视察复命书》更是直接服务于关东军作战部署。
所谓“大旅行调查”,就是学生们以"学术考察"名义深入华夏腹地从事间谍活动,其记录的数据之详尽,着实令人吃惊。
一份1932年的《华北农村调查表》显示,除了常规的地理信息,连各村祠堂供奉的祖先牌位数量、耕牛蹄印深浅都被列为"重要观测数据"。
![]()
【同文学院的学生上课的笔记】
九一八事变后,关东军参谋部作战课长石原莞尔曾坦言:"我们掌握的东北军布防图精确到每个机枪阵地的射击夹角,这要归功于同文书院第28期学员三年间的'徒步旅行'。"
1931年前日本在东北建立的"满铁调查部",其129名核心成员中87人具有同文书院背景。他们开发的"兵要地志"系统,将中国地形细分为378类战术单元,甚至计算出不同季节军靴在各地土壤中的下陷深度。
日本军队凭借这些情报,仅用了四个多月就占领了东北四省。淞沪会战时,这些学生间谍更是伪装成难民,向日军提供了布防图;南京沦陷时,他们又成了“引路党”,帮助日军劫掠文物、屠杀平民。
![]()
如果你以为这些活动只停留在战争年代就错了,日本从来没有停止对我国的渗透,到了现代形式更加多样化了。
比如安斯泰来制药案暴露出"商业情报复合体"的运作模式:该高管通过资助某医学论坛获取了17家三甲医院的临床试验数据,其电子设备中被恢复的加密文件显示,这些数据最终流向日本经济产业省的"医药战略特别委员会"。
类似案例在汽车制造、人工智能、农业科技等领域屡见不鲜,日本某综合商社的"中国技术观察员"制度,系统性地将4000余名在华雇员发展为情报节点。
![]()
而传统的地理情报收集日本仍没有放过,只不过从人工徒步已升级为"智能测绘"了。2020年青岛破获的无人机测绘案中,嫌疑人使用的六旋翼无人机搭载着激光LiDAR系统,配合地面伪装成气象站的信号中继器,构建了某军港的三维模型误差不超过5厘米。
日本海洋研究机构JAMSTEC,其以"海底资源调查"名义在中国近海投放的浮标阵列,实际具备监测潜艇声纹特征的功能,甚至还标出了潜艇的隐藏航道。
2020年,我国破获了2300起非法测绘案件,其中70%的嫌疑人持日本护照。
真担心如果有一天两国打起来,我们在日本面前很可能是透明的。
![]()
【某大报副主编董郁玉是日本间谍】
教育和宣传领域更是“重灾区”。日本笹川和平基金会在我国高校设立的134个"中日友好研究中心",通过"课题招标"形式定向培养学术代理人。
某重点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获得日方资助的论文有76%会在结论部分加入"中日合作必要性"论述。这种"知识生产"的渗透效果显著,某智库2024年的民调显示,我国18-25岁群体对日本好感度比十年前上升了19个百分点,而同期对日本军事扩张的警惕性下降了13个百分点。
2024年,南方某地方台因主持人批评日本被停职,舆论质疑该台与日本媒体机构存在资本合作,导致“自我审查”。
![]()
【肖程皓因为说了一句日本地震是报应来了而被停职】
还有近些年来,我国多地建设“日本风情街”、举办“夏日祭”,甚至在南京等地出现供奉日本战犯事件,引发强烈民意反弹。这些活动往往由地方文旅部门与日资机构合作推动,被质疑为“文化殖民”的当代表现。
网络频现青少年穿和服拍照、模仿日本武士道仪式、在抗战纪念地Cosplay日本军服等事件,部分行为甚至发生在敏感时间与地点。
此类现象绝非偶然出现,而是日本对我国的渗透和试探。好在我国在2023年修订了反间谍法,增加了对网络活动和数据传输等方面的监管。
![]()
【大连的日本风情节】
很快就发现了某知名日企的CSR(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因出现异常数据采集行为,导致其在华光伏项目被暂停审查。类似的异常数据采集行为,仅2024年就成功拦截了47起。
从一百多年前的东亚同文书院,到今天的教材插图、高校课程,从媒体编辑到城市文旅,以及各种各样的非法测绘和采集活动,日本对华渗透从来没有停止过。
其手段从早期的“间谍潜伏”演变为如今的“文化合作”“学术交流”“城市共建”,更具合法性与隐蔽性,但目标却始终未变,就是想成为这块土地的主人。
我们该如何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