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最近的烦心事,既不是邻国的边境骚动,也不是外国的政策施压,是比导弹还直接的一件事:缺水。
首都德黑兰开始限水了,夜里水压几乎归零,大坝水位眼看着见底。
谁都知道,战场上的对手可以谈判,但民众家里水龙头拧不开,那可是没法讲道理的。
这一次,水的问题不是小插曲,是大麻烦。不仅仅是德黑兰,整个国家的水库都在“骨瘦嶙峋”,农业抽水抽得地下都塌了,城市沉降、湖泊干涸,民众怨声载道。
伊朗领导人哈梅内伊的压力,不只是来自外部的以色列,还有家门口、厨房里、洗澡间里的干巴巴的水管子。
![]()
水快没了,大坝干了,城市扛不住了
德黑兰人现在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晚上别洗澡,水压太低,洗一半就得出去拧水龙头。
2025年11月开始,德黑兰的多个区域夜里几乎没水可用,居民楼二层以上干脆直接断水,水库的水也就剩个皮了。
一年前,阿米尔·卡比尔大坝的蓄水量为8600万立方米,但德黑兰地区的降水量已出现“100%的下降”,目前大坝存储了1400万立方米的水,仅为其容量的8%
去年这时候还不算充裕,今年直接跌得只剩1400多万立方米,差不多少了84%。这不是某个地方偷水的问题,是整个国家的水龙头都在同时“哑火”。
问题不止在首都,全国平均水库蓄水量也才正常水平的四成多一点。降雨量呢?缩水得更快,全年不足100毫米,还不到标准值的四成。
![]()
乌尔米耶湖——曾经的“中东蓝宝石”——现在干得像块盐地,农业过度抽水抽得地下水也见底了,有的城市每年地面下沉三十厘米,房子都有点站不稳了。
老百姓的生活自然也被波及,公共卫生间开始关闭,自来水断断续续,很多人开始抢购水箱,家里储水成了“新风尚”。
最难的时候,政府还搞出个“节水周末”政策,全国二十多个城市机关单位集体停工,为的就是省点水省点电。但问题是,这样的“省”不是办法,只是拖延。
钱花哪去了?民生在后,海外在前
说到底,水的问题不是今天才出现的。伊朗不是没水,是没合理用水。
![]()
看看农业,水用量占了全国的九成,可灌溉效率低得让人头疼,很多地方还是几十年前的老办法。
大坝建了不少,但规划不科学,水资源分布严重失衡,有的地方水多到溢出来,有的地方滴水难求。
本来该用来治理湖泊、修水管的钱,很多也没花到点子上。
乌尔米耶湖的修复项目,之前还挺受期待的,结果被曝资金被挪到了别的省份,做了什么没人知道,湖却是越来越干。
![]()
更扎心的是,民生没钱,海外行动倒是“舍得”。
伊朗每年在外的投入不少,像对胡塞武装的支持、在地区事务上的各种操作,花的钱远超国内的水利投资。在制裁压力下,财政捉襟见肘,但该扩张的地方没停,该供水的地方却“断供”。
对外还有争水的麻烦,和阿富汗的水源争议越闹越大,赫尔曼德河的水分配问题直接导致边境交火。自己水不够,还跟邻国打起“水仗”,局势越来越紧,资源却越来越紧张。
这些年,伊朗政府似乎更愿意把注意力放在国际舞台上,民生问题反而总是靠边站。
但水这事藏不住也拖不得,百姓的容忍是有限的,家里没水可用,谁还会关心外交布局?
民怨在涨,政府在扛,政权也在发愁
![]()
水的问题一旦普遍,人心就会浮动,民众的态度也从抱怨变成了抗议。
在一些城市,比如萨布泽瓦,街头已经出现了持续示威,社交媒体上“水、电、生命是基本权利”的口号刷屏。不是喊口号,是在用干裂的水管表达真实的焦虑。
更现实的是,水的分配本身就存在不平等。
有钱人可以花高价买私营水车供水,没钱的人只能等着政府的水车,来的时候排长队,不来的时候就干着急。这样的差距,让本就紧张的社会情绪更添火药味。
总统佩泽希齐扬最近也坐不住了,提出了“迁都”计划。
![]()
意思是德黑兰这地儿水资源扛不住了,干脆搬到南边的霍尔木兹甘省去。但这个提议一出,争议比水还多。有人说是“实事求是”,也有人直言是“逃避现实”。
政府眼下也在想办法,比如夜间降压供水、推动节水假期,但这些措施只能缓解表面症状,治不了根。
人们不傻,知道问题根在制度和资源配置,水的问题只是表象,信任的流失才是最难逆转的那一部分。
结语:水干了,信心也在干
伊朗如今面临的问题,不只是水库见底,更是体制出了裂缝。
![]()
从治理到战略,从民生到外交,资源怎么用、钱往哪花,是时候重新算一笔账了。
如果降雨持续偏低,德黑兰未来很可能只能靠水车运输保供,用起来贵得离谱,生活成本激增,民众压力也跟着暴涨。
相比之下,以色列的海水淡化技术已经能保障八成供水,伊朗在基础设施上的短板就显得特别明显。
这场水危机,不只是自然灾害的结果,更是过去治理思路的累积后果。如果不能把更多资源从对外投入转回来,放在老百姓的锅碗瓢盆上,再强的政权也难保稳定。
水,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底线。一旦越线,问题就不只是干渴,而是信心的断流。
![]()
这次德黑兰的水危机,把伊朗真正的难题摆到了台面上。不是谁在边境施压,也不是哪国搞小动作,而是自己的水龙头都拧不开了。
水,是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也是最真实的民意晴雨表。
一座城市如果连水都保不住,那民众的信任又该靠什么支撑?哈梅内伊政权想在国际上博弈,先得把家里的水管修好。
参考来源:伊朗水危机恶化:德黑兰主要饮用水来源两周内或枯竭,最大湖已干涸——时间:2025-11-05 09:58:48 中国环境
形势危急!伊朗总统:若仍无降雨,将疏散德黑兰居民——来源:观察者网2025-11-08 17:43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