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2025年的今天,接孩子上下学能难到让宝妈蹲在路边掉眼泪?
![]()
前阵子有位妈妈因为电动车不能载人,带着娃在冷风里手足无措——这一幕被媒体拍下来后,全网都在替她委屈:明明是日常刚需,怎么就成了“违规操作”?
你去看现在仓库里堆成山的新国标电动车:奶白、浅紫的外壳精致得像个摆件,可一走近就傻眼——后座直接被“砍”没了,别说载娃,连个书包都没处放。
![]()
有网友吐槽,刚换车就悔到拍大腿:以前骑旧车10分钟到学校,现在要么步行25分钟冻得娃流鼻涕,要么打车一天20块,一个月车费够买半辆新车。
更让普通人窝火的是:刚需被踩得稀碎。
小区菜贩以前骑电动车驮菜,现在得分三趟扛;独居老人想让邻居捎个药,车都没法坐;快递小哥说这车载不了大包裹,一天少送十几单。
那排没人买的新车亮堂堂摆在仓库里,看着是“升级”了,实则把老百姓最需要的“实用”扒得一干二净。
网友早憋了一肚子火:五十年前的自行车都有后座载娃,现在电动车倒退化了——这新国标是给“单身狗”设计的?要让所有人都当“孤家寡人”?
有宝妈晒出接娃的“狼狈照”:自己背大书包,娃站在车踏板上,刚出门就被交警拦了,罚200块。她在评论区哭:“这日子没法过了。”
新规的初衷或许是安全,但安全的前提,不该是让普通人的生活“寸步难行”。
当接娃、驮货、捎东西这些最基础的需求,都要被“精致但无用”的新规卡住时,我们是不是该问问:
所谓的“升级”,到底是服务于人,还是把人变成规则的“囚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