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关于上海有很大可能全域放开限购被推上热搜。
那么,如果上海真的全面放开限购,会发生什么呢?
限购放开会对市场会产生什么影响?
从当前市场情况来看,放开限购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此前上海的新政也确实对限购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松绑。
以最近的825新政为例,最大的亮点就是外环外放开限购。但并不彻底,非沪籍还是要缴纳1年社保或个税。外环内则基本延续了之前的限购力度。
即使如此,新政对市场的短期促进作用还是比较明显的。
新房方面,825新政后,不少新房的认购率有明显提升,多个项目的认购率超过100%。日光盘也频出。
二手市场方面,我环比了新政前后的二手房成交套数,大盘成交量涨了14%!
如果细分到政策利好最大的外环外,则大涨了约21%。
可惜的是,短期促进之后,市场热度回撤的速度也很快。
可见新政的出台,对针对性的市场,短期的促进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
新政是8月25日发布的,上海8月全市网签19912套,9月20389套,是有增量的。但在10月份又回落到18483套。
综合来看,放开部分限购可能在短期内刺激市场需求,促进成交回升。
2
全域放开限购会怎样?
参考成都、西安等二线城市放开限购后的表现,核心区域房价可能在一季度内出现5%-15%的涨幅。
再以上海近邻杭州为例:
2024年5月9日,杭州全面取消了住房限购(含新房、二手房所有区域)。和取消限购政策同时出炉的还有关于优化“首套房认定”以及“买房落户”政策。
全面放开之后,杭州新房和二手房回暖明显!
新房市场方面:
24年4月,杭州市新房普通住宅成交3901套,成交均价3.0962万/平。
24年5月,杭州市新房普通住宅成交4152套,成交均价3.3738万/平。
24年6月,杭州市新房普通住宅成交6535套(创下年内新高),成交均价3.4129万/平。
其中热度提升最快、最明显的区域是:拱墅区运河新城板块、西湖区云谷板块等。它们有统一的明显特征:主城区、相对低总价。
此外,还有位于主城区核心地段的高端改善豪宅盘,新政前热度本就高,新政后热度更显。
另外还有一些主城区边缘地带的低密也有一波反弹:如位于西湖区龙坞茶山附近的溪映听庐,在新政放开后的一周里,外地客户来访量提升明显,认购额突直接破2个多亿。
但是非主城区的一些郊区刚需等,在新政后热度飙升的2个月里,几乎没有亮眼表现,甚至有冷热分化加剧之势。
现在怎么样了?
25年5月(新政一年),杭州市新房普通住宅成交3755套,成交均价3.3065万/平。
25年10月(当下最新),杭州市新房普通住宅成交2228套,成交均价3.9435万/平。
成交量基本回到了新政前水平,但价格上来了!
杭州目前的市场展现的是“刚需买二手房,改善买新房”的新格局。
二手房方面:
在5.9新房限购政策放开后,5月成交7645套,比起23年5月涨幅达17%,同时也是22年、23年、24年近三年里的5月成交新高。6月,热度持续上杨,成交破8000套。
除了成交量之外,还可以关注的一点是:成交价格!
低总价仍然是二手房的成交主旋律,其中24年5月,杭州二手房200万级以下的房源攀升特别明显(2-3万单价房源成交占35%;1-2万单价房源成交占约23%),推测或许和买房落户政策有关。
整体来看,作为浙江省会,杭州全域放开限购确实吸引了大量外地购房者,新房、二手房有过为期约2个月的明显热度提升,但7月往后,热度下降,市场向冷静趋势发展。
3
限购放开,上海哪些区域会热卖?
杭州的情况可借鉴,但2个城市的情况大不相同,最重要的区别有2点:
其一城市影响力不同。对外地购房者和资金的吸引力上海要大的多,尤其上海核心地段的豪宅,对全国乃至国际都有吸引力。
其二城市的市场情况不尽相同。杭州要重点解决供应结构失衡的问题。上海核心地段的新房去化并不慢,重点是消化郊区库存新房和市区老公房,打通置换链条。
上海作为全国资本避险高地,放开限购将吸引全国高净值人群资金涌入,但资金会更聚焦于核心地段(如内环、前滩、徐滨、张江等)的稀缺房源,而非普涨,非核心区域横盘或阴跌,市场呈现“冰火两重天”。
4
最后我们做个总结:
从当前市场情况来看,上海全域放开限购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但全域放开限购可能刺激一波需求释放,部分核心区域房价或有波动,但长期仍取决于经济基本面(如收入预期、人口结构)。
上海作为超一线城市,房产抗风险能力较强,但当前全球宏观经济不确定性较高,需谨慎评估泡沫风险。
关键决策因素:你的个人状况
✅适合考虑买房的情况:
自住刚需:有稳定工作、计划长期在上海生活,且首付和月供在收入占比≤40%。
资产配置需求:高净值家庭需分散风险,且房产占总投资比例≤30%。
长期持有心态:能接受5-10年的持有周期,不追求短期炒房收益。
❌建议谨慎的情况:
投机心态:想通过短期低买高卖套利(当前市场容错率低,交易成本高)。
杠杆过高:需依赖借款凑首付,或月供占收入比例≥50%。
收入不稳定:未来3-5年职业或收入存在不确定性(如行业周期下行)。
替代方案参考
租房+理财:若购房压力过大,可租房并将资金投入低风险理财(如国债、指数基金),保持流动性。
阶梯式置业:先考虑上海外围地铁房或新城板块,总价较低,未来再置换。
风险提示
多城市配置:若工作灵活,可对比长三角其他城市(如杭州、苏州)的性价比。
政策迭代风险:放开限购后若市场过热,可能出台新调控(如房产税试点)。
流动性风险:二手房挂牌量已处于高位,未来变现周期可能延长。
机会成本:锁定的资金可能错过其他投资机会(如科技、消费行业复苏红利)。
总结建议
如果符合自住需求+财务稳健+长期持有这三个条件,可以考虑在核心地段或规划利好区域择优入手;反之,建议观望3-6个月,关注政策落地后的实际数据(如二手房成交周期、租金回报率变化)。决策前可用以下公式快速测算:
月供/月收入 ≤40%,且总房款/家庭总资产 ≤60%。
希望这些分析能帮你更理性地判断!如果需要具体版块或预算的评估,可以补充信息,我再提供针对性建议。
以上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