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岚图汽车向港交所递交的招股书显示其已实现盈利,但表面数据的背后,却是这家东风集团旗下的高端新能源品牌仍严重依赖政府补贴和母公司支持。
10月2日,岚图汽车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拟以介绍上市方式登陆香港资本市场。与常规IPO不同,介绍上市不发行新股、不募集资金,仅将现有股东持有的证券挂牌交易。
这一特殊上市方式引发市场对岚图汽车战略意图的广泛关注。
不融资的上市
岚图汽车此次选择的“介绍上市”在资本市场上颇为罕见。统计数据显示,过去两年港股共有140家新上市公司,仅一家采用此种模式。
这种“上市不募资”的方式,与大多数急需输血的造车新势力形成鲜明对比。
根据上市方案,东风集团持有岚图汽车79.67%的股份,将按比例把岚图股权分派给股东。随后,岚图以介绍上市方式直接挂牌交易,东风集团则同步完成私有化退市。
这一“母退子进”的资本操作,实质上是东风集团的一次资源优化配置与价值重估。
摩根士丹利分析认为,东风集团加速推进分拆岚图对股价具正面推动力。该行维持对东风“增持”评级,认可岚图作为独立营运的造车新势力,业务进展健康。
岚图汽车招股书显示的盈利数据确实引人注目。2025年前7个月,公司实现收入157.8亿元,盈利4.34亿元。毛利率从2022年的8.3%上升至2025年前7个月的21.3%,位居新能源汽车行业前列。
然而,这些表面亮丽的盈利数据背后,政府补贴扮演了关键角色。
岚图在2025年前7个月获得政府补贴6.42亿元,远超其同期4.34亿元的净利润。这意味着,若无政府补贴,岚图实际上仍处于亏损状态。
摩根士丹利进一步分析指出,经资本化费用及税务调整后,岚图同期净亏损约20亿元。
岚图的研发投入整体低于同业,部分得益于母公司东风集团已完成的基础研发,减少重复投资。
产品结构失衡
岚图汽车在销量增长上的表现同样令人瞩目。2022年至2024年,其销量从1.94万辆增至8.01万辆,复合年增长率高达103.2%,在中国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中增速排名前三。
然而,高速增长的销量背后,隐藏着产品结构失衡的风险。
2025年前7个月,岚图梦想家MPV一款车型贡献了60.15%的销量。相比之下,追光系列轿车仅销售1768辆,月均仅253辆;知音中型SUV月均也不足1000辆。
这种对单一车型的过度依赖,在汽车行业是危险的信号。任何单一车型都存在生命周期,消费偏好变化、竞品入场或定价调整,都足以让销量曲线极速掉头。
尽管岚图汽车在营销上尝试过“文化叙事”“国风定位”“智能豪华”等多种标签,但品牌记忆点并不强,在用户心智中始终处于边缘位置。
与理想、问界等竞争对手相比,岚图在渠道建设上也存在明显差距。
截至2025年7月底,岚图汽车在中国境内注册经营门店约407家,而理想、问界早已突破500家。渠道密度的差距,意味着潜在市场渗透能力差一个量级。
2024年起,岚图加速出海,重点布局中东、欧洲市场。然而海外竞争异常激烈,特斯拉降价、比亚迪猛攻、越南VinFast突进,欧洲本土品牌也在守土反击。
岚图在品牌知名度、服务网络、认证体系上都处于起跑线之后。
截至11月10日,岚图汽车第30万辆整车——岚图泰山正式下线。从20万辆到30万辆,岚图仅用7个月,刷新了高端新能源品牌的生产速度纪录。
岚图泰山搭载华为乾崑智驾旗舰版本ADS Ultra与鸿蒙座舱,标志着岚图在智能化配置上的全面升级。
资本市场不看过去的流量,它看未来的确定性。岚图需要在补贴褪色后,证明自己不仅能靠政策支持实现盈利,更能靠产品力与品牌力在红海竞争中活下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