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率先建成全市首个
交通工程无人机机场自动巡飞系统后
吴江再次升级系统,全面接入
“吴江区低空服务一体化平台”
构建起交通运输领域污染防治与公路水运工程
“无人机+AI”智能监管体系
形成了“天上飞、地上查、水上巡”
系统化联动体系
![]()
2024年,吴江率先建成的全市首个交通工程无人机机场自动巡飞系统,实现了对工地“一带一帽”、扬尘治理、临边防护等关键场景的AI算法智能识别与全天候监控。此次升级的系统在原有基础上,推动交通监管从单一工地管理向港口码头、航道巡查、渣土运输路线及非法倾倒点位的全域覆盖转变,推动全区交通领域污染防治监管及交通工程安全、质量监督实现从“人工排查”到“AI识别”、从“地面巡查”到“空中监管”的跨越式升级,构建起水陆空三位一体的现代化治理新格局。
![]()
![]()
据吴江区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站长李川曳介绍,截至目前,交通运输领域污染防治与公路水运工程“无人机+AI”智能监管体系已累计执行105架次飞行任务,飞行总时长2290分钟,采集图像1628张、视频21段、3个全景。
目前形成了工单9份,工单通过AI智能识别与平台自动派发,系统已成功发现并整改问题隐患68项,实现100%闭环管理。与传统人工巡查相比,监管效率提升,实现‘问题自动发现—AI识别—平台派单—整改销号’的全流程智能化管理。
李川曳说,在应对水面油污等突发事件中,无人机可在15分钟内快速响应抵达现场,高空视角精准排查锁定污染源;通过热成像技术对隐蔽排口开展排查,有效破解了“看不见、够不着、抓不住”的执法难题,显著提升环境治理的精准性与时效性。
![]()
![]()
目前,吴江区全域覆盖的低空服务一体化平台“无人机+AI”巡查模式已建成投用。低空技术与交通治理深度融合后,填补了无人机在交通工程监管与污染防治协同应用领域的空白,让“智慧交通”在交通强国、美丽吴江建设中作出更大贡献。
![]()
![]()
接下来
吴江将持续深化“无人机+AI”监管体系
推动低空服务平台与交通工程、
污染防治、执法管理等系统数据互联互通
构建“空中一张网、治理一盘棋”
现代化交通治理新格局
为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建设蓄势赋能
“苏州吴江发布”政务微矩阵发布
来源:吴江区融媒体中心 吴江交通
融媒记者:史韫倩
编辑:周於芳
责任编审:杨浪 沈振亚 许芳 张建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