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养老院里,发现一个残忍真相:老人陷入抑郁,往往是因为失去了这3样东西!尤其是第3个,很多人都没当回事!

0
分享至


来源:读书369(ID:dushu369com)

精神上保持满足,拥有获取快乐的能力,能感受到生活的意义,日子总有希望。

一位养老院院长曾被问到:养老院里的老人们,整体的状态是什么样的?

他坦言:“状态是偏抑郁的。

原因就在于身体机能、亲密关系、社会能效这三个层面丧失后,生活变得不可控。”

很多子女都以为让父母住进环境不错的养老院,老人余生便可幸福无忧。

但残酷的现实是,即便享受豪华的环境,当一个老人生命中这3样东西一件件失去,精神世界的痛苦会越来越重。

更严重者,还会因此给身体带来不少负面影响,晚景一片阴霾。

而这些,正是养老中最容易被忽视的关键,尤其是第三点,很多人从不当回事。


01

身体机能衰退:

健康防线的失守,让老人陷入无尽恐慌

你知道凌晨的养老院是什么样吗?

在养老院工作的博主@“养老小高总”记录过这样一幕,刺痛了无数人。

凌晨一点四十,一位年迈的老太太坐在床上,脸上满是不安。

查房的小高察觉到这一情形后,赶忙过去握着老人的手,亲切询问道:“你咋还不睡呀?”

老人听到这份关心,瞬间哽咽道:“我害怕.....”


小高了解后才得知,原来老人因为做噩梦,心绪难安。恐惧和忧虑交织下,她久久无法入睡。

多观察身边年纪偏大的人就会发现,不少老人其实都会遭受睡眠质量差的困扰,要么入睡困难,要么夜间易醒,一晚上都睡不了几个小时.....

随着年龄增长,人的身体机能会逐渐退化,作息上难免会因此受到影响。

而夜深人静时,本就是最容易产生情绪波动的时间段,老年人更是会因为睡不好觉等问题,引发无限痛苦。

安抚好老人后,刚走出这间屋子,小高又看到光着身子的夏叔,仅仅穿了条纸尿裤站在另一间房门口。

小高赶忙上前为老人披上了毯子,询问后才得知,大叔因为不小心弄湿了床铺,不知如何是好,只好颤颤巍巍下床准备出门自己想办法。

这条视频的评论区,数万人留言直呼:“看到心酸,人老了都是一样的,实在太可怜了。”


事实上,这样的情况不仅存在于养老院里,在很多家庭中也十分常见:

除了疾病给身体带来的创伤,视力逐渐模糊会让老人看不清儿女的表情,听力的下降会让他们错过很多家常闲聊,腿脚不便让他们外出都不再如年轻时般灵活。

也会因为反应变慢、记忆力下降等问题,让生活处处都充满着障碍。

然而身体的不便,远不止于生理上的痛苦,慢性疾病、身体疼痛以及睡眠障碍等都会让老人们陷入无助的深渊,身心受尽煎熬。

这些接二连三的痛楚,无一不是生命难以承受之重。

几天前,看到博主@王阳的一段感慨,令我感触颇深。

他的父亲去世半年了,他都没有大哭过一次。

直到前段时间整理父亲生前没吃完的药,他才发现,自己不是一个好儿子。

在此之前,他从未意识到,一个快90岁的老人,每天要吃那么多的药,而父亲又是如何记住,这十来种让人眼花缭乱的药。

抱着父亲的药盒,他痛哭不止,愧疚万分。

人们常说自然衰老是不可避免的规律,但又有多少人,能真正从容迈过晚年时遇到的坎坷。

那些睡不着觉的深夜,身体难以彻底消解的疼痛,疾病突然到来时的恐惧,自理能力丧失的慌乱.....


他们怕的不是没人照顾,而是连自己的身体都管不了的无力感。

作为子女,平日多留心,越早意识到父母的身心状态变化,便可越快帮助其疏解心结,也能尽快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让老人少受一些折磨。

而对于正处于人生暮年的老人自身而言,学会正视身体的变化,及时调整心态和习惯,对以后的生活都会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1)不要因为怕麻烦子女遇到问题就硬扛,比如身体不适及时去医院检查,腰腿不好可以主动提出需要装扶手,心情长期郁结多跟家人沟通。真正的体面不是硬撑,而是坦然接受衰老,并用智慧弥补不足。

(2)定期做健康管理,针对性锻炼,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选择温和的运动,如每天30 分钟的散步、太极拳或八段锦,既能增强肌肉力量,又不会给关节带来过大负担。


发现视力、听力下降时,及时配眼镜或助听器,不要因怕花钱或觉得没必要而拖延。

每年进行一次全面体检,把身体控制在稳定状态,记录自己的用药和身体状况,每次就医时清晰告知医生,避免因记忆偏差影响治疗。

健康的底气越足,生活的主动权就越多,这比任何保健品都管用。

02

社会身份消失:

自我价值的湮灭,精神上活得孤苦无依

某养老院院长提到一个现象:

“当一个老人入住到养老院之后,他身上曾经的那些角色是消失的。

他不再是谁的领导,不是谁的同事,也不是谁的母亲/父亲。

他只是住在养老院里的一个老人的时候,他的角色在哪?”

仔细想想,不只是进入养老院的那一刻,见过不少人在退休之后,就深深地被丧失“身份感”的不安所笼罩。

过去,他们在工作岗位上有着明确的目标和价值认同。

而退休后,生活节奏突然变慢,社交圈子也随之缩小,一些人会陷入“我现在还能做什么”的迷茫中。

这种自我价值的湮灭,让老人在精神上活得孤苦无依。

当社会身份逐渐消失后,人容易看不到前行的方向,不知道前方的路该如何继续走,这是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第三个,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因素。

之前就听一位亲戚聊起过自己的状态变化:

年轻时,她教过一届接一届的学生,可谓是桃李满天下,在事业上做出过不少优异成绩。

可退休之后这些年,突然闲下来,她觉得自己像个没用的“废人”。

儿女们都有各自的工作、家事要忙,自己似乎也帮不上什么,她越来越怀疑自己往后生活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心理治疗师@吕晴朗指出,退休对一些人而言,最大的打击不是收入减少,而是社会身份的突然丧失。


从被需要的强者,变成无所事事的老人;从同事眼中的骨干,变成邻里眼中的闲人,这种身份落差会直接导致价值感崩塌。

大家以为养老生活就是“吃好睡好”,却忘了精神上的孤苦无依,比物质上的匮乏更可怕。

要知道,养老的本质,就是养身和养心同时进行。

在变老的路上,重塑生命的价值感,至关重要。

牢记这两点,即便到了晚年,也能拥有属于自己的精彩纷呈:

(1)把过去的身份当成回忆,而不是负担:接受生活的变化,承认以前的身份已成为过去,但不要因此否定自己的能力。可以把过去的经验分享给别人,比如以前是老师,就可以教孩子学习;以前是工人,就可以教年轻人修东西——把经验变成财富,而不是执念。

(2)寻找新的角色,建立新的自我认知:可以去社区帮忙整理资料,可以去跳广场舞,可以培养新的兴趣爱好,比如摄影、写作、园艺、绘画等,把兴趣变成特长。甚至可以参加比赛、发表作品——有所热爱,生活便有希望。人生的后半场,找到新的角色,就能找到新的价值。

03

亲情纽带断裂:

渐行渐远的儿女,造成情感世界的“空巢”

老戏骨陈道明有次在节目中直言:

“为什么老人最后会感到落寞?

就是觉得不被需要了,跟这个世界没关系了。

跟父母的情感,多少人吃的全是后悔药,早干嘛去了?”

事实上,对于大多数老人而言,与世界的联系,主要就在于亲情的联结。

然而无奈的是,当儿女们各自成家,有了自己的生活节奏,却常常会把这份难能可贵的亲情与爱抛到脑后。

电影《我爱你》中的一幕,看哭了多少人:

老谢夫妇一辈子辛辛苦苦,到老了还要靠收卖废品谋生。

老谢的老伴儿深受疾病困扰多年,经常痛不欲生,老谢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他们养育了几个儿女,如今已经各自成家,除了小女儿偶尔来家里拿钱之外,其他几个孩子从未回家看过老谢夫妇一眼,更无人对父母有过一句真心问候。

在种种煎熬下,老谢和妻子决定离开人世,他们打算一起自尽,携手走完生命最后一程。

在此之前,老谢想再见见儿女们,于是准备了一大桌丰盛的饭菜,将孩子们叫了回来,还邀请了好友老常和慧茹来吃饭。

开饭之前,看着许久未见的子女和孙辈,老谢脸上满是欢喜,他本想发自肺腑的讲些心里话,可几个孩子满脸都是不耐烦。

老谢话还没说几句,大儿子就不停地看手机忙工作,孙子则叫嚷着要吃饭,女婿还在一旁用手机赌牌,输牌后直接发起了脾气,饭桌上的气氛压抑至极。

随后老谢又拿出了给孙子、孙女们亲手制作的小玩具。

可孩子还没拿到手里,一旁的儿媳却嫌玩具脏,立马接过玩具拿到一旁喷消毒水。

老谢心中万般无奈,却也不想再破坏一家人这难得的相聚,只好忍气吞声。

一场饭局下来,多年极少回家的几个子女,没人关心这些年里父母过得如何,他们一心只想快点离开,最终家里再次只剩下落寞的老谢夫妇二人。

第二天,老谢和妻子走了,下葬那天,儿女们办了一场盛大的孝宴,选了最豪华的酒店,桌上摆满了山珍海味,在场众人说说笑笑,却没几个人真正伤心。

老谢的好友老常看着这一切,心寒至极。

听着老谢儿子那句“老人没有经历过病痛和折磨,活得踏实,走得安心,这就叫喜丧”,他心中的怒火再也无法压制。

随后,老常当着众人的面,挥舞着鞭子,抽碎了这份虚假的体面,也抽开了老谢儿女们伪装的孝心。


心理学上讲到,归属感是人的核心需求之一,而亲情是归属感的第一来源。

那些被亲情遗忘的角落,往往滋生着最深的绝望,而这也是很多人不会放在心上的关键一点。

亲情纽带的断裂,渐行渐远的儿女,终究会成为老人后半生难以愈合的创伤。

听过一句话极为残酷,却道尽人间现实:

幼儿园和敬老院的区别是什么?

幼儿园前往往人山人海,敬老院前却常常空无一人。

他们一个向里看,一个往外看,看的都是自己的孩子。

有的父母每个月都能收到子女打来的钱,买来的礼物,但一年都见不了两次面,情感上始终欠缺着一片空白。

有的老人不敢打扰子女的生活,身心都充斥着无尽的忧虑却无人倾诉,只能深埋心底,自我慢慢消化。

人总说“养儿防老”,可现在很多老人却活成了“养儿盼老”:

盼着一个电话、盼着一次团圆、盼着能跟儿女说上几句贴心话。

不是老人贪心,亲情终究是陪伴中酿造的甘甜,光靠金钱和物质堆砌的孝,终究是没有温度的空壳。

真正孝顺的儿女,都懂得趁早加固亲情的纽带,别再让老人心底的期待,一点点枯萎。

给为人子女的几个忠告,希望你会懂:

(1)定期抽出时间,给予父母高质量陪伴:回家时别抱着手机不放,跟父母聊聊小区的八卦、以前的往事,哪怕帮他们剪剪指甲、梳梳头。这些细碎的瞬间,比买昂贵的礼物更能温暖老人的心。

(2)把被动回应变成主动分享:别等父母打来电话才说自己的情况,每天抽出一点时间打个电话、发个消息,分享日常琐事,一顿饭也好,一杯茶也罢,让父母知道他们始终在你的生活里。

(3)给“等待”一个明确的期限:如果不能常回家,就跟父母约定周末视频、过节一定回家,让他们的晚年活得有盼头。

在老人心中,最怕的不是子女不常回家,而是让他们在无尽的等待中看不到尽头。


什么样的晚年生活,才算是最舒服的状态?

社会学家李银河说:

“概括成两个目标,一个是身体的舒适,一个是精神的愉悦。”

人老了,无病无灾,活得有生命力,日子自会有盼头。

精神上保持满足,拥有获取快乐的能力,能感受到生活的意义,日子总有希望。

作为子女,学会读懂父母的内心世界,不敷衍、不忽视,用陪伴和尊重温暖他们的晚年。

作为老人,慢慢接受老去的自己,不内耗、不焦虑,人生的意义就在眼前。

点亮文末“爱心”,愿所有老人都能老有所乐、老有所依、老有所为,幸福度过余生。


作者:枳为橙,本文首发读书369(ID:dushu369com),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君与你一起,听名著、读美文,用读书点亮你的人生!转载请联系读书369。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世体:马竞新大股东注资13亿欧元,目标缩小与顶级豪门差距

世体:马竞新大股东注资13亿欧元,目标缩小与顶级豪门差距

懂球帝
2025-11-11 18:33:15
地表最难乒乓球赛!全运会卫冕冠军王曼昱差点输了比赛

地表最难乒乓球赛!全运会卫冕冠军王曼昱差点输了比赛

澎湃新闻
2025-11-11 14:02:29
多次光顾同一家店会发生啥?网友:我进去了让我自己盛饭菜

多次光顾同一家店会发生啥?网友:我进去了让我自己盛饭菜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1-09 00:05:13
张小婉和小酒窝合拍等于“拥有9岁的管乐”!网友:不夸张,简直是一模一样

张小婉和小酒窝合拍等于“拥有9岁的管乐”!网友:不夸张,简直是一模一样

动物奇奇怪怪
2025-11-11 13:15:25
郑丽文的发言人牛煦庭,因“秋祭”陷左右为难。或辞或换让她头疼

郑丽文的发言人牛煦庭,因“秋祭”陷左右为难。或辞或换让她头疼

李博世财经
2025-11-11 17:05:18
演员童瑶:我这辈子最正确的决定,就是因为一句话嫁给了丈夫王冉

演员童瑶:我这辈子最正确的决定,就是因为一句话嫁给了丈夫王冉

白面书誏
2025-11-10 19:22:46
《四喜》直到下雨天产检被困医院,才知沈明珠为何愿意生下遗腹子

《四喜》直到下雨天产检被困医院,才知沈明珠为何愿意生下遗腹子

小七追剧站
2025-11-11 14:22:13
区划调整后,原两江新区管委会主任许宏球调任永川区委副书记

区划调整后,原两江新区管委会主任许宏球调任永川区委副书记

澎湃新闻
2025-11-11 15:14:38
4千吨对10万吨,南海爆发激烈对峙!美航母迫近黄岩岛,054A立功

4千吨对10万吨,南海爆发激烈对峙!美航母迫近黄岩岛,054A立功

文史旺旺旺
2025-11-10 21:16:04
茼蒿立大功!医生调查发现:茼蒿对这5种疾病有好处,建议常吃

茼蒿立大功!医生调查发现:茼蒿对这5种疾病有好处,建议常吃

阿纂看事
2025-10-13 15:36:03
”经济学家吴晓求教授说:“老百姓都没收入了,还在刺激消费!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经济学家吴晓求教授说:“老百姓都没收入了,还在刺激消费!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张晓磊
2025-11-07 11:34:05
金华金东区新任委副书记已明确!

金华金东区新任委副书记已明确!

浙中在线
2025-11-11 18:17:47
辽宁队总冠军!主力全缺赛,受伤球员做替补,8人打球狂胜58分

辽宁队总冠军!主力全缺赛,受伤球员做替补,8人打球狂胜58分

宗介说体育
2025-11-11 09:50:23
广州地铁这回摊上大事了!遭人民网发文痛批,网友:真是一点不冤

广州地铁这回摊上大事了!遭人民网发文痛批,网友:真是一点不冤

徐醇老表哥
2025-11-10 11:20:54
经济专家黄奇帆建议:死后房子归国家,活着的时候发钱,可行吗?

经济专家黄奇帆建议:死后房子归国家,活着的时候发钱,可行吗?

博览历史
2025-11-11 06:35:03
住建部新定调:房龄满22年的老破小,一律按新规处理!业主迎利好

住建部新定调:房龄满22年的老破小,一律按新规处理!业主迎利好

巢客HOME
2025-11-10 10:50:03
瑞士商界齐发力!美国将把对瑞士关税降至15%?特朗普:正在研究

瑞士商界齐发力!美国将把对瑞士关税降至15%?特朗普:正在研究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1-11 20:41:20
德国1.19万家企业破产,默茨急了,绝不能让中美决定技术未来

德国1.19万家企业破产,默茨急了,绝不能让中美决定技术未来

寻途
2025-11-10 16:11:30
你只是来体验生命的,不是来害怕的

你只是来体验生命的,不是来害怕的

青苹果sht
2025-11-01 05:52:54
你所不知道的,全面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为中共提供超过3000万军费

你所不知道的,全面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为中共提供超过3000万军费

老谢谈史
2025-11-09 04:34:28
2025-11-11 21:31:00
掌门1对1 incentive-icons
掌门1对1
中小学学习方法、经验分享
2375文章数 1660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头条要闻

媒体:高市早苗接连触碰中国底线 日本贼心不死

头条要闻

媒体:高市早苗接连触碰中国底线 日本贼心不死

体育要闻

一个14岁的小男孩,决定了谁能晋级世界杯

娱乐要闻

古二曝秦雯多次炫耀袭警经历

财经要闻

南昌三瑞智能IPO:委外代工模式存疑

科技要闻

苹果新品惨败,产线拆光、二代搁浅!

汽车要闻

盈利"大考",汽车智能化企业的中场战事

态度原创

手机
家居
亲子
本地
游戏

手机要闻

双11首发即破发!华为Mate 70 Air为销量拼了?

家居要闻

国美学子 打造筑梦空间

亲子要闻

守护流感季儿童呼吸健康,科学应对感染后咳嗽

本地新闻

云游安徽 | 凌滩玉魄淬千年,诗意钢城马鞍山

知情人爆料:ON离队!Knight和BLG续约难度大,missing加入LNG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