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河北廊坊香河县一场婚礼上的闹剧,让人愤慨又心寒。新人婚车被拦,对方张口就要50条香烟,最终新人被迫弃车离去,新娘含泪步行。尽管官方通报澄清索要数量实为9条而非50条,但无论是9条还是50条,这种打着“道喜”旗号强行索要财物的行为,与拦路抢劫何异?
是“传统习俗”还是违法犯罪?
在我国许多地方,婚闹、讨喜烟等行为本意是增添喜庆气氛,但近年来,这类习俗早已变味——从图个吉利演变成明目张胆的勒索。香河这起事件中,胡某某等6人拦截婚车长达20分钟,直至新人无奈换乘离去。这哪里是“沾喜气”?分明是以“习俗”为名行勒索之实。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者可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而若依据《刑法》,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实施威胁或要挟,强行索要财物,数额较大或多次敲诈的,即可构成敲诈勒索罪。北京安剑律师事务所周兆成律师明确指出,此类行为可能涉嫌敲诈勒索或寻衅滋事罪。
处罚太轻,无异于纵容犯罪
尽管当地公安机关已对6人作出行政处罚和批评教育,但这样的处理结果显然过轻。试想,若有人在街头拦截车辆索要财物,会仅被“批评教育”了事吗?为何披上“婚闹”的外衣,违法行为就能被轻轻放下?
这种“高高举起,轻轻落下”的处理方式,向社会传递了错误信号:只要打着婚闹的旗号,违法行为就能被宽容。这无异于变相纵容,让更多“乡匪路霸”有恃无恐。
![]()
“气哭的新娘”与变味的婚俗
据报道,新娘因这场闹剧“回去都给气哭了”,一句“挺遗憾的,都没坐上婚车”道出了多少无奈与心酸。婚礼是人生中的重要时刻,却因少数人的无理取闹而蒙上阴影。这种变味的“婚闹”早已背离祝福的本意,成为一些人敛财的借口。
更令人担忧的是,此类事件并非个例。从山东的“爬婚车”到河南的“拦婚车专业户”,从索要红包到强要香烟,低俗婚闹在全国各地屡见不鲜,甚至形成了灰色产业链。
移风易俗需要法律护航
香河县在通报中表示将“坚决抵制和打击低俗婚闹”,这一表态值得肯定。但要想真正遏制这股歪风,仅靠宣传教育远远不够,必须拿出法律利器。
首先,执法部门应当严格依法办案,对涉嫌违法犯罪的行为坚决打击,不能因“习俗”而网开一面。其次,建议各地出台婚庆活动管理规范,明确划定文明婚庆与违法行为的界限。最后,新人及家属也应勇敢站出来,第一时间报警,不给违法者可乘之机。
婚礼是神圣的仪式,不是违法犯罪的遮羞布。当我们对“讨喜烟”的强盗逻辑说不时,守护的不仅是一场婚礼的圆满,更是社会的法治底线和文明秩序。唯有让违法者付出应有代价,才能让新娘不再流泪,让婚礼回归美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