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近日,阜阳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钱朋副教授团队在有机电合成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Electrochemical N-H Phosphorodithiolation of Sulfoximines with P4S10 and Alcohols”为题发表于有机化学领域的国际权威期刊《Organic Letters》(中科院一区Top)。上述研究依托学院省级平台——安徽省生物质功能性低聚糖工程研究中心和生物质转化与污染防控安徽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阜阳师范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
二硫代磷酸酯和亚砜亚胺广泛存在于药物及农用化学品分子中,将这两种结构单元通过N–S键结合到同一分子中,有望拓展先导化合物的功能多样性。然而,现有合成方法主要依赖金属催化剂和化学氧化剂实现各自官能团的构建,尤其是直接通过N–S键连接这两类结构的策略仍十分欠缺,且其在可持续性和普适性方面存在局限。
合成电化学利用清洁电子作为氧化还原媒介,为温和条件下实现绿色合成提供了新思路。2024年,钱朋副教授与盛良全教授合作,研究了亚砜亚胺的电化学N–H硫代氨基甲酰化反应,通过原位生成的二硫代氨基甲酸酯中间体,实现了对空气污染物CS₂的高值转化(Org. Chem. Front., 2024, 11, 6477–6482)。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发展了一种电化学驱动的亚砜亚胺N–H二硫代磷酸化反应。该反应在无外加化学氧化剂的条件下,能够以中等至优良收率制备N–(二乙基二硫代磷酸)亚砜亚胺。该方法还可与P₄S₁₀和醇原位生成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酯的策略结合,实现一锅法制备N–(二烷基二硫代磷酸)亚砜亚胺,为生物活性分子的合成提供了一锅法的简便途径(图1:
Org. Lett.2025, doi: 10.1021/acs.orglett.5c04010)。
![]()
图1.基于P4S10与醇的电化学亚砜亚胺N-H二硫代磷酸化反应
近年来,我校着力锻造高水平创新团队,凝练学科特色优势,以协同攻关驱动成果高效转化。一系列高质量研究成果的持续产出,为我校博士点申报提供了有力支撑,有效提升了化学学科的国际学术影响力。
论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orglett.5c04010
来源:阜阳师范大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