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以哈在美国斡旋下达成20点停火协议,所有人都盼着战火能就此平息。
可现实呢?停火至今,加沙已有超过220名巴勒斯坦人丧生,援助物资看着送了不少,民众却依旧在饥荒边缘挣扎。
![]()
联合国说停火后已经运了3.7万吨援助物资,还向100万人分发了食品包裹。
这个数字看着挺唬人,但加沙总共230多万人等着救命,这点物资分摊下来,每人能拿到的实在有限。
本来想以为有了停火协议,援助能顺畅进入,可后来发现,通道问题成了最大的拦路虎。
![]()
目前只有基苏菲姆和凯雷姆沙洛姆两个口岸开放,以色列没开放北部通道,埃及也没开南部直接通道,非政府组织的工作人员想进去帮忙,申请全被拒了。
3.7万吨物资难抵饥荒,北部通道为何紧闭?
加沙北部是饥荒最严重的地方,可通道一直关着,以色列连个像样的理由都没给,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急得跳脚,反复呼吁开放所有口岸,让物资大量涌入。
援助物资不仅数量不够,通关效率还低得离谱,运来的物资要经过层层审查,等送到民众手里,早就耽误了最佳救助时间。
![]()
更让人无奈的是,这些援助里大多是食品,水、药品这些刚需物资少得可怜。
加沙的医疗机构70%都没法正常运营,受伤的人得不到治疗,生病的人拿不到药,这种日子谁能扛得住?
国际社会不是没呼吁过,欧盟、阿拉伯联盟都发了联合声明,可以色列就是不为所动,嘴上说着安全担忧,实际却是在加剧人道主义灾难。
援助进不来已经够糟了,以色列停火后的一系列操作,更让加沙民众看不到希望,停火协议里明明写着停止一切敌对行动,可以色列的袭击压根没停。
![]()
加沙地带卫生部统计的数据显示,220多名丧生者里,大多是妇女和儿童,很多人还是在所谓的“安全区”里遇害的。
停火变“开火”,220条人命谁来负责?
搞不清以色列到底想干嘛,一边签停火协议,一边继续开火,这哪是想和平,分明是没把协议当回事。
更过分的是,以色列军队还控制着加沙超过50%的领土,在“黄线”以东区域搞大规模拆除行动。
![]()
半岛电视台的记者报道说,汗尤尼斯以东的好多居民楼都被拆了,一万多人一下子没了家,只能四处寻找避难场所。
这种拆除行动根本不是什么“安全措施”,就是想通过破坏家园,把巴勒斯坦人逼走。
巴勒斯坦难民署前发言人说得没错,以色列封锁援助、拆毁房屋的行为,已经构成了战争罪。
种族灭绝、种族清洗这种说法可能有点重,但通过饥饿、袭击、拆房来迫害民众,这种做法绝对站不住脚。
![]()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一直抱着“军事行动优先”的态度,完全无视国际社会的谴责,这种强硬政策带来的后果,全由加沙民众承担。
他们失去了家园,没了食物和水,连基本的生存都成了难题,这难道就是所谓的“安全”?
就在加沙民众苦苦求生的时候,以色列和哈马斯之间的被俘人员问题,也没什么实质性进展。
以色列从红十字会手里收到了哈马斯扣押的最后六名被俘人员中一人的遗体,灵柩已经送到特拉维夫做身份确认。
![]()
本来以为被俘人员问题能成为双方缓和关系的突破口,可现在看来,这点进展根本改变不了什么。
双方在这个问题上分歧太大,停火协议的信任基础早就没了,第三方国家看着着急,呼吁以色列履行援助义务,可大多只是口头表态,没什么实际行动。
阿拉伯国家送了些物资,但杯水车薪,国际法院的调查也没起到多大的震慑作用,如此看来,光靠呼吁和谴责,根本撼动不了以色列的决定。
毫无疑问,加沙的危机不是一天两天能解决的,但停火协议不能成为摆设。
![]()
国际社会不能再搞双重标准,嘴上喊着人道主义,实际却对以色列的行为视而不见,以色列得明白,靠武力、封锁解决不了问题,只会让仇恨越来越深。
加沙民众想要的不过是一口饱饭、一个安稳的家,这些最基本的生存权利,不该被剥夺。
想要真正结束这场危机,需要以色列停止单边行动,全面开放援助通道,也需要国际社会拿出实际行动,推动双方回到谈判桌前。
和平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只有尊重彼此的生命权和主权,才能让加沙的土地不再有战火,让民众能真正过上安稳日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