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我们在印尼、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项目就可以享受税收协定待遇,避免双重征税。”在马鞍山迈世纪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海外部祁经理看来,这份薄薄的税收居民身份证明,是公司在境外享受减免税优惠的“税收护照”。“凭借税务部门开具的《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我们依法享受了1200多万元的税收减免。”
今年4月1日起,新版《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正式实施,为我国纳税人跨境经营与投资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持。我省税务部门强化税收协定政策解读与适用服务,今年以来,累计为349户非居民纳税人办理享受税收协定待遇,共减免税款4.04亿元;为“走出去”纳税人开具中国税收身份证明324份,预计减免国际重复征税12.25亿元。
“新版证明新增了‘非享受协定待遇的申请目的’,为企业跨境增值税核验、境外参展等业务增添‘筹码’,‘出海’步伐更加轻快。”奇瑞汽车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从我省成长起来的跨国车企,奇瑞海外业务已遍布全球110多个国家和地区,自2018年开展全球化业务以来,企业已累计开具《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11份,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累计减免税款约5.33亿元,增强了企业跨境投资经营的税收确定性。
据了解,截至目前,中国签署的税收协定网络已覆盖114个国家和地区,为皖企“出海”构建起坚实的税收保障。
同时,面对陌生的海外税收环境,刚“走出去”的企业往往面临合规挑战。对此,我省税务部门倾力打造“税路通·安企心”跨境税费服务品牌,将复杂的跨境税收规则转化为企业可感、可用的“行动指南”,为企业乘风破浪“出海”提供助力。
“在税务部门辅导下,我们向香港股东支付股息时适用5%的优惠税率,2023年以来已减免预提企业所得税1.59亿元。”安徽海创新型节能建筑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财务负责人施文娟说。
精准匹配符合政策条件的企业,源于税收大数据的赋能。“我们分析企业数据时,发现企业符合内地和香港税收安排中的优惠条件,于是第一时间制定了辅导方案。”芜湖市税务局企业所得税科副科长杨恺介绍,税务部门通过纳税申报、发票开具等数据,对企业业务模式、利润分配、跨境交易等情况进行深度分析,为“走出去”企业精准匹配税收政策,帮助企业把握政策机遇。
为让服务更具针对性,芜湖市税务部门还紧扣企业跨境发展需求,建立“走出去”企业清册,对企业实施动态管理和服务;组建国际税收专家团队,为清册内企业量身定制《RCEP成员国关税优惠指南》《企业跨境交易税务合规指引》,帮助企业“一站式”了解海外税收环境。同时,芜湖市税务部门还创新推出综合保税区企业“三通联动”一体化服务,实现税务、海关、芜湖自贸区的信息互通、监管共通、执法贯通,为企业“出海”抢出效率、赢取时间。
如今,皖企“出海”队伍已聚势成阵。覆盖114个国家和地区的税收协定网络,正积极助力皖企抢占国际市场。
(本报记者 汤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