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税务局近期发布的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今年1-10月,深圳全市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开票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4.6%,其中体育业增长21.1%。高规格体育赛事以及即将召开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带动消费者体育娱乐及运动健康需求进一步释放,9月以来全市体育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8.1%。
2020年深圳市入选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名单、2021年发布《深圳建设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实施方案》、2024年深圳体育产业总产值已突破2000亿元、2025年被评为全国30个促进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试点城市之一。
近年来,深圳以科技赋能与赛事经济为双轮驱动,在建设国际著名体育城市的道路上加速奔跑。深圳市税务部门紧跟体育经济发展新趋势,在支持赛事运营、鼓励技术研发、促进消费升级、深化产业融合等方面,以更加精准的政策落实、更加高效的税收服务、更加安全的合规引导,为深圳体育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税务力量。
![]()
赛事流量变“留量” 全年大型体育赛事有望超300场
今年以来,深圳积极引进“高热度”“高流量”顶级赛事,众多顶级赛事、职业俱乐部、职业联赛等相继落户,女篮亚洲杯、国际冰联女子冰球世锦赛、羽毛球大师赛等一系列热门赛事一票难求……
赛事经济已经成为深圳体育的闪亮名片,形成了贯穿场馆建设、装备制造、数字转播、文体旅游的完整产业链。据统计,全年深圳举办的大型体育赛事活动有望超过300场。
不久前,2025年深圳碗青少年冰球邀请赛在深圳市龙岗区圆满落幕。这场由深圳昆仑鸿星冰球俱乐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昆仑鸿星”)主办的大型赛事,不仅是冰球运动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深圳打造“湾区体育产业带”的重要一环。
“8年内夺得四座职业联赛冠军,为国家队输送了19名冬奥健儿……”谈起俱乐部,昆仑鸿星财务总监陶小立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这家于2017年成立,在中俄两国元首见证下签字成立的中国第一家职业冰球俱乐部,与龙岗区合作兴建了国家女子冰球队专属训练基地,是华南地区仅有的奥林匹克标准冰面,促成了国家冰球项目训练基地正式落地龙岗。
“随着俱乐部业务的扩展,涉税风险管理也成为新的挑战,冰场维护、赛事组织、宣传推广等业务涉及的发票开具和收入确认一度让我们比较头疼。”陶小立告诉记者。
了解到相关情况后,深圳市龙岗区税务部门组建了一支体育赛事专项服务团队,围绕场馆建设、筹备参赛、赞助合作等关键环节,对建设场馆涉及的进项税额抵扣、运动员薪酬个税申报等具体问题提供“一对一”政策辅导提醒,确保俱乐部对相关政策应知尽知、应享尽享。不久前,深圳市龙岗区税务部门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昆仑鸿星少量报销发票的开具方存在风险,于是第一时间启动“线上风险提示+线下上门辅导”机制,与昆仑鸿星财务团队共同分析成因,发现问题主要出在传统的人工审核模式上,难以高效甄别发票真伪和状态。
“在税务干部的专业建议下,我们迅速引进了‘钉钉发票校验’等数字化管理手段,对每一张报销发票进行自动查验,从源头上杜绝风险,大大提升了我们的税务内控水平。”陶小立算了一笔账,“税务干部还提示我们符合生活服务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的条件,现场演示申报流程并讲解计算方法。仅此一项,我们就享受了约75万元的红利,再加上安置残疾人就业的扣减金额,总计减免了约85万元的税款。这笔钱让我们在赛事筹备、运动员保障和冰球运动推广上有了更足的底气,我们也将努力为深圳培养更多的冰球后备人才,让冰雪运动在南国热土上持续升温。”
服务不止台前,也在赛前。在辖区重大体育赛事筹备期,针对体育赛事筹备周期长、资金占用量大、涉税环节复杂等特点,福田区税务局、大鹏新区税务局通过系统行业登记信息筛选精准定向,组建税费政策辅导专业服务团队深入赛事举办方、场馆方等,围绕政策适用范围、纳税申报、资料报送规范等关键环节开展上门辅导,量身编制《体育赛事相关税费政策指引》;利用税收大数据为企业进行“精准画像”和风险预警,提供全流程“健康体检”,开展全方位税务风险“诊断”,帮助企业有效防范和化解涉税风险。
伴随赛事的开展和市民运动热情的高涨,深圳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渐深度嵌入城市肌理。截至2024年底,深圳市建成各类体育场地超4.6万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52平方米,较全国平均水平高出60%。
体育消费“购”火热 深圳人均体育消费水平超过4000元
秋日的深圳湾畔,荧光夜跑的队伍如流动的星河;华强北的科技旗舰店里,最新款智能跑鞋刚刚上架便被抢购一空;东部海滨的民宿集群,冲浪、帆板爱好者络绎不绝……走在深圳的街头巷尾、社区公园,随处可见“会说话、能互动”的智能体育设施,体育消费已经从“场馆内”走向了更广阔的“户外场景”。2024年,深圳人均体育消费水平突破4000元。
在这股奔涌的浪潮中,深圳市乐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乐骑智能”)凭借在智能出行领域的深耕与创新,成功入选体育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据统计,截至2024年底,深圳全市体育相关法人单位达2.7万家,2025年18家企业列入体育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逐步展露出产业集群优势。
清晨的深圳海边绿道,晨光中的骑行队伍正脚踏电动滑板车进行新潮的有氧训练,这已成为这座“年轻”城市运动达人的新宠。电动滑板车等时尚的运动装备,成功解锁了体育消费新场景。凭借对智能骑行领域的深耕,乐骑智能已陆续开发了电动滑板车、智能骑行箱、平衡车、雪橇车、卡丁车等多元化产品线,畅销30余国,服务超500万用户。
“设备智能化、交互方式升级、用户的需求体验等,需要我们持续加强创新研发。龙华区税务部门通过‘政策找人’‘云端体检’等形式,帮助我们主动识别适用的优惠政策,并通过电子税务局精准推送政策提示和风险提醒,提醒我们正确归集研发费用,准确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有效降低企业涉税风险。”乐骑智能创始人兼总裁刘玉冰表示。今年以来,乐骑智能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额共564万元,享受先进制造业增值税加计抵减税额共353万元。“未来我们将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智能短途出行领域核心技术如智能互联、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智能算法的创新与迭代,以提升产品性能与用户体验,保持市场竞争力。”
传统体育用品制造行业也经历着深度变革。近年来,众多体育民营企业以技术创新迭代为引擎,推动整个行业向智能化、高端化方向迈进。“随着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体育促健康’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近年来我们运动类产品的业绩也不断攀升。”李宁体育(深圳)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杨玉介绍表示,2024年李宁集团营收达约286亿,其中深圳大湾区总部营收规模也再创新高。
杨玉指出,随着公司业绩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越来越重视合规经营,已经连续多年保持A级纳税信用评级。近年来,公司逐步搭建起健全的组织架构,组建专业的管理团队,包括集财务核算、费用报销、资金与税务管理等多维度的本地专业平台小组,制定了匹配本地业务发展、融合数字化技术应用的财税合规管理制度与流程,定期组织内部税务合规培训,提升财税工作的效率与合规水平。
此外,针对纳税信用等级良好的出口型体育用品企业,深圳市税务部门积极打造“绿色通道”,实行“随报随审、即审即退”服务,通过“无纸化申报”“智能审核”等数字化手段,将出口退税办理时限平均压缩至2个工作日内。“近两年我们公司享受出口退税金额接近500万元,这极大加快了企业的资金周转速度,为拓展海外市场、持续提升研发创新能力注入了强劲的现金流。”乐骑智能财务负责人曾健文表示。
“体育+”融合开新局 体育产业总产出超过2000亿元
近日,广东省体育局公布了2025体育消费场景典型案例,其中“深圳市云栖望桐露营地”“深圳龙舟文化嘉年华”“一起街超享文旅”“深圳大运中心”四个项目入选。近年来,体育与文旅等领域的融合发展,大大拓展了深圳体育产业的边界,创造出了更多的消费场景和经济价值。目前深圳体育产业总产出超过2000亿元。
秋日的大梅沙,迎来了2025动力冲浪板全民健身主题活动暨全民健身大赛,吸引了来自深圳、香港、广州、东莞、长沙、上海等全国十余座城市的百名冲浪选手齐聚参与,不仅为普通运动爱好者提供了近距离感受竞技魅力的平台,也进一步激活了盐田区“体育+消费”的融合效应,推动区域文旅产业迎来新一轮发展热潮。
随着“跟着赛事去旅游”渐成风尚,盐田区顺势推出系列“观山悦海”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吸引大量市民游客前来“纵享赛事、畅游山海”,有效拉动了文旅、餐饮、住宿等相关行业的消费增长。作为多项水上赛事的主阵地,大梅沙片区凭借其丰富的滨海旅游资源和完善的公共配套,成为承接体育流量、激发消费潜力的重要区域。赛事期间,周边酒店、民宿入住率显著提升,餐饮、零售消费环比增长明显,“体育引流—游客停留—多方消费”的良性循环正在形成。
位于大梅沙畔的深圳市五谷芳乳鸽王饮食策划管理有限公司以其独特烹饪手艺及口味深得海内外食客青睐,30多年食客品尝累计超过6000万只乳鸽,2019年其红烧乳鸽技艺被列为盐田区非遗,2021年升级为深圳市非遗,成为深受中外广大顾客喜爱和赞誉的知名餐饮品牌。公司财务负责人袁建东表示,“各大赛事期间客流量增加,也带动了我们公司餐饮、会务等多元消费,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934余万元,同比去年上半年增长近10%,让我们更有信心投入服务升级和业态拓展。”
据深圳市盐田区税务局税源管理二科科长苏锦武介绍,盐田区税务局主动靠前服务,通过组建“赛事税务服务专班”,为赛事组委会、参赛企业及周边商家提供“一对一”的政策辅导,确保其对赛事相关的各项涉税事项清晰明了,并积极落实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切实减轻市场主体负担,为当地“体育+文旅+消费”链条的构建注入源源不断的“税动力”。
作为球类赛事热门举办区域,光明区的餐饮、住宿等文旅消费也得到显著提升。光明区现有持证酒店135家,客房总数达1.2万间,其中四星级标准以上中高端商务酒店17家。万豪、希尔顿、洲际、亚朵等国际知名酒店品牌纷纷在此布局。在各类体育赛事活动的加持下,2024年光明区住宿业完成营业额2.74亿元,增速高达16.4%,位列全市第一。同时,今年上半年也保持了较高增速,全区住宿业完成营业额2.17亿元,增速13.0%。
“我们酒店距离深圳市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不远,又挨着地铁口,今年以来,吸引了不少来光明参赛观赛的游客入住。”公明维也纳酒店财务负责人庄永烟表示。据统计,酒店今年前三季度营业额同比增长了近60%。
营业额的大幅增长,也增加了企业的用票需求。对此,深圳市光明区税务局主动对接企业,按照“线上预审+专人指导”的方式,提前梳理企业合同、用票记录等材料,在确保申请资料完整规范的基础上,用好风险指标和数智工具,加强审核把关,同时逐环节压缩内部审核时限,加快发票提额、用票申领等审批进度,及时满足企业用票需求,确保其相关业务顺利开展。
“在税务部门的时刻帮助下,我们的发票增额审批很快就办好了,有税务部门指导和把关,还不用担心涉税风险。”庄永烟对税务部门的贴心服务连连点赞。
一场赛事,点燃一座城的激情;一次消费,激发产业的创新;一种融合,催生无限的新业态。当下,深圳的体育经济正从单一的点状爆发,走向产业链、消费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的网状繁荣。深圳市税务部门将继续以精准化税费服务、合规化生态培育,助力深圳体育经济在这片改革热土上跑出更快的“加速度”,书写更精彩的高质量发展篇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