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烟台融媒11月11日讯(记者 杨春娜 通讯员 马晓凤 吴碧霞 摄影报道)烟台市区有这样一群平凡而伟大的劳动者,他们默默清理着城市的每个角落,以专业与责任,为城市注入温暖与文明。近日,我们走近部分环卫工人,听他们讲述扎根岗位、守护洁净的坚守故事。
公厕保洁员孙爱萍:擦拭出干净又暖心的便民空间
早上6点的南洪街,路灯还未熄灭,一抹橙黄色的身影已出现在街角公厕前——这是孙爱萍雷打不动的“开工时间”。从晨光熹微到华灯初上,她不断进行消毒、擦拭,让城市繁华的道路上始终有一处干净又暖心的便民空间。近日,我们走近这位坚守岗位12年的公厕保洁员,倾听她与“城市文明窗口”的故事。
“干这行哪有不辛苦的?但12年下来,早把这儿当成家了。”孙爱萍蹲在洗手台旁,仔细清理瓷砖缝隙里的污垢。南洪街作为烟台知名小吃街,本来如厕量就多,遇到节假日客流量激增,公厕保洁压力成倍增加。孙爱萍凭着坚守和细致,成了游客口中的“暖心大姐”。今年夏天,一位外地游客将装有身份证、银行卡和近万元现金的背包落在隔间,孙爱萍发现后赶紧上报并将背包收好,顶着38℃的高温在门口等了3个多小时,直到失主匆匆赶来。“这钱是孩子的学费,要是丢了可咋整?”失主感动得要给她现金感谢,却被她婉拒:“我只是做了该做的,换成谁都会这么做的,大家出门在外都不容易。”
寒来暑往,孙爱萍用自己的行动温暖了无数人。以前盛夏时,公厕内没有空调,她的工作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寒冬里,她早上6点就来清理公厕外的结冰路面,特意在门口铺设防滑垫,怕行人滑倒,自己的手却冻得通红开裂。家人也曾劝她换份轻松的工作,可她总说:“每个岗位都得有人干,我把公厕打扫干净了,大家用着舒心,这就是我的价值。”
如今,在南洪街一提起孙爱萍,商户和市民无不竖起大拇指。她用坚守把平凡的保洁工作做到了极致,让小小的公厕成为城市里的“暖心坐标”。12年来,孙爱萍负责的公厕始终保持着“六无六净”的作业标准。“公厕是城市文明的窗口,我们多花点心思,城市就多一分整洁。”孙爱萍用坚守诠释了“劳动最光荣、奋斗最美丽”的真谛。
![]()
清运队长初义辉:用汗水擦亮城市文明底色
凌晨5点的港城,只有零星的路灯与晨曦微光为伴,娄子山德衡建投清运基地已灯火通明。一个身着橙色工装的身影正弯腰检查垃圾清运车辆污水箱密闭情况,随后,他和早班司机再次确认了今天的清运路线——他,就是德衡建投清运队长初义辉,队员们口中“永远在一线的带头人”,一个把办公室搬到清运路上的人。
“光靠电话调度哪行?垃圾满没满、路况好不好,得亲眼瞧才放心!”这是初义辉常挂在嘴边的话,各个片区垃圾产量的变化、易满溢点的位置以及队员们反映的实际困难,他都了然于心。
“每天5点,第一遍清运工作开始。这个时候我是手机不离手,需要及时接听电话紧急调度工作。上午9点第一遍清运工作结束后,我会对易满溢点位进行巡查。”就在初义辉对记者讲述日常工作时,突然看见世兴路垃圾点位3个垃圾桶已满,他立马停下车,将垃圾桶稳稳扣在清运车起落装置上。待垃圾清运完毕后,便拿起扫把和铁锨将地面散落的垃圾清理干净,放好工具,继续赶往下一个点位。“我每天大概要跑七八十个点位,像这种小情况,我随手就干了,大问题会及时联系附近清运车组来处理。”
“对我们而言,看着市民在清爽的环境里开启新一天,再苦再累都值!”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沾满尘土的双手;没有惊天动地,只有永不停歇的脚步。初义辉用赤诚初心诠释着“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环卫精神,也代表着无数一线环卫人,在平凡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坚守。
法律支持单位:山东助商律师事务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