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联合国人权问题会议上,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孙磊一句“停止对冲绳(琉球)人民的偏见和歧视”,让日本媒体瞬间“破防”,也撕开了国际社会对琉球问题的沉默面纱。
这不是一次临时起意的外交回应,而是中国对日外交从被动防守转向主动出击的明确信号。
琉球地位未定的历史真相,再也不会被日本的刻意掩盖所遮蔽,就是要在国际舞台上明明白白、堂堂正正地讲清楚。
![]()
琉球从来不是日本的“固有领土”
谈及琉球,很多人会习惯性以为“冲绳就是日本的”,但历史的真相恰恰相反。
琉球,在明朝朱元璋在位期间就已经成为中国的藩属国之一,当时历朝历代的琉球国王都需要接受中国朝廷的册封,自此,琉球和中国之间就保持着紧密的、长达几百年的朝贡关系。
这种宗藩关系不是口头约定,而是有完整的册封仪式、外交文书和历史档案佐证,是当时东亚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
![]()
时间来到十九世纪末,彼时,日本经历过明治维新后朝着军国主义扩张的方向越走越远,最终用武力打破了这层和平关系。
1879年,在没有国际社会赞成的情况下,日本派兵进驻琉球,废除了这个存在几百年的王国,设立了如今的冲绳县,这不是赤裸裸的非法吞并吗?
当时的清政府虽国力衰微,但仍多次提出抗议和交涉,只是无力阻止这场强权掠夺。
![]()
从历史本质来看,日本对琉球的占有,从头到尾都带着武力征服的烙印,毫无“合法性”可言。
事实上,这种历史渊源的存在,也让琉球的百姓和日本本土之间存在着一种无法消除的隔阂。
这也是为什么至今为止,琉球依然保留着自己独特的语言、文化以及宗教习俗,凡是去过那里旅游的人都会感慨,这里和日本的差别太大了。
![]()
换句话说,这何尝不是琉球当地民众对自身历史的认同从未消失过呢?
美日私相授受算不得“主权依据”
如果说历史是琉球地位未定的基础,那么法理层面的硬伤,更让日本对琉球的“所有权”站不住脚。
二战结束后,《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早已明确界定,日本的主权仅限于本州、北海道、四国、九州四大岛及盟军决定的其他小岛,琉球并未被列入日本主权范围。
![]()
这意味着,二战后琉球的地位本就处于“未定”状态,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商议解决。
但美国的介入打乱了这一进程,1951年,美国主导签订《旧金山和约》,将琉球置于自己的“托管”之下,而这份条约中国根本没有参与,也从未承认其合法性。
1971年,美国和日本私下签订了《琉球归还协定》,旨在将琉球的施政权交给日本,可问题是,这两个国家始终没有对核心的“主权归属”问题进行清晰明确的解释和澄清。
![]()
这种未经联合国授权、也未征求琉球人民意见的“私相授受”,在国际法上完全无效,根本不能成为日本主张琉球主权的依据。
多年来,日本一直试图模糊这一法理缺陷,将琉球视为“固有领土”大肆宣传。
但在国际法律框架下,只要琉球的主权归属没有经过合法程序确认,“地位未定”就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
民心所向与实力提升的双重底气
中国敢于将琉球问题摆上台面,不仅有历史和法理的支撑,更有现实层面的双重底气。
一方面,琉球本地的独立倾向和民众诉求,为问题的发酵提供了土壤。
其实,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琉球当地的民众就开始寻求独立自治,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们自发成立多个民间独立组织,其中,琉球知事玉城丹尼等地方的领袖和中国始终保持着良好互动。
![]()
更重要的是,琉球民众对驻日美军基地的不满日益强烈。
琉球面积仅占日本全国的0.6%,却承载了70%的驻日美军基地,32座军事设施让当地民众的生活深受影响,噪音污染、安全隐患等问题频发,大规模抗议美军驻扎的活动屡见不鲜。
这种对日本中央政府的不满,以及对自身命运的自主诉求,让琉球的“地位未定”不再是单纯的历史议题,而是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现实诉求。
![]()
另一方面,中国综合实力的提升,为主动出击提供了坚实保障。过去,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多采取克制态度,面对日本的挑衅往往以理性回应为主。
如今,随着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增强和对等反制体系的完善,我们已经有能力打破被动局面,将日本不愿提及的“历史旧账”摆到台面上,用对方擅长的“人权”“法理”话语体系进行反击。
主动出牌改写对日博弈规则
琉球问题的提出,本质上是中国外交策略的一次重要转型——不再被动应对日本在台湾、东海等问题上的挑衅,而是主动设立议题,改写博弈规则。
![]()
过去,日本总是拿所谓“涉疆问题”“台湾问题”大做文章,试图在国际上抹黑中国,而中国的回应多是针对性反驳。现在,中国直接打出琉球这张牌,精准击中日本的“软肋”。
这种转型早有铺垫。
2013年《人民日报》就已提出“琉球问题可以再议”,2024年大连海事大学成立全国首个琉球研究中心,从历史、国际法、民族问题等多个角度开展系统性研究,为外交发声提供学术支撑。
![]()
孙磊大使在联合国的发言,正是这种“学术+外交”联动的具体体现,用国际社会听得懂的语言,重新定义琉球问题的性质。
这一举措的效果立竿见影,日本某些人的激烈反应,恰恰说明他们对琉球问题的“心虚”。
他们担心琉球地位被重新讨论,担心美军基地的稳定受到影响,更担心自己在国际上的道德形象崩塌。
![]()
而中国通过这一系列操作,不仅反制了日本的挑衅,更让国际社会开始关注琉球问题的真相,打破了美日长期以来的话语垄断。
中国把琉球地位问题摆上台面,从来不是要刻意制造矛盾,而是要还原历史真相、维护国际法尊严。
![]()
结语
日本如果还想在台湾问题上兴风作浪,就必须正视自己背后的“历史隐患”。
未来,只要日本不收敛挑衅行为,琉球这个“未结的账单”,就会一直被放在国际视野里,让更多人看清真相。
这不是外交炒作,而是公道自在人心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维护自身核心利益的正当选择。
参考资料: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