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浪潮席卷而来时,没人能只做旁观者——制造业用AI优化供应链效率,服务业靠AI升级用户体验,就连传统管理岗都在喊“不懂AI就跟不上节奏”。这时候,“与时俱进”不再是口号,而是要真真切切掌握“AI+领域”的复合能力,毕竟行业缺的从来不是单一技能的人,而是能让AI落地的“桥梁型人才”。
在深圳这座科创之城,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大学早就看准了这份需求,专门推出“双子星”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为想踩准AI风口的年轻人搭好了成长的台阶。
![]()
“双子星”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由该校的创新创业学院牵头,每年招生一次,首轮完全不额外收取培训费用,诚意满满。它的目标很明确:挖掘有活跃创新思维的人。不管你学什么专业,最终会分成两个方向平行培养,每班最多30人,保证精细化培育——一个是“AI+职业经理人”,帮未来的管理者补上技术盲区,不用再面对AI项目“看不懂、不敢管”;另一个是“AI+技术转移经理人”,教你把实验室里的科研成果变成能赚钱的市场产品,填补“技术到商业”的最后一公里缺口。
整个培养周期是两年,课程分三个模块推进:前两个学期打技术素养基础,学《技术基础》、《技术精英》这类课;中间两个学期融合管理或科创技能,比如《科技实践》、《管理实践》;寒暑假还会开设商业思维特训营、概念验证训练营,300课时里一半是课堂学理论,一半是动手练实战,安排在公选课或假期里,完全不耽误正常学业。
![]()
而且,这个计划不是深信大的“单打独斗”,而是政校行企三方一起发力,每一项特色都戳中“实用”二字。“双子星”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结束,学子们不仅能拿到学校发的“AI职业经理人”或“AI技术转移经理人”创新班毕业证,还能置换拓展课学分,要是表现突出,政校行企会联合给学子颁发领域认定证明,这在行业里可是实打实的“能力背书”。
实战方面的训练也不缺席,腾讯、华为这些头部企业的真实案例会直接搬进课堂,学子们还有机会去企业见习、参与真实项目,只要年度考核合格,100%能拿到学校创新创业奖学金三等奖及以上。在这一计划下,学子们既学了本事又有荣誉加持。
![]()
此外,“双子星”创新人才培养计划还为学子们带来了拓宽国际视野的机会。优秀学生能去海外名企短期研习,参与国际创业路演,接触真实的跨国业务,还可能拿到全额或专项资助,去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访问知名院校,不用自己花钱就能搭建全球人脉网络。
更难得的是,对于热衷于创业的学子,“双子星”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也准备了“一条龙服务”。深信大的大学生创业园会免费提供场地、水电网,还帮办工商财税代理,不用学子自己跑手续。要是能促成科技成果转化,学子们还能按实际收益获得相应激励,自己创办的企业营收也全归自己,没有后顾之忧。
![]()
深信大的“双子星”计划,就是为AI时代量身打造的“成长加速器”。对想在AI时代立足的人来说,这份计划解决的正是“学什么”、“怎么用”、“去哪发展”的核心问题,帮管理方向的人补上技术短板,帮科创方向的人打通商业路径,学校搭平台、企业给场景、行业给机会,三方协同把“能力”变成“竞争力”。要是你不想在AI浪潮里掉队,想在深圳的科创土壤里找到自己的位置,别错过这个机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