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电影史上,很少有一个IP能像“哪吒”这样,把一家公司的命运翻来覆去地改写两次。
2019年一次,2025年又来一回。表面上看,是续集成功,实则是注射了一针“强心剂”。
春节档一开局,这部国漫巨作仅用不到四周便扫荡159亿票房,直接把中国动画电影的天花板掀了一角,也把背后的主控公司——光线传媒,再次推上资本市场。
![]()
光线传媒靠着这部“续作”,确实在资本市场上活跃了一阵子。
有人说,这是“内容为王”的又一次胜利,是光线从2019年“哪吒1”之后,再次精准押宝、复制成功的经典案例。
但真相是:
就在《哪吒2》高歌猛进、稳坐票房榜第一名的同时,光线传媒的股价却从年内高点的41元,一路滑落至20元出头,几近腰斩。
即使在10月28日,光线披露了创纪录的财报:前三季度营收36.16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50%,净利润23.36亿元,同比飙升406%……
![]()
当天的股价却只跌不涨,市场反应几乎为零。
这让人不禁要问:
一家公司用一部电影创造了历史,为什么丢进市场却连一点水花也没有掀起?
等观众热情褪去、收入回落,我们才发现:哪吒2带来的,不是可持续的增长,而是一次短暂的提神。
光线,是赢了票房,还是输了未来?
一、“票房神药”:哪吒2带来了什么?
2025年春节,哪吒2在社交媒体和院线里一夜成神。
整部影片拿下了159亿票房,稳坐当年春节档、上半年总榜、全年亚军三大榜单。
虽然官方没有直接点名收入比例,但按照行业通行的拆账规则(出品方比例约为19%~22%之间,动画可能略高),保守测算光线吃下了超过30亿元的直接收入。
而根据光线发布的前三季度财报,他们当期的总营收为36亿元,同比拉高了近151%。净利润更是暴增至23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翻了4倍多。
说人话就是:哪吒这一次不仅帮光线挣了饭钱,还顺手还了去年的债,还把账面打理得漂漂亮亮。
![]()
但有个细节值得玩味:到了10月这份财报发布的当天,光线的股价居然下跌了,跌幅虽然不大(约0.12%),但这说明什么?
说明资本市场看懂了:哪吒2只是昙花一现,不代表公司真有续航力。
二、短跑冠军,能否参加马拉松?
从外行看,光线像是赌中了一个又一个爆款,堪称“爆款捕手”。
但从生意本质看,它的商业逻辑像是“定投彩票”:中一单,收益爆棚;不中,就是长年亏损。
2019年的哪吒1曾让光线迎来“神话元年”,2025年的哪吒2再度拉满成绩单。但两次之间的四年,光线几乎没有新的“神”。
![]()
回顾2020~2024年这5年,光线的年营收平均值在12~14亿元之间波动(去掉疫情年极端情况),净利润多次处于个位数浮动区,甚至出现了单季度下滑超过70%的“滑铁卢”。
哪吒2相当于突然打了一针“营收激素”,让整个公司瞬间回血。
但资本不喜欢短期热度,他们要的是可持续性,是内生性的造血。
毕竟,一部电影带来的几十亿,只要没有接班人,那就注定要被消耗完。
三、光线的问题不是没爆款,是只有爆款
回看光线的发展路径,不难发现,它是国内少有的“投资型内容公司”。
董事长王长田不走传统“自产自销”模式,而是通过旗下彩条屋,广撒资金、投资工作室,等内容孵化完毕后收割票房。
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可以降低风险、提升内容的丰富度。
但也存在极大的问题:
![]()
内容周期不可控;品牌绑定性不强;缺乏后链条变现能力。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哪吒IP的“半身残缺”。
一边是电影火爆全国;另一边,衍生品销售不给力。
根据第三季度的数据显示,哪吒2相关的IP衍生品、玩具、文创产品总销售收入不足1亿元,甚至低于不少二线潮玩IP(比如Labubu半年营收48亿元)。
这就像你家餐厅招牌菜火了,但顾客吃完就走,没有人带走打包,也没有人记住你家的酱料。
![]()
那只能靠下一盘招牌菜,来维持全店收入。
光线现在的经营模式,就是这么高风险。
四、“动画宇宙”是梦,但梦也得分期买单
当然,光线也不是坐以待毙,它正在试图扩张动画的上下游。
比如它早早控股猫眼电影,试图掌握“流量入口”;又试图强化自己在IP上的发言权,推广系列宇宙概念。
但这条路的问题是:“宇宙”不能靠一部电影撑起来,需要生态。
彩条屋虽然投了很多家动画公司,但目前能拿得出手的,依旧是饺子导演和可可豆工作室,其他的要么还在孵化,要么已经失联。
![]()
再看工艺链条——哪吒2片尾出现了上百家动画外包公司。这代表光线的动画工业化还没成型,依旧是靠“拼装式制作”硬堆出来的奇迹。
说白了,这不是流水线工厂,这是组装手工坊。
五、资本的耐心,不会等第三次哪吒
资本不会二次感动。哪怕哪吒再来一部三部,也很难让机构再给出同样的耐心。
部分机构已下调对光线2026年的盈利预测,理由不是哪吒不赚钱,而是“其他内容储备弱、IP持续能力不足”。
也就是说,哪吒给了光线一次漂亮的收官,但未来有没有开局牌,大家心里都没底。
你可以把哪吒比作“救命药”,但药是一次性的。资本不投资病人,资本投资自愈系统。
六、写在最后:不是缺光,是光散得太快
光线的问题不在于不够厉害,而是太靠单点发力。
它赢在电影,但输在了IP衍生;它聪明在投资,但短在了自建内容;它掌控了入口,但没有让内容从入口“转化变现”。
这就像一个拥有神弓的射手,却每次只能射出一支箭。
![]()
《哪吒2》让光线再一次站上山顶,但山下的地基仍然松动。真正能走远的,不是靠“神话”,而是靠“体系”。
我们当然希望哪吒3还能火,但更希望那个时候,光线不再靠神,而是靠自己系统稳定的造血能力。
神可以成就你一次,但不能救你一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