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弹射技术让美国陷入两难,辽宁、山东、福建三舰齐发,西太平洋的战略格局正在重塑。
“福建舰采用的电磁弹射,这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国际问题专家高志凯在《两岸圆桌派》节目中直言不讳,“特朗普总统最近说美国航空母舰要放弃电磁弹射,原因之一就是他们搞不定电磁弹射技术,老出问题。”
11月5日,中国第一艘电磁弹射型航空母舰“福建舰”在海南三亚某军港正式入列。
这艘满载排水量8万余吨的巨舰,凭借首创的常规动力搭配电磁弹射技术,引发全球关注。
![]()
01 技术革命:电磁弹射背后的中美博弈
福建舰一亮相,美国领导人就在公开演讲中表达了对美军航母电磁弹射装置的不满:“我喜欢蒸汽弹射,我们要回到蒸汽弹射时代。”
这一表态背后,是中美在航母技术上的路径分野。
军事专家傅前哨介绍,虽然美军“福特”级航母和福建舰都使用电磁弹射,但走了不同的技术路径。“福特”级航母采用中压交流供电系统,而福建舰使用中压直流综合电力供给系统。
技术路径的不同直接决定了性能表现的差异。
傅前哨指出,“福特”级的技术路线“周期长、能量损耗大,飞轮储能装置与电磁探测器配合的中间环节多,很容易出问题,而且一旦其中一条出问题,三条弹射器都不能用了”。
根据美军公布的数据,其电磁弹射装置连续弹射无故障次数仅达要求的十分之一。
相比之下,福建舰使用的电磁弹射装置能量利用率可达70%~80%,高于“福特”级的60%~70%,而且装置的安全性、可靠性更高,单条弹射器故障不影响其他使用。
高志凯在《两岸圆桌派》节目中幽默地说:“特朗普说,如果美国电磁弹射搞不好,那就改回传统的蒸汽弹射。但是美国人又发现蒸汽弹射已经没人能做了。”
更令人玩味的是,他透露了一个细节:“美国生产蒸汽弹射器的公司早就破产,但还有一个子公司留在北京,如今成了北京市下属的国企,有党支部书记在管着。”
![]()
02 战力倍增:从“绕圈”到远洋的跨越
福建舰的入列,不仅仅是一艘新航母加入序列那么简单,它标志着中国海军真正实现了从近海防御到远海护卫的历史性跨越。
与前两艘国产航母辽宁舰和山东舰相比,福建舰最突出的特点是采用了电磁弹射,这不仅是从滑跃起飞到弹射起飞的代际跨越,更带来了航母战斗力的倍增。
傅前哨解释说,滑跃起飞虽然能将飞机的滑跑距离缩短约三分之二,且建造成本相对较低,但受限于甲板面积,舰载机往往需减载油弹,直接影响作战半径和火力载荷。
而福建舰的电磁弹射可同时适配不同重量的舰载机,甚至可以根据每一架次舰载机的起飞重量“一对一”精准调节弹射力,实现每一架次舰载机满油满弹起飞。
弹射效率更是大幅提升。傅前哨指出:“采用蒸汽弹射的方式,每天最多能弹约120架次,而电磁弹射在极限状态下,甚至可以弹射200多架次。”
福建舰将成世界上首个能同时搭载舰载战斗机、舰载预警机、舰载无人加油机、舰载教练机和舰载无人机的航空母舰。
![]()
03 战略意义:从“小两岸”到“大两岸”
在福建舰入列后,台湾政论名家蔡正元感叹道:“当年毛泽东说‘中国人站起来了’。我常开玩笑,中国人过去是在陆地上站起来,还没在海上站起来;可‘福建舰’一入列,就等于中国人在海上也站起来了。”
蔡正元进一步分析,为什么他特别强调“福建舰”,而不那么强调“山东舰”和“辽宁舰”?因为“辽宁和山东舰还是比较传统,采用滑跃布局,综合战力还不能与美国航母相提并论。”
他毫不讳言地指出:“福建舰的战力按各项技术指标去算,综合作战能力已经压过美舰,这是不争的事实。”
高志凯则从地缘战略角度分析:“如果你要说‘福建舰’是不是冲着台湾地区来的?大家听我说,不是这样的。航母的使命不在近海‘绕圈’,而是去远海、深海执行任务。”
他直言不讳地指出:“我们有14个陆地邻国、6个海上邻国,但我们的装备设计主要就是针对美国。我们跟美国讲得很清楚:如果你要跟我打仗,你打不赢的。”
高志凯生动地比喻说,美国现在的心态是:“哎哟,我还是别惹中国了,离中国远点儿。现在美国撤到关岛还不安心,打算退到夏威夷,甚至再进一步往本土方向退。”
![]()
04 台海局势:“台独”焦虑与民众觉醒
福建舰入列,对台湾地区的影响尤为深远。
蔡正元观察道:“现在的确看得见也观察得到,民进党和‘台独’分子的焦虑在上升;过去那些长期‘挺台’的美国政客们也在焦虑。”
美国政客的焦虑有两个层面:一头是怎么从台湾攫取更多好处,他们想要的利益包括台积电、半导 体、军购预算、海军军费预算等等;另一头是怎么在台湾推进所谓“城市作战”战略,把台湾打造成美国对华冲突的“代理人”。
在岛内,“台独”分子的焦虑或者民进党的焦虑是显而易见的。
面对这种焦虑,台湾《联合报》民调显示,近9成民众强调两岸必须维持沟通以避战。
知名两岸关系学者苏起更是疾呼,台湾的处境正在快速恶化,军事上“完全没有反抗力量”,经济上也随着台积电赴美设厂而“快到头”。
他呼吁,台湾必须及早认清现实,不能假装民主、假装安全、假装过日子,只有主动和谈,才能自救,也才能真正避免战争。
05 未来展望:从三航母到核动力
随着福建舰的入列,许多军事爱好者已经开始期待中国的下一艘航母。
对此,傅前哨回应称,中国的航空母舰还在不断地发展进步,在排水量上,已经从6万多吨到了8万多吨,他预计,下一代的航母肯定会到10万吨以上。
针对中国什么时候能搞出核动力航母的问题,“我个人看法不要急,”傅前哨表示,“因为现在常规动力航母对解放军来讲,保证我们家门口的安全已经是足够了,而且可能还超越对手。”
他分析说,核动力航母最大的优势就是跑得远,而中国发展航母是为了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祖国的海上权益。
因此,目前来看常规动力航母是够用的。
傅前哨还谈到一个经济账:因为设计航母的成本很高,要做大量实验,如果只生产一艘,从经济上不合算。
“因此,下一艘航母,我个人看法应该还是常规动力,而且会在福建舰的基础上再做进一步细化优化,让它的综合性能更强。”
但他也肯定地说,最终中国一定会发展核动力航母,但是数量应该不会很多。
“我认为,中国的常规动力和核动力航母都会发展,但是必须按部就班,一步一步来,不同时期迈上不同的台阶。”
福建舰穿越台湾海峡赴南海训练时,中国社科院教授贺文萍评价说,这体现了中国的“战略克制与定力”。
如今,这艘巨舰正式入列,中国人在大洋上真正站直了腰。
电磁弹射系统使福建舰能够弹射各类舰载机,包括歼-35隐形战机、空警-600预警机等,成为真正的海上移动机场。
而美国《纽约时报》则指出,若解放军对台行动,福建舰初期作用可能不大,因为两岸距离太近,大陆东部沿海已有多处空军基地。
但它的真正价值在于与驱逐舰、潜舰组成打击群,部署在西太平洋,对台封锁,阻止外部势力干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