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2025年11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迎来成立76周年的重要纪念日。
在当天发布的庆生宣传片中,一款采用飞翼布局的隐身无人机低调亮相,随即引发全球关注。
这款被官方确认名为“攻击-11”的无人机,并非首次出现在公众视野,却在这个特殊的时间点亮相,无疑是官宣了其正式服役的消息。
作为全球范围内首款进入实战部署阶段的飞翼隐身无人攻击机,它究竟意味着中国空中力量怎样的变革?
![]()
空军76周年亮相
攻击-11的此次公开亮相,是中国空军76周年纪念日最受瞩目的亮点,更是全球无人作战领域的重要里程碑。
2025年11月11日,空军发布的庆生宣传片中,攻击-11的身影虽然没有过多特写,却以“正式服役装备”的身份完成了关键亮相。
这一画面背后,是中国在隐身飞翼无人机领域多年的技术积累与突破。
![]()
回顾攻击-11的公开历程,最早可追溯至2019年的国庆阅兵。
当时,这款采用无尾飞翼布局的无人机首次出现在公众视野,独特的外形设计让外界猜测不断。
此后,它一度从公开报道中“消失”,直到9.3阅兵再次亮相时,还曾被误认作舰载型的攻击-21。
随着空军76周年宣传片的发布,所有猜测尘埃落定,央视此前“国庆阅兵亮相机型均为现役装备”的说法得到印证。
![]()
更值得关注的是,攻击-11的亮相标志着全球无人作战进入“隐身实战时代”。
在此之前,美国的X-47B无人机虽达到较高技术成熟度,但最终因多种原因下马,未能转入量产和实战部署。
俄罗斯的S-70“猎人”无人机多次传出试飞消息,却始终未能解决核心技术难题。
![]()
不仅量产无望,还曾出现失控后被自家苏-57击落的情况。
攻击-11的正式服役,填补了全球高性能隐身无人攻击机实战部署的空白。
它的亮相,不仅是中国空军向76周年华诞的献礼,更向世界传递出明确信号,中国在无人作战领域已经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这种领先并非偶然,而是中国航空工业体系化突破的直接体现。
![]()
多地区实战部署
攻击-11的正式亮相不是终点,而是其走向多地区实战部署的公开信号。
这款被寄予厚望的隐身无人机,早已在不同战略方向完成布局,用实际部署行动验证着自身的实战能力。
美国《战区》网站披露,美国PlanetLab的卫星图像显示,至少3架攻击-11出现在西藏日喀则机场。
![]()
这座海拔3800多米的机场,是解放军在高原方向的重要空军基地,距离中印边境仅数百公里。
攻击-11在此部署,意味着它已经通过了高原适应性测试,解决了高海拔地区空气稀薄、氧气不足对发动机推力和飞行控制系统带来的挑战。
除了高原部署,攻击-11的舰载化部署准备同样引人瞩目。
![]()
2025年9月27日,央视在报道“海军三型舰载机成功在福建舰完成起降”时,同步官宣了攻击-11可上航母的消息。
多地区、多平台的部署态势,充分说明攻击-11并非一款停留在理论或测试阶段的装备。
从高原边境到远洋航母,它的部署范围覆盖了不同地理环境和作战场景。
![]()
每一处部署都有着明确的战略考量,既验证了装备的全域适应性,也展现了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向“全域作战”转型的坚定步伐。
能够在不同地理环境和作战平台上稳定部署,离不开攻击-11自身过硬的性能优势。
而这些优势正催生出全新的作战模式,让传统作战理念面临革新,推动中国空中力量从“平台对抗”向“体系对抗”转型。
![]()
作战新模式
攻击-11的性能优势集中体现在多个关键维度,隐身性能是其最突出的特点。
其采用全无尾飞翼气动布局,机体与机翼融为一体,取消了传统垂尾和平尾,彻底消除了这些部位带来的雷达散射源。
机身表面喷涂专用隐身涂料,进气道采用S型设计遮蔽发动机叶片,尾喷口采用锯齿状设计散射雷达波。
在感知和打击能力上,攻击-11同样表现出色。
![]()
机头配备的EOTS光电瞄准系统,是第五代隐身战斗机专用的多光谱复合探测装置,可实现360度全向探测。
这套系统整合了光电瞄准和光电对抗功能,具备高分辨率成像、自动跟踪、红外搜索与跟踪、激光指示等全套光电火控功能。
让攻击-11在不打开雷达暴露自身的情况下,就能精准捕捉目标,无需额外携带光电吊舱。
动力和续航能力为其长时间作战提供了保障。
![]()
搭载的非加力型涡扇-19发动机,针对不同环境进行了优化,在高原低氧环境和海洋高盐环境下都能稳定工作。
其最大航程可达4000公里,作战半径超过1500公里,最大飞行速度0.8-0.9马赫,续航时间长达6小时。
在空军作战体系中,攻击-11可与歼-20、歼-16、歼-35等有人战斗机组成作战单元,形成“有人机指挥+无人机突防”的协同模式。
在海军作战体系中,攻击-11扮演“忠诚僚机”的角色,与歼-35舰载机协同作战。
![]()
它可前出至敌方防空圈外执行侦察任务,或利用隐身优势贴近目标实施电磁压制,为舰载机编队开辟安全通道。
076型两栖攻击舰可搭载32架攻击-11,配合福建舰组成航母编队,通过电磁弹射器每45秒就能弹射一架,形成大规模无人机集群。
这种“隐身无人机+有人舰载机+电磁弹射平台”的组合,彻底改变了传统海上空战模式,形成了非对称作战优势。
![]()
结语
攻击-11隐身无人机的每一步都牵动着全球关注的目光。
这款全球首款正式服役的飞翼隐身无人攻击机,不仅是中国航空工业技术突破的结晶,更是中国空中力量转型的重要标志。
攻击-11的亮相和服役,不是为了挑起军备竞赛,而是为了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安全环境中,这款先进装备的列装,让中国拥有了更强大的战略威慑能力和实战能力,为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提供了坚实保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