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刚刚上任第八天的中国国民党主席郑丽文,选择来到这片历史伤痕累累的土地,为1950年代“白色恐怖”时期被处决的中共地下党员献花致意,成为岛内政坛爆炸性的新闻。
就在众人还在猜测她此行背后的政治意味时,党内前“立委”蔡正元就率先开炮,直斥其为“投降党主席”,还喊出“国民党应改名为中国国民投降党”的惊人言论。郑丽文到底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场祭拜作为她“登陆”的见面礼?她这一步,到底是破局,还是自断退路?
![]()
当天郑丽文献花的对象,包括吴石、朱枫、聂曦、陈宝仓等人,这些人当年都是台湾地下党组织中的骨干,在“白色恐怖”高压下被判处死刑。
吴石将军的身份尤其敏感,他曾是国民党高级将领,却在解放战争后暗中将《台湾战区战略防御图》等重要情报送往大陆,1950年因身份暴露被枪决。1973年被大陆追认为革命烈士。
多年过去,这些名字在台湾成为了历史教科书中模糊的注脚,如今却因郑丽文的一束花圈,再次站上了岛内政治的风口浪尖。
![]()
蔡正元的反应比想象中还要激烈。他不仅质疑郑丽文为何不先拜孙中山、蒋介石,甚至讽刺她“把国民党历史颠倒成了背叛史”,提出的改党名说法引发极大争议。网络上一片骂声,有人称他为“绿正元”,还有人怀疑他是“民进党的卧底”。
这种党内互撕的戏码,让不少基层党员陷入沉默。有资深党务人员坦言:吴石是烈士还是叛徒,历史本应说清楚,今天却成了政治斗争的筹码。
![]()
郑丽文并没有退缩。她在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此次祭拜是为了“历史和解”,不是为谁洗白,也不是为了制造争议。她强调两岸之间需要更多理性与理解,而不是长期的对抗与撕裂。
面对党内批评,她没有一味回应,而是继续推进自己的政治节奏。她在上任后第一时间处理党内人事改组,211位主委集体请辞后,她迅速组建起新的班底。这一系列动作被不少人解读为“强势掌控党权”,也有传言称她这是在为“赴大陆之行”清理障碍。
![]()
她这份“见面礼”究竟送给谁,其实并不难猜。就在她祭拜吴石的前后,大陆方面发来祝贺,明确欢迎她以国民党主席身份访问大陆。这场秋祭,或许就是她为未来两岸交流铺路的信号。
这种信号,在祭拜现场被进一步放大。当天一位台湾女青年,名叫陈竹音,含泪朗诵悼词,那段话在网上迅速引发热议:“你们的理想,终将在两岸统一的进程中实现。”
这句来自年轻人口中的悼词,比任何政治口号都来得有冲击力。不少人看到她的眼泪与坚定的声音,开始重新思考两岸的走向。
![]()
陈竹音并不是唯一的年轻人。据媒体统计,当天在现场的参与者中,约有八成是35岁以下的青年。他们不是被谁逼来的,而是主动前来参与悼念。他们举着“两岸一家亲”“我们都是堂堂正正中国人”的标语,高喊统一的口号。
国民党内部对此却陷入了撕裂。朱立伦保持沉默,侯友宜选择观望,一些老派政客则悄然退居幕后。真正站出来发声的,居然是一些新党成员,如副秘书长游智彬,他在社交媒体上公开力挺郑丽文,称她是“真正与仇恨告别的政治人物”。
![]()
不少岛内学者也表示,郑丽文的举动,可能是在为国民党开启一条“理性统一”的新路线。这条路线在当下的台湾并不主流,但在年轻人中却悄然发酵。蔡正元的攻击,可能正中郑丽文的下怀。他一边高喊“中华民国尊严”,一边不断制造党内对立,反倒让郑丽文在年轻人中赢得了更多认可。
他曾经攻击朱立伦、批评韩国瑜,现在又拿郑丽文开刀,有人形容他是“党内搅局者”,更有人说他根本不是统派,而是亲美反统的代表。他过去曾因中影案、电子脚镣事件陷入争议,又多次在公开场合批评大陆政策。这些历史,在今天被重新翻出,成为评价他立场的重要素材。
![]()
郑丽文的身份也并不简单。她出身民进党,后来转投国民党,曾经担任“立委”,也一路走到党主席的位置。她的转变,不只是个人政治选择,更折射出台湾政坛的复杂生态。
她上任后反复强调自己支持“九二共识”,认同一个中国框架,自称是中国人。她并不避讳统一话题,甚至把它作为政见的一部分公开讲出来。这种态度,在绿营眼中是“洗白共谍”,在蓝营部分人眼中是“路线转向”,在年轻人眼中却是“终于有人敢讲真话”。
![]()
秋祭之后的几天,马场町纪念馆的游客量翻倍。管理员说,以前一周来不了几个人,现在每天都有成群结队的年轻人前来拍照、献花、留言。吴石的照片下,多了一张张写着“统一”“和平”“民族大义”的便签。
一个老兵每周三都会来敬礼,他说自己等这一天等了几十年,现在终于看到了希望。郑丽文也没有停下脚步。她在出发前往北京的机场,面对镜头,轻声重复了三个字:“中国人。”记者问她是否担心党内弹劾,她笑着说:“该来的总会来。”
![]()
照片里,她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安检口后,镜头没关,话筒没停,岛内舆论却再度沸腾。这次秋祭活动,并不是从天而降的突发事件。自从1991年第一次举办以来,每年都有纪念活动,但从来没有国民党主席亲自出席。这一次,郑丽文破了这个局。
她不是单纯地祭拜,而是在用行动表态——国民党的历史需要重新整理,台湾的方向需要重新思考。不少评论认为,岛内年轻人正在觉醒。他们并不执着于蓝绿对决,也不愿再被去中国化教育困住。他们关心的是现实生活:能不能上岸工作、房价能不能降、未来有没有出路。
![]()
统一,恰恰是他们认为能解决这些问题的答案。陈竹音在直播中被问到是否害怕受到打压,她回答得干脆:“我讲的是真话,怕什么?”郑丽文的这一系列动作,是一场政治赌博,也是一场社会实验。她在台北留下了一个强烈的信号,然后飞往北京,开启她早已准备好的大陆之行。
这场风波是否会改变国民党?是否能打破两岸僵局?没人能立刻给出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岛内的风,已经吹了起来。
![]()
郑丽文用一场祭拜,点燃了沉寂已久的两岸话题。蔡正元的批评,未能阻止年轻人觉醒。统一的声音,正在岛内扎根。未来的台湾,将由这些敢于面对历史的人共同书写。
信息来源:
[1]岛内统派团体在马场町举办受难者秋祭大会,郑丽文:希望历史悲剧不再上演 环球网
[2]郑丽文出席白色恐怖追思会,栗正杰认同:不应用政治意识形态看待 海峡导报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