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林敏儿 11月7日至21日,2025深圳簕杜鹃赏花周全城绽放。7日,作为2025深圳簕杜鹃赏花周重要活动之一的“簕杜鹃在城市中的创新应用”国际交流会在深圳绿景酒店圆满落幕,海内外簕杜鹃领域专家、学者及行业精英齐聚一堂,通过经验分享与思想碰撞,促进产学研协同,推动簕杜鹃产业与城市生态建设的深度融合。
![]()
![]()
本次活动由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深圳市公园管理中心指导;在深圳市仙湖植物园、深圳风景园林协会、深圳市花卉协会支持下,由深圳市国艺园林建设有限公司主办;深圳市国艺生态园林景观研究院、深圳市簕杜鹃园艺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承办。
会议特别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尹伟伦,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杨立群,国际红树林中心临时秘书处秘书长、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湿地司原司长鲍达明,中国花卉协会秘书长张引潮,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区划研究所原所长、中国农业科学院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会长王道龙,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工程分会秘书长湛金锁,广东省花卉协会秘书长曾宋君以及来自国内外园艺界、城市规划界的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等。
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杨立群表示,本次国际交流会是赏花周的重要活动,聚焦簕杜鹃创新应用,推动产业合作升级。这契合深圳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理念,相信本次交流会必将为市花的创新应用注入新的活力,扮靓城市空间、提升宜居品质。
中国花卉协会秘书长张引潮指出,簕杜鹃作为深圳市花,是深圳精神与文化的独特缩影。期待以本次交流会深化合作、共谋发展,推动花卉种业自主创新与科技创新,提供高品质多样化花卉产品,助力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让这一美丽产业成为造福群众的幸福产业。
五位特邀主讲嘉宾发表了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精彩演讲,从多元维度为簕杜鹃创新应用提供了宝贵思路。
中国工程院院士尹伟伦发表了利用簕杜鹃生物学习性开展多功能利用的思考。“簕杜鹃作为深圳市花,在我国南方广泛应用,是构建一二三产协同开发的重要植物资源。针对其多元利用价值,应开展更丰富高效的分子生物学创新育种,培育高附加值新品种,服务于绿化祖国、建设美丽中国、打造园林城市、美化乡村、振兴农村的需求,推动簕杜鹃实现新发展。”尹伟伦说。
新加坡智慧城市创新交流中心主任赵秀玲博士以建筑师与智慧城市观察者的视角,探讨三角梅从外来花卉融入新加坡城市景观与国民记忆的历程。重点分析其在高架桥、酒店立面、公共步行桥等城市空间的应用案例,内容既涵盖园艺美学,更聚焦植物在城市构造中的功能价值,为景观、建筑与园林专业提供理解热带城市美学的新视角。
深圳市国艺园林建设有限公司设计院院长林琦通过对历届深圳市簕杜鹃花展的规划及作品的回顾,总结其成功经验,提出以“簕杜鹃长期主义”为宗旨的发展思路。针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分享簕杜鹃在私家园艺市场的发展思考及相关设计建议。
云南为君开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安泽重点探究簕杜鹃在其主要原产国——南美国家城市中的现代应用现状。通过分析其在原生地城市景观中的角色与呈现形态,为理解这一遍布深圳的市花提供独特跨文化视角,更启发了关于城市绿化与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新思考。
中国簕杜鹃研究、引进、科普、推广及国际交流合作的带头人夏志辉表示,已知簕杜鹃的栽培品种有近千个之多,均归属于三个原种和一个杂交种。不同物种的栽培品种有着不同的生理特性。了解自然状况下不同物种簕杜鹃栽培品种的开花特点,有助于我们在实际应用中正确地选择园艺品种。
下午,参会人员前往2025簕杜鹃赏花周主会场实地参观学习,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探索深度结合,实现了双向丰收。
此次交流会既是全球智慧碰撞的分享盛会,更是行业协同发力的合作起点。在专家学者的智慧引领与行业同仁的共同践行下,簕杜鹃将持续扮靓深圳城市风貌,成为传递城市文化基因、赋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