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国刮起反印度的浪潮?原因其实很简单:现在不止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都在反印度。印度人蛮厉害的,在各行业印度人混的风生水起,而且变成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
只要最近刷刷社交网络,打开新闻评论区,随便瞅一眼都能发现,印度人突然变成了众矢之的。
不是一两个国家在“吐槽”,这股子火苗已经蔓延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甚至有点像一场全球范围的情绪发酵。
有人说这是嫉妒,有人觉得是抢饭碗,还有人干脆把锅全甩给印度裔群体,说他们太能抱团、太会钻空子,可真要说清楚这事,没那么简单。
说到底,事情的本质其实很直白——印度裔群体在这些国家的“存在感”太强了,强到让人不得不关注,强到让不少本地人觉得不安。
几十年前,印度人出国打拼,没什么人注意;如今,硅谷搞技术的、加拿大跑运输的、澳大利亚开便利店的、英国讲课的,印度面孔随处可见。
更扎心的是,有些印度人已经成了跨国公司的大老板,比如微软、谷歌的CEO都是印度裔,这股子上升势头太猛,许多本地人一看,心里那个滋味就别提了。
其实,印度人能有今天的地位,不是靠运气,先说最核心的,语言和教育直接对标西方,英语本来就是官方语言,教育体制本身就是跟英国学的。
想想看,搞IT、搞工程、搞金融,门槛全都低了不少,再加上美加澳这些年技术移民政策一波接一波,印度学生、工程师几乎开了挂。
美国的H-1B签证、加拿大的“快速通道”、澳大利亚的技术移民,哪个不是给像印度这样培养理工科人才的国家开了绿灯?这波政策红利,印度人抓得牢牢的。
可现实就是这么拧巴。经济形势好的时候,大家觉得“多元文化”、人才流动挺好,印度人有本事,给社会添砖加瓦,可一旦经济下滑,工作难找,房子难买,情绪就炸了锅。
很多人觉得,印度人太会利用政策,太会抱团,还把职场搞成“自己人一窝”,这时候,什么“公平竞争”“机会均等”都成了嘴边话,背后其实是对自己利益的担心。
印度裔社区的抱团确实有点名堂,新来的留学生、技术移民,第一反应就是找同乡、抱团取暖,老乡介绍房源,校友帮拉工作群,哪怕是买菜,也能组个团。
刚开始,这种互助其实挺正能量,可时间一久,外人看着就有点不是滋味了,一家公司、一个部门,印度人多了,其他族裔就会觉得“天花板”越来越低,晋升路越来越窄,职场本来就内卷,这下又多了个“看不见的门槛”。
生活上的摩擦同样不少,有人吐槽,印度家庭聚会一开就是一大家子,动静大、气味重,节日庆典恨不得把邻居都吵醒。
对他们来说,这些是传统、是热闹。可对西方居民来说,隔壁太热闹就成了“扰民”,生活习惯差异就被放大到矛盾的层面,原本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日积月累,谁都觉得自己受了委屈。
但其实移民政策有漏洞,比如美国H-1B签证,外包公司帮着一个人多次申请,结果“名额”都被印度人占了,本地人一看,心里肯定不平。
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房价飞涨,媒体一报道,全怪新移民,印度人买房也成了“推手”,可说到底,房价涨是经济问题,不是谁买房的问题。
再有一个角度,外交风波把事情推向高潮,2023年加拿大锡克教领袖遇刺案,直接把加印关系搞僵,两国政府都没给对方好脸色,结果底层民众的情绪也跟着点火。
这种时候,印度裔社区自然首当其冲,什么矛盾都往他们头上堆,其实这和他们个体的做法关系不大,只不过成了政治博弈的“出气筒”。
其实,印度人自己也没少吃苦,刚到国外的时候,语言虽然没障碍,但生活压力山大,租房被坑、找工作被歧视、薪水被压低。
很多印度家庭三代挤在一套房里,拼命攒学费、还贷款,能走到今天,全靠拼命努力,可一旦混出点名堂,又成了众矢之的,这种反差,放在哪个移民群体身上都够呛。
谁抢了资源,谁就成了“靶子”,而印度人因为数量多、成功的例子多,自然成了最显眼的那一群,就像打游戏一样,哪个角色太强,肯定会被“削一刀”。
其实我们也可以换个角度看,印度裔群体的崛起,是全球化和技术浪潮下的必然产物,西方国家嘴上说欢迎多元,心里却难免有警惕。
过去他们需要外来技术人才,现在本地人觉得自己机会被挤压,态度转变也就顺理成章,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这些国家的本土青年,看到自己学历高、工资低、房价贵,心里自然不服气,面对改变不了的现实,甩锅成了出口。
对中国来说,其实也有一些启示,第一,移民群体的抱团和自助是生存之道,但如何兼顾本地社会的包容和公平,是每个多元社会都要面对的大问题。
第二,人才政策和产业结构的变化会引发社会结构的重组,任何“红利”都有可能变成新的矛盾点。第三,归根到底,社会竞争、利益分配才是矛盾的根源,盯着某个群体发难,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
![]()
![]()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