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全院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的监测与处置能力,近日,德州市妇幼保健院组织儿科、外科、儿童群体保健科、儿童康复与心理卫生科、公共卫生科多科室医护人员,开展了传染病监测与报告要求专题培训。首都儿科研究所德州儿童医学中心执行主任、德州市妇幼保健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葛绣山主持会议并作专题培训,有关科室20人参加培训。
![]()
急性弛缓性麻痹(AFP)不是一种单一疾病,而是一组以急性肌肉弛缓为主要特征的症候群。葛院长强调:传染病的监测与上报至关重要,任何延误都可能带来公共卫生风险;儿科、外科、儿保科等都可能接触到急性弛缓麻痹病例,各科室间协作尤为重要。
培训过程中,葛院长首先点明了目前普遍存在着AFP报告发病率低,从而导致监测敏感性不足的问题。他结合临床实际及工作要求,从病例的发现报告到后期的采样处置,详细讲解了传染病监测报告工作的具体要求,结合现场随机问答与案例分析环节,重点强调了“早发现、早报告、早采样、早送检”的核心原则,并针对部分环节中存在的认识偏差进行了即时纠正。他要求,务必保持AFP监测系统运转质量,及时发现并处置相关事件,加强各级培训。他鼓励大家把“哨”吹起来,在一线工作中多问为什么,发现新问题及时进行解决,为儿童健康提供坚实保障。公共卫生科副主任卢玉涛结合市疾控最新会议内容及我院三甲创建工作要求,强调了近期的工作重点。
此次培训,进一步提升了全体职工对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的认知,为提升病例发现能力、筑牢传染病防控防线奠定了基础。
(供稿单位:德州市妇幼保健院 季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