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厨房灶台前的郑永强
![]()
晋源家宴八碟八碗
![]()
晋源家宴八碟八碗
“八碟八碗”是流传于太原晋源地区的一种传统宴席形式,由八碟凉菜与八碗热菜组成,不仅承载着丰富的乡土情感,更是一部活色生香的饮食文化史。它源自古老的祭祀传统,历经千年传承,至今仍在晋源的餐桌上延续着温度与香气。2023年,晋源家宴八碟八碗技艺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如数家珍溯渊源
初冬,清晨5时30分,晋源老街还浸在薄雾里,郑永强家的厨房早已灯火通明,热气腾腾。灶台上,6口大锅同时冒着蒸汽,陈醋的醇厚、老汤的浓郁和卤肉的酱香交织弥漫。他俯身倾听锅中“咕嘟咕嘟”的声响,时而调整火候,时而用长勺轻轻搅动。
“听,这是小酥肉在‘说话’哩!”他笑着说,“火候差一分,味道就差十分。”说着,他掀开锅盖,一股浓郁的香气扑面而来,金黄的酥肉在汤汁中微颤,令人垂涎欲滴。
郑永强与这门手艺的缘分要从童年说起。今年52岁的他,回忆起往事时眼中闪着光:“我爷爷、父亲都是做乡村宴席的。记得上小学时,我就喜欢给他们打下手,帮着洗菜、递调料。那时候如果我做出点像模像样的菜,就特别有成就感。”这份源自童年的热爱与坚守,也让他收获了认可——他在2021年9月被认定为晋源家宴八碟八碗技艺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022年5月成为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对于八碟八碗的渊源,他如数家珍:“这道宴席最早源于上古祭祀文化。”他一边翻动锅中食材,一边展示正在制作的酱梅肉:“五花肉必须选用肥瘦相间的3层肉,用秘制腐乳汁腌制数小时,再蒸3个时辰。这酱汁是用祖传秘方调配的,咸中带甜,最能解腻增香。这都是祖辈传下来的智慧,每一个步骤都马虎不得。”
“‘八’这个数字也蕴含深意。”郑永强指出:“在道教文化中,‘八’代表着完整和圆满,亦暗合八卦,体现天地万物的运行规律。”
匠心独运味无穷
“很多人以为八碟八碗就是固定的16道菜,其实它是一个完整的体系。”郑永强揭开蒸箱,指着整齐排列的碗菜解释道,“八碟凉菜,是宴席的先锋;八碗热菜,是宴席的主力。具体的菜品也会根据季节、场合和客人的需求调整。”这套规制背后,是晋源人待客的真诚与体面。
“一桌地道的八碟八碗,从来不是一蹴而就。”他指着灶台旁几盆已凝如琥珀的皮冻说,“像这皮冻,得用新鲜猪皮慢火熬煮四五个时辰,再静置一夜,才能这般晶莹弹润。还有那馂鸡块,煮鸡只是第一步,更要等待鸡汤在低温中自然凝冻,让鲜味锁进每一丝肉缝里——这些都急不得。”他解释道:“若是第二天要办婚宴,头一天清晨就得开始备料,熬汤、炖肉、制冻,直至深夜;次日天未亮又得起身,蒸制碗菜、调制凉碟、准备热炒。”时间,是这道宴席最隐秘也最关键的调料。
八碟八碗的独特,在于其包容性。“我们是民间家宴,跟晋商商贾宴、官宴的八碟八碗不一样。”他强调,“我们用的是本地食材,不需要高端原料,讲究就地取材、物尽其用。春用野菜,夏用瓜果,秋用五谷,冬用干菜,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味道。”
谈及传承中的创新,郑永强颇有心得,“以前八碗中有烧肉方和烧肉条两道相似的蒸肉菜,现在人们讲究营养搭配,我们就保留一个,另一个用更清淡的菜替代。”设备改良也是他关注的重点。“以前用老锅老灶的炭火,虽然能慢火慢炖,但卫生方面不如现代化设备。现在我们用现代化的设备精准控温控火,既保留了传统风味,又保障了食品安全。”
守正创新向未来
“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不能死守,要活传!”这是郑永强常挂在嘴边的话。为了让这门古老技艺焕发新生,他在保留传统精髓的基础上,积极尝试创新。
他在新媒体平台的探索尤为引人注目。抖音账号已收获8万多粉丝,视频中他不仅演示传统菜品制作,还深入讲解其中的文化内涵。郑永强翻看着评论区留言说,“每次拍摄传统菜肴和餐饮知识文化的短视频,反响都很好。让我惊喜的是,很多年轻人对传统饮食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让他对非遗传承的前景充满信心。
郑永强对未来的规划清晰而坚定:“我们要把老一辈的传统精髓留下来,传承不守旧,创新不忘本。不仅要传承技艺,更要传承文化,这需要一代代餐饮人认真做工作。”线下,他积极拓展传承路径,常赴各地开展教学,还将八碟八碗设计成便于携带和邮寄的真空包装礼盒,让远在他乡的山西人也能品尝到家乡味道。目前,北京、上海甚至新疆都有订单,传统美食在现代社会依然生命力蓬勃。
郑永强的手机里保存着许多珍贵瞬间:老人尝到传统味道时眼角的泪光,海外游子收到真空包装时发来的感谢,年轻学徒首次独立完成宴席时的自豪笑容……“这些瞬间,让我觉得所有的坚持都值得。”他动情地说,“八碟八碗不仅仅是一桌菜,它连接着过去与现在,维系着游子与故乡,更承载着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记者 武玉洁 段晓宇
记忆档案
晋源八碟八碗源于上古农耕祭祀,秉承西周分封制的格局,成形于隋唐五代而盛于明清传承至今,彰显古晋阳传统农耕文化的鲜明特色,体现稻作农业和旱作农业和合交融,散发出独特而浓郁的乡土气息。后演变为年节、婚嫁、祭祀、祝寿等场合的固定菜式,一般选用鲜嫩食材和地标特产,经过精烹细制,让简单普通的食材激发出鲜美味道。
来源:太原晚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