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屯堡·家国六百年——屯堡文化交流传播系列活动”之一的屯堡文化调研采风团走进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文化学者、媒体记者、网络达人及旅游博主们分三组奔赴大西桥镇九溪村、吉昌村,七眼桥镇云峰屯堡景区和旧州古镇,沉浸式体验感受屯堡文化作为“活态历史”的独特魅力。
当天上午,采风团第一小组走进被誉为“冷兵器时代最后堡垒”的云峰屯堡景区。行走在石屋、石墙、石巷构成的村落中,大家被高低错落、巷巷相通的防御体系所震撼。
![]()
活动现场。
采风团穿行其间,用镜头记录这一融合江淮风格与黔中山地的建筑奇迹,沉浸式了解屯堡建筑与文化的保护利用成效。
贵州食品工程学院乡村振兴电商产业学院副院长田秋屿:“我们在这个时代变迁非常快的环境下,还能够把我们的传统文化、非遗保存得这么完好,我觉得当地非常用心。”
本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金柏益:“1989年的时候,我们村率先把古村落的保护作为我们的工作重心。同时在2017年的时候,就把传统古村的保护纳入了村规民约,让我们的老百姓按照村规民约去守好我们古人留下的这个宝贝。”
第二小组先后走访了九溪村与吉昌村。在九溪村,处处保留着屯堡文化的鲜明特色。身着屯堡服饰的屯堡嬢嬢们更是瞬间成为关注焦点。
![]()
活动现场。
大家围绕在一起交流,从服饰形制、纹样与穿戴习俗中,感知明代遗风与族群记忆在当代生活中的延续。
网红博主“良辰美景黎公子”:“作为一个自媒体博主,我最大的一个感受就是当地的这些嬢嬢们,无论是她们骨子里,还是整个服饰细节上面,那种家乡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我对于她们的服装很感兴趣,后续我也想从文旅角度,从她们的服饰出发,再去做一些视频。”
在汪公庙前,一场原汁原味的屯堡地戏正在上演。面戴额冠、手持木兵的表演者随鼓腾挪,唱腔浑厚粗犷。嘉宾们看得目不转睛,纷纷以影像记录这项“明代军屯活化石”。
![]()
活动现场。
随后,采风团围绕国家级非遗“抬汪公”,与寨老们深入交流,老人们娓娓道来,为此次调研提供了珍贵的口述史料。
网红博主“春秋燕子”:“屯堡地戏,它有历史之美、文化之美,还有诉说着我们屯堡人对忠、义、勇的价值追求。地戏里面蕴含着很深的家国情怀,我非常希望各地的朋友来到安顺,来到屯堡,来看我们屯堡地戏。”
在旧州古镇,采风团第三小组的成员们沿主街走访了万里封侯、旧州客栈等建筑,从精雕门楣与连绵砖墙间,读取岁月留痕。
在木雕馆内,成员们面对面深入了解了融合江淮细腻与黔中质朴的独特艺术风格,感受传统技艺在当代的传承活力,近距离体验屯堡文化与日常生活的深度融合。
![]()
活动现场。
“老孟精读贵州”主创孟丹庆:“我来旧州不止一次了,每次来都有新的感受。因为旧州在贵州的屯堡文化当中,我觉得是比较特殊的地方,一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当中各种文化相互融合。第二,旧州是一个非常适合休闲的地方,每次来我的心里都特别平静,找个地方坐着喝喝茶、读读书,然后享受一下午后的阳光。”
据悉,此次屯堡文化交流传播系列活动以“屯堡·家国六百年”为主题,涵盖2025年屯堡文化大会、屯堡文化调研采风行、明“潮”市集等多项活动。活动旨在通过调研采风、文化大会及明“潮”市集等多种形式,全面解读屯堡文化。其中,采风团主要聚焦屯堡文化经典地标保护、活态传承实践及文旅传播现状开展深度调研,进一步挖掘屯堡文化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持续提升多彩贵州文化影响力与传播力。(图/文 谭可青、罗爽、廖盈、孙德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