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报道,美国空军近期向立法者提交报告,称将战斗机机队规模扩大至1558架,较当前的大约1271架增加近300架,以实现低风险执行和维持行动。为达成目标,美国空军正推进现代化改造,包括引进F-35A、F-15EX等新型战斗机,并开发“协作战斗机”与载人战斗机协同作战;
![]()
- F-35A“闪电II”:约500架,第五代隐形多用途战机,是机队核心基石,计划最终采购1763架。
![]()
- F-16C/D“战隼”:约644架(含现役及国民警卫队),第四代多用途战机,承担近距支援、战术侦察等任务。
![]()
- F-15E“攻击鹰”:215架,重型多用途战机,主打纵深打击与对地攻击。
- F-22A“猛禽”:162架,第五代隐形空优战机,负责高端制空权争夺,生产线已关停。
![]()
- F-15C/EX“鹰”系列:共约94架(F-15C约86架+F-15EX约8架),F-15C逐步退役,F-15EX主打防区外打击与高超音速导弹搭载 。
- A-10“疣猪”攻击机:103架,定位近距空中支援与反装甲,计划2026财年末前基本退役。
![]()
但是,报道称,实现该目标面临多重挑战,如预算不足、工业产能限制及技术问题。例如,F-35的Block 4升级计划因多次推迟已被缩减,2026年预算提案要求将F-35A年采购量减半。美国空军则希望通过增加F-35A采购(如年购100架)及调整生产结构(如减少F-35B产量)来应对—总之,美国空军希望借助增加先进战斗机、无人战斗机数量维持全球军事霸权!
![]()
面对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持续军事高压、挑衅和核扩散,中国空军正在加速前行,只是依旧与美国空军4.5代和5代战斗机构成的机群有差距;截至2025年11月,中国空军现役战斗机核心型号与数量包括:
![]()
歼-20“威龙”系列:现役总数约350-500架(含基础型、歼-20A换装涡扇-10B发动机型、双座歼-20S协同作战型),覆盖五大战区14个航空兵旅。其年产量稳定在80-100架,生产线采用脉动式装配技术,国产化率超95%。歼-20S作为全球首款服役的双座隐身战机,具备指挥“忠诚僚机”集群作战能力,已参与台海、南海方向实战化演训;
![]()
歼-35“鹘鹰”系列:空军型歼-35A现役约50架,海军舰载型歼-35完成福建舰电磁弹射测试,进入批量生产阶段。其定位为“海空通用五代机”,与歼-20形成“高低搭配”,未来将逐步替代歼-10C承担高频次多任务需求;
![]()
歼-16系列:现役总数超过500架(含电子战型号歼-16D),是全球规模最大的重型多用途机群。载弹量达12吨,可挂载霹雳-17远程空空导弹(射程超400公里)、鹰击-12反舰导弹等,承担远程打击与区域拒止核心任务。歼-16D电子战机已形成战斗力,在台海演训中对“爱国者”雷达压制成功率达91%;
![]()
歼-10C“猛龙”:现役约450架,占歼-10系列总数的60%以上。其配备有源相控阵雷达(探测距离160公里)和涡扇-10B发动机,可同时跟踪12个目标并打击其中6个,性能对标美制F-16V Block70,主要部署于东部、南部战区执行国土防空与战术支援;
![]()
歼-11B/BS:深度国产化型号,换装国产航电与涡扇-10B发动机,侧重远程制空,约350架;
歼-11BG:升级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改进型,承担空中拦截任务,约100架;
俄制苏-27/30/35:剩余约160架,逐步退役中。
歼-7/歼-8系列:已基本退出一线作战部队,剩余约100-150架用于飞行员过渡训练及靶机改装,计划2027年前全面退役。
![]()
![]()
俄制苏-35:现役24架,部署于南部战区,主要用于对抗美军F-35A在南海的活动,其“雪豹-E”雷达对隐身目标探测距离达40公里。
苏-30系:70-100架。多用于日常巡航、护航以及驱逐外国军机任务,逐渐退出现役;
所以,中国空军序列还有数百架老旧战斗机,完全无法满足高强度战争的需求,而且,印度、日本、韩国等积极采购5代战斗机,它们已经形成对中国的包围圈,未来将取代了美国空军的主力地位:尤其是日本,他正在研发先进高超音速导弹和机载巡航导弹,五代机数量不断增加,造成中国在东海的巨大压力,因此,绝对的空优对中国至关重要!
![]()
中国空军现役战斗机总数约1400-1500架(不含海军航空兵),其中四代半及以上机型占比超70%,五代机数量(400-450架)已超过美国F-22与F-35A在亚太地区的总和(约260架)。至2028年,预计五代机总数将突破800架,形成对美军的全面优势;
![]()
歼-20:成飞四条脉动生产线实现年均100架产能,涡扇-15发动机量产列装后,超音速巡航时间提升300%,战场生存能力显著增强;
歼-35:沈飞加速扩产,目标年产50架,外贸版FC-31“海东青”已获巴基斯坦订单,单价仅8000万美元,不足西方同类战机60%;
六代机研发:歼-36原型机于2025年4月首飞,采用三发设计(两台WS-19变循环发动机+1台斜爆震冲压发动机),具备5马赫高超音速飞行能力,预计2030年前后服役。
中国空军已构建“歼-20制空+歼-16打击+歼-10C补充+空警-500指挥+运油-20支援”的完整作战链。例如,歼-20与无侦-8高超音速无人机协同,可在西太平洋形成“发现-定位-打击-评估”闭环,对美军关岛基地构成直接威胁;
![]()
同时,中国空军正在列装各种无人战斗机(美空军所谓的“协作战斗机”),它们已经部署在南海、青藏高原等区域,逐渐形成智能远程作战能力,达到或者满足中国空军的远程拒止要求—在这个层面上,中国已经领先美空军了;
中国空军正在拉开与美国空军的优势在于预警机:大型预警机空警-3000准备入役,而美国空军的E-7 项目受到重创,可能会转中小型预警机—这是战场预警能力的丧失标志!中国大型预警机最大的问题是产能需要提高:运-20系运输机是各类型新特种机平台,由于厂家任务繁重,每年供应给大型预警机的数量有限;
通过长期积累,中国空军已经投入三军高速数据链、量子通信、机载激光通信(测试)等网络战/链,每架战斗机/飞机都可以形成一个信息节点,制域信息权得到保障;
虽然,中国空军没有参加过热战,但是,通过驱逐入侵者飞机、参加海外交流和演习、执行台海巡飞任务等,获得诸多技术来源和经验,新的战术和战略不断更新和发展。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告知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