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都说张飞瞧不上吕布的人品。
省省吧,朋友。
那句“三姓家奴”骂的真是道德?
拉倒吧!
虎牢关下,哪有什么英雄相惜。
不过是两种“搞钱”模式的对撞!
一个,是玩命的“合伙人”。
另一个,是顶级的“职业经理人”。
你真以为吕布“不敢相逼”是怕了?
![]()
他是怕这笔买卖亏本!
一、“三姓家奴”?骂了个啥?
虎牢关下,张飞一声“三姓家奴”,吼得是地动山摇。
吕布当场掉头,放弃公孙瓒,直扑张飞。
为啥?
真被骂破防了?
没错,但不是因为“道德”。
咱们用“史海老油条”的方式翻译一下张飞这句话:“你这个毫无职业道德的‘打工仔’!”
你细品。
吕布的第一任老板,丁原,对他不薄,许了高位。
为了赤兔马和金银(这是“资源”),吕布把丁原的脑袋当“投名状”送了。
第二任老板,董卓,收他做义子,权倾朝野。
![]()
为了貂蝉(这是“欲望”),他又一戟捅了。
在张飞这种“元老级股东”看来,吕布这人,简直是“行业公害”。
张飞是什么人?
他是“刘备集团”的早期投资人,出钱出力的那种。
他的全部身家性命,都押在了“刘备”这支“原始股”上。
他最恨的,就是吕布这种“恶意跳槽”、“背刺老板”的“职业经理人”。
这种人拿了高薪,非但不为公司创造价值,还卷走核心资产(赤兔马、西凉兵),最后还把老板给办了。
这破坏的是整个“东汉末年职场”的规矩!
所以,张飞这一嗓子,不是替天行道。
这是一种“合伙人”对“超级打工仔”的天然鄙视。
![]()
“你丫连最基本的‘契约精神’都没有,凭什么跟我老板(刘备)一个桌子吃饭?”
吕布气的,是张飞揭了他最痛的短板——他的“职场信用”,全破产了。
二、吕布: 拿钱办事的打工皇帝
咱们得搞清楚,吕布的“人设”到底是什么。
他不是“主公”,他是个“雇佣兵”。
是东汉末年最顶级的“武力外包商”。
他的核心产品,就是他自己和手下那支并州狼骑。
他的经营理念非常纯粹:“谁给的价高,我替谁卖命。”
你看他的职业路径:
跟着丁原,是丁原的“王牌”。
跳槽到董卓,是董卓的“保镖”。
董卓倒了,他跑去投袁绍。袁绍怕他,他又去投张杨。
最后占了徐州,才算勉强当上了“CEO”。
但他这个“CEO”,当得还是“打工仔”思维。
他没有曹操那种“一统天下”的战略目标,也没有刘备“匡扶汉室”的政治口号。
![]()
他的所有行动,都围绕着“短期利益最大化”。
从刘备手里抢徐州,在他看来,天经地义。
“你刘备自己没本事守家,这块‘肥肉’(资产)放在那里,我不拿,别人也会拿。 ”
这就是一个“机会主义者”的典型逻辑。
吕布,就是那个拿了天价年薪、开着法拉利、在各个大厂之间反复横跳的“金牌经理人”。
他只相信自己的“业务能力”(武力),不相信“公司文化”(义气)。
这种人,在公司(乱世)的上升期,是宝贝。
一旦公司(局势)开始清算,他就是第一个被裁掉的。
因为他,没有“忠诚”这种昂贵的“附加值”。
三、张飞: 入股的兄弟合伙人
张飞的模式,跟吕布是两个极端。
如果说吕布是“打工皇帝”。
那张飞,就是“兄弟合伙人”。
《三国演义》里说“桃园三结义”,那是小说家言。
但真实的历史上,关羽、张飞和刘备的关系,史书用了八个字:“寝则同床,恩若兄弟。”
张飞不光是刘备的保镖,他是“刘备集团”的“天使投资人”。
![]()
史书记载,刘备刚起兵,张飞和关羽就“亡命随之”。
张飞家里是有钱的,“世有田产”。
他是卖了家当,跟着刘备这个“穷光蛋”一起“创业”的。
他的“义气”,不是挂在嘴上的口号。
那是他的“沉没成本”!
他投了钱,投了命,投了半辈子。
“刘备集团”这艘船要是沉了,他张飞就得跟着一起完蛋。
所以你再看张飞打仗。
他为什么那么“莽”?为什么“不要命”?
当阳桥上,他为什么敢一个人“据水断桥”?
因为他不是在“打卡上班”,他是在“保卫自己的资产”!
他跟吕布那种“到点下班”、“打不过就跑”的雇佣兵,心态上就不是一个物种。
吕布可以换十个老板。
张飞只有一个老板,那就是他自己(和他的大哥)。
他是在为自己的“股权”而战。
这股“狠劲”,吕布这个“打工仔”是学不来的。
四、徐州“不逼”: 怕还是不划算?
好了,说到关键问题了。
徐州那一夜,张飞喝高了,丢了城。
吕布带着大军追上,张飞身边就十八个骑兵。
![]()
史书记载:“布素知飞勇,亦不敢相逼。”
很多人把这句“不敢相逼”,解释为吕布“害怕”张飞。
害怕他喝醉了发酒疯?
朋友,你当吕布是三岁小孩?
他是纵横沙场的猛将,会怕一个“醉鬼”?
咱们用“打工皇帝”的思维模式,来算一笔账。
吕布当时的目标是什么?
是“徐州城”这个“超级资产”。
他已经拿下了,刘备跑了,张飞也跑了。
目标已经“100%”达成了。
这时候,他去追杀张飞,收益是什么?
收益是“零”。
杀一个张飞,徐州城不会多一分钱税收。
但“成本”和“风险”呢?
风险一(战术风险):张飞是“万人敌”,困兽犹斗,真把他逼急了,他反咬一口,吕布这边就算赢了,也得崩掉几颗牙。这叫“战损比”不划算。
风险二(战略风险):杀了张飞,等于和“刘备集团”彻底“死磕”。刘备背后还有曹操、袁绍这些潜在的“同盟”。吕布刚拿下徐州,立足未稳,他最需要的是“稳定”,不是“树敌”。
所以,吕布的计算器“啪啪”一按:
“追杀张飞 = 0收益 + 高风险。”
这笔买卖,亏到姥姥家了。
那还追个锤子?
“不敢相逼”,不是“我好怕怕”,而是“这事儿不划算,没必要”。
这是“职业经理人”最冷静的“成本控制”。
五、白门楼: 合伙人笑到最后
最后,白门楼。
这简直是两种“商业模式”的“期末汇报”。
“打工皇帝”吕布,被捆得像个粽子。
他的“核心产品”(武力)被缴械了。
他“跳槽”的“职业路径”也走到头了。
他有什么反应?
他第一反应,还是在“找工作”。
他先是对曹操说:“老板,你带步兵,我带骑兵,天下无敌!”
他想“入职”曹操集团。
然后他又对刘备说:“玄德,你当座上客,我当阶下囚,帮我说句话啊!”
他想让刘备(前同事)帮他做个“背书”。
他到死都在“打工仔”的逻辑里。
结果刘备怎么“背书”的?
“明公不见布之事丁原、董卓乎?”
(老板,你看看他前面那两份“工作履历”?)
这一下,直接把吕布的“简历”判了死刑。
刘备这句话,也不是什么“道德审判”。
![]()
这是“合伙人”对“职业经理人”最狠的“行业封杀”。
“这个人,信用破产,谁用谁倒霉。 ”
再看张飞呢?
张飞站在曹操身边,全程“冷眼旁观”。
他一句话都没说。
他需要说吗?
他,作为“刘备集团”的“创始合伙人”,已经“熬”死了这个最能折腾的“打工皇帝”。
他们的“公司”虽然小,但“活下来了”。
而吕布,这个曾经的“业界神话”,因为没有自己的“根据地”(核心资产),没有“铁杆团队”(合伙人),最终被“市场”(曹操)无情地“清退”了。
这场较量,从虎牢关骂“三姓家奴”开始,到白门楼上“简历”被废。
从来就不是武力高低能决定的。
这是“长期主义”的“股权合伙人”,对“短视套现”的“超级雇佣兵”的,一场完胜。
结语
所以你看,张飞和吕布这笔账,哪有那么复杂。
剥开那些“忠义”、“背叛”的道德油漆,底下清清楚楚写的,还是“利益”和“生存”。
吕布的“打工皇帝”模式,在乱世初期,来钱快,威风八面。
张飞的“入股合伙人”模式,在前期,苦哈哈,天天被人追着打。
但笑到最后的,偏偏是那个“傻傻”坚持的“合伙人”。
这事儿,搁在今天,其实也没变。
在职场上,你是更想当一个“吕布”(能力超强,谁给钱多跟谁,但风险也高),还是一个“张飞”(绑定一个老板,跟他死磕到底,赌一个未来)?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真心话”。
参考文献 [晋] 陈寿:《三国志》 [南朝宋] 范晔:《后汉书》 [北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