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治市人民医院肿瘤内科为一位66岁李某精准诊断罕见肺部良性肿瘤——硬化性肺细胞瘤,卸下了她长达数月的心理负担。
李某在常规体检中CT影像显示,右肺出现了一个“占位性病变”,位置非常特殊——藏匿在心脏后方,与降主动脉之间,疑似恶性的影像学特征,以及位置的特殊性使得医生们高度警惕。为了明确诊断,李阿姨进一步完善了支气管镜下肺穿刺活组织检查。活检后的病理报告显示:未见肿瘤细胞。这一结果暂时排除了恶性肿瘤,但心脏旁的这个“不明占位”仍然让李某全家忧心忡忡。
因为这个位置的占位病变具有三大诊断难点:一是位置隐蔽,诊断难度大。位于心脏后方、降主动脉之间的病灶,在传统的影像学检查中不易被观察到,且这个区域毗邻重要器官,一旦发生问题,后果严重。二是良性恶性难以定论。初次活检阴性,但影像学又显示存在占位,这种“矛盾”让诊断变得复杂。有时早期或不典型的肿瘤细胞可能被漏掉,或者病灶本身就有特殊的结构,增加了病理诊断的难度。三是潜在的风险。无论是良性还是恶性,任何位于重要器官旁边的异常增生物,都有可能随着体积的增大而对周围组织器官产生压迫,影响正常功能,甚至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
肿瘤内科微创学科组经过全面评估,为李某制定了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方案。这是一项技术要求极高的微创手术,需要在影像学(如CT)的引导下,精确地将细长的穿刺针送达肺部病灶,提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分析。
术后病理结果终于揭开了这个“心脏旁的秘密”——硬化性肺细胞瘤,一种罕见的肺部良性肿瘤。得知这一消息,李某和家人如释重负。
此次精准诊断展现了长治市人民医院肿瘤内科微创学科组在疑难病例诊疗方面的专业实力,凭借先进的微创技术和严谨的态度,从影像学诊断到支气管镜检查,再到CT引导下穿刺活检,多学科团队密切协作,确保了诊疗流程的精准高效。今后,肿瘤内科将继续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用专业的医疗技术,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来源:长治市人民医院
编辑:贾霄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