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0日,一则关于前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球星汤姆·布雷迪克隆已故爱犬的消息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热议。这位传奇运动员在社交媒体上透露,自己现在饲养的爱犬朱妮(Junee)是通过克隆技术“复活”的,而提供这项服务的公司,正是此前因“复活恐狼”计划而备受争议的巨像生物科技公司(Colossal Biosciences)。
2023年12月,布雷迪与前妻吉赛尔·邦辰共同饲养的爱犬卢阿(Lua)不幸离世。这只比特犬混血犬陪伴了布雷迪一家多年,被视为家庭的重要成员。卢阿的去世给布雷迪带来了巨大的悲痛,而克隆技术的出现,似乎为他提供了一种“延续”爱犬生命的方式。
![]()
据布雷迪透露,克隆卢阿的血样采集于它离世前,由巨像生物科技公司通过无创技术完成。该公司在克隆领域拥有领先的技术,其“物种复活”项目更是吸引了全球的目光。今年4月,巨像生物科技公司宣布启动恐狼培育计划,试图通过基因技术复活这种已经灭绝的物种;9月,该公司又宣布在复活渡渡鸟的研究中取得了重大突破。布雷迪的克隆爱犬,只是该公司众多项目中的一个“副产品”。
布雷迪的举动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支持者认为,克隆技术为失去爱宠的家庭提供了一种情感慰藉。许多宠物主人将宠物视为家人,它们的离世往往带来难以承受的痛苦。克隆技术可以让爱宠“重生”,至少在某种程度上缓解这种痛苦。有网友评论道:“如果经济条件允许,我也会选择克隆我的狗狗,因为它对我来说不仅仅是宠物,更是家人。”
然而,反对的声音同样强烈。批评者指出,克隆出的宠物仅仅是外形相似的“复制体”,并非曾经陪伴主人的那一个。宠物的个性、行为习惯以及它与主人之间的独特情感纽带,是无法通过克隆复制的。动物保护组织“善待动物组织”(PETA)发表声明称,克隆技术是对生命的“商业化”和“工具化”,忽视了动物本身的权益。他们认为,与其花费巨额资金克隆宠物,不如去救助那些无家可归的流浪动物。
此外,克隆技术的伦理问题也备受关注。克隆过程中可能存在动物福利问题,例如代孕母体承受的痛苦以及克隆个体的健康风险。巨像生物科技公司虽然声称其技术是无创的,但克隆技术的长期影响仍有待观察。
![]()
尽管争议不断,克隆宠物市场却在悄然兴起。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进步,克隆宠物的成本逐渐降低,越来越多的富裕家庭开始考虑这一选项。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已有数百只克隆宠物诞生,其中以狗和猫为主。
在中国,克隆宠物市场也初现端倪。2018年,中国首例克隆猫“大蒜”诞生,引发了国内对克隆宠物技术的关注。此后,多家生物科技公司开始提供克隆宠物服务,价格从几十万到上百万人民币不等。然而,与欧美国家相比,中国的克隆宠物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公众的接受度相对较低。
克隆技术的未来会如何发展?巨像生物科技公司的“物种复活”计划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该公司不仅致力于克隆宠物,还试图通过基因技术复活已灭绝的物种,例如恐狼和渡渡鸟。这一雄心勃勃的计划引发了科学界的广泛讨论。支持者认为,复活灭绝物种有助于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研究;反对者则担忧,人为干预自然进化过程可能带来不可预知的风险。
汤姆·布雷迪克隆爱犬的事件,不仅仅是一个关于科技的新闻,更是一个关于情感与伦理的社会议题。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能力去“改变”甚至“创造”生命,但随之而来的伦理问题也不容忽视。
克隆技术是否应该用于宠物?复活灭绝物种是否违背自然规律?这些问题没有简单的答案。或许,我们需要在科技进步与伦理道德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既尊重科学的发展,也敬畏生命的本质。
对于布雷迪来说,朱妮的出现让他重新感受到了爱犬的陪伴。他在社交媒体上写道:“我十分爱我的宠物,它们对我和家人来说至关重要,感谢克隆技术让我们一家得以与爱犬再续缘分。”这句话或许代表了许多选择克隆宠物的主人的心声——科技无法完全复制过去,但它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面对失去的方式。
无论如何,克隆技术的发展已经不可逆转。如何在情感需求、科技进步与伦理道德之间找到平衡,将是未来社会需要持续探讨的话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