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观察
近日,一向热闹的汽车市场再度被京东造车的消息点燃。11月9日,纷纷扰扰的喧嚣终于迎来最终章。
京东联合广汽集团、宁德时代正式发布新车埃安UT super,电池租用购车价4.99万元,整车购买价为8.99万元,大幅低于此前市场预测价格。
价格之外,这款车最为惹人注目的是采用了换电模式。
这一选择难免让人费解。在众多车企纷纷押注超充技术之际,京东却选择了一条曾被许多企业验证过的艰难道路——换电模式。
京东为什么要发布换电车型呢?
其实,这样的选择背后有着深刻的商业逻辑。
首先,京东本质上是一家物流企业,这样的场景下快充再快也比不上三分钟换电。
对于京东的配送体系来说,时间就是利润。物流车队每节省一分钟,就意味着巨大的成本优势。
虽说此次发布的是乘用车,但从此切入,未来再造更多的商用车就有了可供依靠的实践。
但其实京东物流用的无人轻卡早就跑起来了,24立方米的货仓,比传统4.2米货车能多装30%货物,充一次电跑160公里,刚好覆盖仓储到网点的短驳路线。
其次,京东拥有2.8亿用户的消费、物流、养车数据,能精准知道用户喜欢什么配置、常在哪补能、保养习惯是什么。
这些数据反过来能指导广汽改进车型,帮宁德时代选择换电站地址,甚至可以定制保险套餐。
也就是说,京东所谓的开始造车并不像小米那样直接生产制造车辆,而是从电商数据、销售渠道等方面出发,去定义车型制造、控制销售以及布局后市场服务。
再次,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京东不只是卖车,还要构建“车-桩-光-储-充”的能源网络。
比如,京东跟宁德时代合作换电,换电站加光伏储能;京东养车还与时代电服合作了新能源汽车维保换电“一体站”,用户换电池的时候顺便就能做保养,将能源和后市场绑在一起。
总之,即便有以上诸多的考量,但目前换电模式的推广确实面临很多的现实问题,如果换电服务跟不上,那京东也将会承担更多的风险。
那么,问题就来了,换电模式推广这么多年,为什么就是没法做到大规模的普及呢?
换电模式推广的核心现实难题及利益冲突
换电模式推广多年仍未普及,折射出行业深层的发展困境与利益博弈。
标准不统一导致兼容性缺失,这是换电模式推广的首要瓶颈。
目前行业存在底盘换电、侧向换电与分箱换电三大技术路线,不同车企的电池包尺寸、接口协议、通信标准差异显著,导致换电站难以实现多品牌兼容。
即使蔚来联合多家主机厂组建换电联盟,宁德时代推出可覆盖80%纯电车型的巧克力换电块,仍未形成全行业统一标准。
这种标准割据直接造成换电站资产利用率低,第三方运营商难以规模化扩张。
基础设施布局失衡且成本高企。换电站建设面临投入大、回报慢、分布不均等压力。蔚来内部人士透露,单个换电站建设成本约在200万元左右。国家电网建设一个标准配置的换电站,费用更是高达500万元左右。
建站后还需持续投入电池储备、用电、人力、土地租金等后期维护成本。据了解,蔚来一个换电站,一天换电50单、一年收入五六十万,才基本可以覆盖场地租金和设备折旧。
同时,换电站布局上呈现明显的区域失衡:东部沿海和一线城市换电站密集,部分县城却至今零覆盖,高速公路站点则陷入节假日排队、淡季闲置的供需错配困境。
用户认知与配套体系不完善。车电分离模式虽降低了购车门槛,但电池产权归属、保险理赔、残值评估等问题缺乏成熟解决方案,影响用户接受度。
普通车主对换电模式的顾虑集中在电池质量保障、换电费用稳定性等方面,而三四线城市用户因网点稀缺,更倾向于充电或燃油车出行。
此外,退役电池的梯次利用效率不足,大量报废电池不仅浪费资源,还可能引发环境污染问题。
以上的困境客观存在,但换电站发展最为关键的问题还是换电生态中的多方利益冲突,是车企、电池厂商、运营商、电网等多方主体的利益诉求难以协调的结果。
车企在换电标准制定中存在天然的利益分歧。头部车企倾向于推行自身技术路线作为行业标准,以构建技术壁垒和品牌护城河,比如蔚来。而中小车企则希望采用通用标准,降低研发与适配成本。
这种各自为战的心态导致行业标准统一进程缓慢,即使政策推动试点,仍难以在短期内达成共识。
这是因为对车企而言,若采用统一标准可能丧失电池技术差异化带来的产品竞争力,这成为标准统一的核心阻力。
电池厂商与换电运营商的盈利模式也存在本质差异。宁德时代等电池企业通过“电池银行”模式持有电池资产,以租金收入为核心收益来源,希望通过标准化提升电池复用率。
而换电运营商则需要平衡建设成本、运营成本与服务定价,在网点密度不足的情况下,难以通过租金覆盖成本。
此外,电池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责任划分不清晰,退役电池的回收利用收益分配缺乏明确规则,进一步加剧了双方的利益冲突。
运营商与电网的资源协调难题。换电站运营需要电网提供充足的电力增容支持,但在一二线城市核心区域,电网接入审批流程复杂,土地资源稀缺且成本高昂。
换电站的集中充电行为可能给区域电网带来负荷压力,尤其在用电高峰时段,与电网的调峰需求存在冲突。
而电网企业在换电网络规划中缺乏主导权,难以提前布局配套电力设施,导致换电站建设与电网承载能力不匹配,形成建站难、用电难的恶性循环。
企业投入与用户需求的供需错配。企业在换电布局中更倾向于优先覆盖高流量区域,以快速提升站点利用率,但这与三四线城市及县域市场的用户需求形成错位。
用户期待换电服务随处可达、价格亲民,但企业受成本约束,难以在低流量区域布局站点。而站点覆盖不足又导致用户不愿选择换电车型。
此外,用户对换电费用的敏感度较高,399元/月的租金水平对部分家庭用户而言仍有压力,进一步限制了市场渗透率。
不过,京东的入局或许可以为换电模式带来新的变数。凭借其强大的物流网络、用户数据和渠道优势,京东或许能在特定场景下为换电模式开辟出一条新路。
近期换电模式资讯盘点
香格里拉蔚来换电站正式上线
2025年11月10日,位于滇藏线重要路段的香格里拉,迎来第17座换电站——蔚来换电站|香格里拉月光大酒店正式上线!
滇藏换电路线正在加速建设中,目前已上线17座,蔚来即将用19座换电站打通滇藏线,享受加电和加油一样方便的自由旅程。
![]()
第800座巧克力换电站建成
11月8日,巧克力换电迎来重要进展:全国第800座换电站在西安标志性景点大明宫旁正式落成,并新增福州、绵阳、珠海、沈阳、石家庄五城投运。
至2025年底,巧克力换电将在全国45座城市建成1000座换电站,2026年将在全国约120座城市累计布局超2500座换电站,远期目标三万座。
![]()
云南小龙潭电动重卡充换电站正式投运
11月6日,云南能投滇中配售电有限公司电动重卡充换电站小龙潭项目,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远市小龙潭镇顺利投运。
项目建设1座7+1工位换电站及4台400kW直流快充桩,配套完成1.6km 10kV专线、2 台箱式变压器及土建、消防等全系统设施,可支撑企业年 400 万吨煤炭运输能源需求,覆盖多场景运输。
![]()
蔚来换电业务再融资6.7亿元
11月4日,媒体消息称,蔚来旗下的电池业务公司,打造换电站业务的武汉蔚能电池资产有限公司,刚刚宣布完成了C轮6.7亿元融资。目前,蔚能已在5年间融资至少14.2亿元。
本轮融资由蔚能创始股东追加投资,包括宁德时代子公司,同时新进引入海宁经开、海南澄迈两家国有资本股东。
![]()
统一标准,商用车换电国标正式实施
11月1日,《电动汽车换电安全要求第2部分:商用车辆》国家标准正式实施,该标准为N1、N2、N3类(涵盖轻型、中型、重型)商用换电车辆提供了统一的安全技术规范,标志着我国商用车换电产业从多元探索迈入规范化发展新阶段。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