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志浩医生日常工作。
在粤港澳大湾区版图内的中山市小榄镇,每周五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进中山陈星海中西医结合医院国际医疗中心的诊室,黄志浩医生已经准备就绪,开始他横跨香港、深圳、中山三地行医日程中的又一个工作日。
作为中山陈星海中西医结合医院的行政总裁,他带领医院成为国内首家粤港共建的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被称为“三栖医生”的他,喜欢挑战,喜欢从实际生活中思考寻求方法,“我始终希望引入好的技术跟理念,为居民提供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在接受南方都市报记者采访时,黄志浩表示。
近日,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通报,对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工作中表现突出的100个集体和100名个人给予通报表扬。其中,中山陈星海中西医结合医院行政总裁黄志浩榜上有名。
挑战
带领镇街医院成为国内首家 粤港共建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
作为一名香港医者,黄志浩的行程表始终保持着密度:周一、周二在香港诊所接诊,周三跨境赴深圳医疗中心监管医疗情况,周四返港对接医疗科研项目进展,周五准时出现在中山陈星海医院的诊室里。如果患者需要,他甚至会延续到周六上午继续看诊。这样的行程,已成为过去两年他的工作常态。
而这源于2018年的一次委派。除了“港医”的身份,黄志浩还有另外一份职务——香港陈星海基金会副会长,2018年,他受托全面管理和运营中山陈星海中西医结合医院。此后,他一直思考一个问题:如何将一所内地镇街医院发展为国际化大医院?
“肯定是件难事!最深刻的挑战,首先就是医院的定位。”黄志浩介绍,陈星海医院原本以西医为主,但中医科室也颇具实力。他与团队经过深入调研,并与政府充分沟通,结合国家鼓励中西医协同发展的大趋势,以及中西医结合模式更易被国际社会接受的发展前景,作出了一个开创性决策——将陈星海医院定位为中西医结合医院。
接下来,体制上要改革、管理上要完善、服务质量要提升,还需要整合多方资源。黄志浩带领团队,一方面着手处理医院改制问题,同步对接和引进香港的医疗资源,另一方面,通过强化细节管理、改革运营模式、提升服务质量,显著提高医院整体效益。
随着战略定位的确立与具体执行的落实,陈星海医院发展成为国内首家粤港共建的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地首批落实“港澳药械通”医院和香港“长者医疗券”大湾区首批试点医院的医疗机构。近年来,医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实施了一系列国际化发展战略:全面改革管理系统,优化管理流程;建立和执行国际化医疗标准;积极开展医疗科研项目;持续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医疗技术交流合作,建立港理大(中山)技术创新研究院大湾区孵化中心等。
对于此,他表示:“医院管理靠的是团队而非个人,这些突破与成绩,是我们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
融合
推动香港医疗技术和服务模式 在内地医疗体制落地融合
2021年12月,“港澳药械通”首张批件落户中山。在黄志浩的积极推动下,陈星海医院成功引进20种港澳药械,成为引进药械种类较多的医院之一。他继续与政府沟通,希望能够加快审批速度,力求让更多国际先进药械更便捷地惠及内地百姓。
陈星海中西医结合医院不仅引入香港药械,还聘请“港医”跨境执业开诊。在小榄爱国侨胞陈星海家族支持下,医院成立国际医疗中心(含门诊部和住院部)。目前在医院注册的“港医”有30多名,其中坚持常态化每周定期来院坐诊的有10余位。在中山坐诊的“港医”中,有全科、肿瘤科、脑外科、普外科、泌尿外科、精神睡眠科、康复科、针灸科、中医科医生等。这些医生多为资深专家,为粤港澳大湾区珠中江片区的香港居民、中山及周边市民提供港式医疗服务。
此外,继广州、深圳之后,中山成为香港长者医疗券在全省地级市中落地应用的首座城市。
香港长者可使用医疗券支付陈星海中西医结合医院全科、内科、外科、体检中心、预防保健科、急诊科、口腔科、治未病科、康复科、推拿科、骨伤科、妇科及眼科共13个指定科室,24个专科门诊的医疗护理服务费用。
数据显示,2024年,陈星海医院服务香港患者近2万人次。深中通道开通后,香港患者就诊量同比增长50%,而随着长者医疗券在医院落地使用,香港长者就诊量更同比增加了252%。
黄志浩谈道,目前医院实现了一些短期目标,但从长远来看,还要推动香港医疗技术、服务模式在内地医疗体制落地融合,将香港的医疗理念和管理经验引入内地。比如建立“一人一诊室”的就诊模式,比如重视医疗质量和风险控制,建立医疗风险事故申报系统等。
他强调,医疗风险管理是患者安全的生命线,香港公立医院系统化的风险防控体系为陈星海医院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范式。因此,他致力于将安全理念融入每个诊疗环节,为建成高水平中西医结合医院提供坚实保障。
为粤港澳大湾区医疗融合发展 探索可复制经验
面对高密度的工作,黄志浩说自己已经习以为常,并很享受这种多元化的工作方式:“我喜欢挑战,大脑停不下来,我喜欢去了解居民的生活,因为学习的来源就是生活。”
也因此,黄志浩仍然一直在思考。对于医院未来的发展,他有着清晰的规划。他推动医院管理层到香港医务行政学院学习医疗管理课程,派临床医生到香港医院进修,安排护士到香港护士协会、护士专科学院学习。他还邀请香港的物理治疗师来院培训,将香港的康复理念与技术引入内地。如今,黄志浩团队正在与香港的专家紧密合作,共同设计一套中西医协同的康复体系。
黄志浩非常重视科技创新在医院发展中的作用。他积极推动香港研发项目在医院落地,“我们把一些香港的研发落地在医院,这是一直要做的。”目前,医院已经在开展前列腺癌检测和新生儿脑电图筛查等项目。“孩子出生后做脑电图筛查,可以提前预知孩子以后的社交、认知、读书方面等是否存在问题,可提前干预。”
面对日益突出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黄志浩计划在医院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在他看来,青少年心理健康需要多方协作,不是单纯一个医疗机构就能解决的,要把医疗、学校、家庭、社工、政府一起联动来做。“我们已经开始在本地的学校进行调研,希望建立一套从评估、咨询、家庭治疗到学校融合的全程支持系统。”他计划在明年启动这项工作,将香港在青少年心理健康领域的成熟经验引入内地,建立一个支持体系,让需要帮助的孩子重新融入学校、融入社会。
黄志浩还透露了医院的近期规划:一方面,陈星海医院即将成为广东药科大学的直属附属医院;另一方面,医院正在申请规范化培训培基地资质,将成为医生培训基地。
当下,粤港澳大湾区的医疗融合正在加速。黄志浩和他的团队,正以实际行动在这片热土上书写着跨境医疗合作的新篇章,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医疗融合发展探索着可复制的经验。
采写:南都记者 侯玉晓 通讯员 曾云乾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