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实话,我很难看好托育专业或者说行业的前景。
行业前景,最根本的肯定是“市场”。问题描述说,“我国3岁以下婴幼儿约3000万”。且不论3000万到底多不多,近几年我国每年新出生人口数量都在低位,我很难看好未来的市场规模;除非,眼下及未来进一步推出的生育刺激政策能有效改变每年的出生人口数量。可能性如何,网友们可以自行判断。
还有个可能,出生人口下降,但需要托育服务的家庭比例迅速上升。但我国高速城市化的时代已经过去,而女性劳动参与率也相对稳定,这一比例似乎也不会快速增长。
![]()
数据来源: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ILO modelled estimates database” ILOSTAT.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rate, female(%of female population ages 15-64) (modeled ILO estimate),华通数据库,转引自https://www.sohu.com/a/762559227_121880407
下一个问题是去哪里就业。
月嫂 和低龄儿童的育儿嫂 ,还是我国城市家庭最需要的托育辅助形式。这两份工作的收入都还算不错,但有很强的自雇佣属性,得自己去接单,自己给自己交社保、医保。刚毕业的大学生是否愿意做,其实挺可疑的。
而月嫂还得住在雇主家里,完全没有自己的时间,年轻人自己还要谈恋爱、成家、生养孩子,是否合适挺不好说的。白班育儿嫂这方面倒是好一点,但这样的需求说不上很大,不少家庭愿意雇住家的。
相关的问题是,相关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去当月嫂和育儿嫂,优势在哪里?新闻报道里,总喜欢强调学历和知识,但这真的能弥补经验的不足吗?
问题描述里的报道,展示了学生依靠AI娃娃学习“带娃”。我个人很怀疑效果。孩子能会照着书本长吗?会跟着AI娃娃反应吗?反正我自己的娃一天天啊啊啊啊啊地是想干什么,我不太猜的中。
![]()
至于其他知识和技能,急救知识 大概有用,救命的时候一刻也差不了。但“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 ”专业毕业的,又不是医生,随便学的那点急救知识,大概率都没对真人实操过,等真要用了还会多少,真不好说。
营养喂养,我肯定更相信自己看的书和社区医生的建议;孩子真生病了,我还是得去找医生,而不是你的“健康管理”。
另外,妈妈对年轻月嫂、育儿嫂是否有担忧,也不确定。
毕业生兴趣更大的、报道里提到更多的是托育机构 。但在未来出生人口数量成疑的背景下,民营托育机构和幼儿园会增加还是会关停,大家可以去身边看看。
现在不少公立幼儿园开始逐步开设托班,看起来需要能照顾0~3岁婴幼儿的人才。这或许也会写在高校开设这些专业的原因里。
但需要注意到,幼儿园开设托班,当然有减少家长养育负担的考虑,但一大重要因素是,适龄儿童下降,老师有富裕。
平时教3~6岁幼儿的优势,教1~3岁幼儿,确实可能会不适应。但如果现有教师相对富裕,您觉得幼儿园是会选择相信现有教师的学习能力呢,还是相信新专业毕业生的专业性呢?
综上,除非未来两到三年内,每年新出生人口数出现强劲增长,我很难看好“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的前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