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京晨报)
转自:南京晨报
11月8日是第26个中国记者节,2025年南京环境小记者新闻采访培训在南京生态文明教育馆举行。两位资深媒体人围绕新闻采写与摄影技巧授课,通过案例解析、互动实践等方式,提升青少年的生态环境意识和新闻素养,助力他们成为生态环境的“观察者”与“传播者”。
从快门速度到新闻视角:资深记者传授“发现”之功
“新闻摄影不是简单拍照,而是用镜头传递真实与时效。”新华社江苏分社记者刘臻睿的新闻采访与摄影培训课,从新闻摄影的核心定义切入,通俗解读了新闻摄影的真实性、时效性、美观性三大属性。他用易懂的比喻,为小记者们解释了快门、光圈、感光度等关键参数如何影响成像效果。
针对构图技巧,刘老师通过实例演示黄金分割法、三分构图法、对角线法的应用场景,让小记者们直观感受“横平竖直之外的画面张力”。他还以大热的“苏超”为切入点,引导大家从体育、文化、经济、人本四个视角寻找新闻落点,培养“于平凡中发现不凡”的新闻眼,从而让同一个事件衍生出不同的精彩故事。
从标题导语到质疑精神:媒体人锻造“求真”之笔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融媒体新闻部郑伟带来的第二节课,为孩子们锻造了一支书写真实的“笔”与一颗敢于核验的“心”。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导语要抓核心信息,主体用事实说话。”郑老师的新闻稿件撰写培训课,聚焦环境新闻的实操写作,通过优秀案例,剖析新闻结构与要素。在写作技巧传授中,“的”字消失术,让小记者们学会“简洁有力的新闻语言”;“一正一反”思考法,通过正向类比或反向对比,为文章增添思辨色彩。她还分享了关于“如皋县委印”新闻报道获得中国新闻奖的故事,告诫小记者们,记者必须具备质疑的精神,即使是面对权威通稿,也要敢于并善于核实,这是对公众负责,更是对记者职业的敬畏。
怀揣热爱,筑梦未来,讲述美丽南京故事
培训中,课堂气氛活跃,小记者们听讲专注,提问踊跃。宝船小学五年级的苏雨宸同学笔记记得尤为认真,他不仅为自己学,还肩负着为未能到场的好朋友“传授”的任务。
金陵中学仙林分校中学部的陈欣怡同学则对新闻的严谨性有了理解。“郑老师讲的案例让我明白,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种严谨求实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不久前刚在学校学过新闻单元的雨花台初级中学郑嘉乐同学表示,这次培训让她对新闻的理解不再局限于课本。“我认识到,最重要的是要培养一双发现新闻的眼睛。”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真实自有万钧之力!”本次培训在掌声中落幕。从摄影参数到新闻线索,从稿件结构到求真精神,这堂记者节的“特别一课”,在“小蓝鲸”心中埋下了绿色的种子——一颗对真实敬畏、对观察坚持、对传播担当的种子。南京生态文明教育馆内的展陈内容,也成了小记者们现场寻找新闻线索、理解本地环保实践的生动教材。未来,期待环境小记者们运用所学,以独特视角,讲述更加动人的南京环保故事。通讯员 万芳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周卉卉
摄影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